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走進羅源縣松山鎮濱岐社區的老年學校,一幅溫馨和諧的景象展現在眼前:老人們在老年活動室打球、彈琴、唱歌,其樂融融;孩子們專心致志學編程,練書法,笑聲陣陣。
伴隨著新一輪社區綜合提升行動的開展,羅源在松山鎮濱岐社區打造“宜居樣板”,開設老年學校、社區食堂、還組織了夕陽紅調解隊,不斷提高老人滿意度和獲得感,努力打造宜居社區。
老有所樂 學有所得
“寫字有時就像開車一般,紅燈停、綠燈行,每一回的‘起、行、收’都有其要遵循的規則。”在濱岐社區的書法課堂上,社區書法老師黃乃鏞正耐心地向學員們講解書法的技巧。講臺下,黃發垂髫均怡然自樂:老人們正襟危坐,專注聽著;小孩們眨巴著眼睛,認真思考。
“社區老人和孩子很多,為此,我們開設了硬筆書法課,供老人和孩子一同學習。”濱岐社區黨總支書記曾日芳說,社區通過場景設計、社區運營、搭建平臺等方式不斷創新服務,挖掘內部資源,邀請居民擔任老師,教授書法、編程等,在社區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共享鄰里圈。
這一做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之前照顧孫子,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學習,真好!”居民李慶芬帶著孫子一起上書法課,堂堂不落。
此外,為了讓優秀的傳統文化鮮活起來,社區還開設了老年剪紙、閩劇班、旗袍班等文化課堂,培養老年人興趣愛好。每逢節日,社區都會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鼓勵老人和孩子們一同上臺表演,讓他們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調解糾紛 發揮余熱
“每天晚上都吹拉彈唱吵得別人沒法休息,影響孩子學習!”日前,鄭女士到物業抱怨。
“我們幾個老人喜歡唱曲演奏,找來找去就這個涼亭最合適,我們不走!”吳依伯堅決不肯讓步。
眼看雙方僵持不下,濱岐社區工作人員和“夕陽紅調解隊”上門調解,經過悉心勸導,最后給吳爺爺等幾位老人家制定出了合理的活動時間,矛盾雙方皆大歡喜。
在濱岐社區,“夕陽紅調解隊”聲名遠揚,隊員們不僅“坐診”為群眾化解糾紛“號脈開方”,很多時候也出門“巡診”,上門調處糾紛。近日,在走訪調查時,調解隊就及時調解了小區老年活動中心在夜里打麻將影響居民休息的糾紛。
“調解隊隊員都是退休老黨員,有威望也有調解經驗。”曾日芳說,“夕陽紅調解隊”不斷總結、積極探索,進一步延伸為民辦事項目、拓展為民服務功能、前置基層調解窗口、搭建為民解憂平臺。據了解,自調解隊成立以來,已經協調解決了10多起鄰里關切事、煩心事,減輕了社區工作的難度。
近鄰敬老 安心養老
“感謝社區的助老志愿者上門為我婆婆量血壓、剪指甲、臥床護理,減輕了我們的負擔。”近日,濱岐社區收到居民余銀花送來的錦旗。
據介紹,濱岐社區與羅源縣愛心護老院簽訂了養老服務項目。濱岐社區在不斷探索“近鄰敬老”模式,總結出“1+5”工作模式,以“近鄰敬老”為基礎,構建敬老新格局,提供“鄰家幫”服務、“鄰康樂”服務、“鄰安全”服務、“鄰悅老”服務、“鄰互助”服務等5大養老服務,讓老人安心養老、安度晚年。
濱岐社區還利用黨建優勢,充分整合轄區優勢資源,設立了志愿者工作服務站、社區長者食堂、愛心超市等,在轄區招募志愿者等,成立了以轄區單位黨員、離退休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轄區居民為主的志愿者隊伍,旨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打造宜居社區。
接下來,濱岐社區還將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多措并舉,為社區居民托起穩穩的幸福。(記者 任思言)
責任編輯:趙睿
- 羅源縣創新就業服務機制 將崗位信息送到村民家門口2023-03-02
- 村級“小驛站”撬動就業“大民生” 羅源經驗做法將在全市推廣2023-02-28
- 羅源:古鎮換新顏提升宜居品質 “改”出幸福路2023-02-27
- 羅源北山村:荒山變花園 游人如潮來2023-02-17
- 羅源:村里來了“指導員” 振興步子快起來2023-02-16
- 羅源打造“求職一體化”智能服務系統2023-02-13
- 羅源:千畝海蠣豐收了 每天兩三萬斤上餐桌2023-02-08
- 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打下首樁2023-02-03
- 羅源開展“春風行動” 崗位送到家門口就業求職“零距離”2023-02-01
- 福州羅源:免費“全家福” 定格幸福瞬間2023-01-3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創新賽道,“小餐飲之都”再出發2023-03-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