“誰知道哪里有換拉鏈的地方呀?”“之前附近修自行車的師傅去哪里了?”……近些年,福州不少小區業主群內常見此類提問。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過去活躍在街頭巷尾的改衣服、配鑰匙、修拉鏈等開展“小修小補”的老行當,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隨之而來的是“想修衣服拉鏈找不到地方,只能買新的”“附近沒有修車攤了,自行車放家里落灰”等遺憾。
日前,商務部呼吁要讓修鞋、配鑰匙等“小修小補”規范有序回歸百姓生活,使居民生活消費更便利。當前,福州“小修小補”的供需現狀如何,記者為您一探究竟。
多個“小修小補”攤位在溫泉街道河東社區便民服務點有序經營。記者 嚴鑫 攝
需求仍在 修補攤點卻難覓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經濟欠發達的時候,這是長輩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如今,“小修小補”日漸式微。我們真的不需要它們了嗎?“小修小補”還有市場嗎?
墻上掛著成串的鑰匙,桌面擺著分裝好的衣物,店里泛黃的縫紉機“咔咔”運轉……上周六下午,記者在周邊商戶的指引下找到位于倉山區建新鎮中渼市場的“勇輝老鎖店”時,老板趙群輝正麻利地為顧客修剪褲腿。
量好尺寸、剪裁、縫紉、熨燙,不到十分鐘,一條長短合適的褲子便遞到顧客手上。
“網購的褲子有點長,賣家沒送運費險退換貨麻煩,索性就花7塊錢改個褲腳。”接過改好的褲子,老王一邊轉賬一邊說,他是店里的熟客,已陸續在這里改了10余條褲子,“老板手藝好、速度快、價格低,靠著市場找起來也方便”。
實惠又方便的修褲體驗讓老王心滿意足地回了家,但家住臺江區鳳凰新村的林如梅卻因一個出現故障的座鐘犯了難。
今年春節過后,林如梅被兒子從閩侯接到市區同住。“周圍環境確實不錯,可就是缺少一些不起眼的服務。”林如梅說,此前外出旅游時她買回一個座鐘,來市區時就一并搬了來,但前不久鐘出了故障,在小區周邊轉了一大圈卻找不到維修的店鋪。
除了修鐘表,修傘修鞋修配件、裁剪褲腳修拉鏈……生活中從事“小修小補”的攤位一直在減少,市民有需要時不得不四處尋找。
節儉美德 不該被人們丟棄
拆開磨損的鞋跟,打開拋光機打磨,從一大塊橡膠上剪下合適的尺寸粘在鞋跟上,釘上釘子加固后將鞋跟打磨平整,再用布把鞋子擦干凈。沒過多久,“青天修鞋鋪”的攤主唐秋明就幫顧客劉女士把高跟鞋的鞋跟修好了。
唐秋明是四川人,和妻子來到福州干這行已經20多年了。從當初兩人各自帶著工具箱與同行一起走街串巷,到如今夫妻二人共用一攤位在西湖百貨商場內“定居”,唐秋明深刻感受到“小修小補”行業的變化。
談及很多修鞋鋪消失的原因,唐秋明認為,除了受到市容管理方面的影響外,網購的便利性對修鞋鋪的沖擊也很明顯。“特別是年輕人,鞋子壞了就再到網上買,幾乎不會來修,只有居住在我們附近的中老年顧客才會選擇到店‘搶救’,我們這些行當的收入實在有限。”唐秋明說。
和唐秋明一樣,黃月英在湯邊社區內所租的縫紉店面積也不大,一臺縫紉機和一張工作臺就已經占據大部分空間。“有剪褲腳裁袖子的,也有改褲腰換拉鏈的,都是附近居民,大家口口相傳來到我店里。”黃月英直言,包括縫紉在內的很多“小修小補”店收入微薄,為此,她還找朋友合伙賣土特產,一同分擔店面租金。
鼓樓區東湖社區的一處露天便民服務點,修鞋、縫衣服等攤位的信息雖在商業網站上搜索不到,卻是東湖社區不少居民生活中的“解憂小鋪”。
一把椅子,一架補鞋機,還有一個裝滿銼刀、錐子、麻繩、剪刀等工具的老舊工具箱,這些就是在這個露天服務點修鞋的江師傅的全部工具。年逾古稀的江師傅是這行的老手,已經干了30多年。
“一方面是會這些手藝的老師傅年紀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少,而愿意學的年輕人幾乎沒有。”江師傅感嘆道,另一方面是店鋪信息未被線上平臺收錄,線下也難以租賃顯眼店面,這些“物美價廉”、與市民日常緊密聯系的生活服務,正淡出市民的視野。
“我們的生活還沒有富裕到不需要縫縫補補的程度,以前被當作美德的東西,在當下也不能完全丟棄。”在晉安區一家縫紉店改完褲子的張春菲說。
服務回歸 關鍵在有序規范
從事“小修小補”的攤位雖然不起眼,卻蘊含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價值。如何讓這些老手藝再次煥發光彩?
在西湖百貨商場,顧客不僅可以用優惠的價格買到老字號國貨,還能修理日用品、配鑰匙、裁剪衣服,在滿足中老年人購物、維修需求的同時,還引來不少大學生定制旗袍、漢服。
“集團正計劃將西湖百貨商場融入‘城市記憶’文旅主題線路中,讓更多市民游客在西湖百貨商場感受人間煙火。”西湖百貨母公司福州百貨集團總經理張偉表示,未來時機成熟時,還會將西湖百貨“銀發商場”、便民利民的特性復制推廣,讓更多國營百貨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更多“小修小補”回歸百姓生活。
除了相關企業開展統一運營,將“小修小補”納入規范管理,為他們留出合理的經營區域外,從業者也在積極探索破解之道。
在鼓樓軍門社區,多個小區內都設有“小修小補”點,這些店鋪雖小,但大都很整潔,也沒有占道經營亂象。一些經營者正試著適應市場,例如修鞋店修補的鞋子類型從皮鞋轉向了運動鞋,有的還開始在線上接單。
為了方便市民尋找這些修補點,軍門社區推出了近鄰地圖,在手機上可一目了然掌握社區范圍內的這些小店位置。
城市的發展與便民服務的保留并不矛盾,整潔有序的環境與接地氣的服務都是美好生活的需要。
商務部呼吁的“規范有序”如何實現?那就不得不提福州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了。自2021年10月入選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以來,福州先后開展了2批次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確定了33個試點項目。
鼓樓區湯邊社區持續完善便民消費設施,推動社區零售、餐飲、家政、美容美發、維修、洗染等生活服務企業連鎖化、品牌化發展;倉山區天馬社區針對馬路菜市場臟亂現象和“針頭線腦”業態短板,推動市場經營戶、縫補、理發等攤位搬入沿街店鋪;臺江區牡丹社區推進社區維修點、便利店、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點等社區服務網點建設……
“我們將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與完整街區建設、精品社區創建深度融合,進一步整合多部門政策資源,全力推動試點建設見實效。”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起,福州將向全市推廣一刻鐘便民服務,力爭2025年底前在全市建成區80%以上社區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覆蓋。(記者 嚴鑫 吳樺真)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瑯岐地標建筑望江樓計劃“五一”開放2023-02-28
- 福州三坊七巷上榜2022年國內旅游熱度榜2023-02-28
- 福州內河游上新 西湖—白馬河—東西河游線將亮相2023-02-28
- 閩都院士村一期項目啟動建設 福州將形成“1+5”總體布局2023-02-28
- 福州出臺措施放寬民宿市場準入 打造“福派民宿”品牌2023-02-28
- 福州全力打造有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務體系2023-02-28
- 2023中國(福州)工業博覽會3月在榕開幕 2023-02-28
- 即將大修的雙拋橋 屬于福州鼓樓的那些記憶往昔2023-02-27
- “美顏內河、美化小區”——福州南街街道持續開展“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2023-02-27
- 福州五四北6條道路力爭7月全面建成通車2023-02-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村級“小驛站”撬動就業“大民生” 羅源經驗2023-0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