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參觀紅廟嶺展館
還考察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區
民族地區青年新聞工作者考察團15日繼續在福州參觀考察,加深了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解,看到了民族團結進步取得的成效。
考察團首先來到“紅廟嶺·跨世紀的造福工程”展館,傾聽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選址、謀劃建設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場的生動故事,了解紅廟嶺從“垃圾山”變成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的過程。在福州滬榕海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大家看到了紅廟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循環再利用的過程。
四川阿壩州新聞傳媒中心的蔡華說:“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環境優美、設施先進,讓我看到先進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已經走在前頭。阿壩州是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區域,更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搞好生態文明建設。”
緊接著,考察團來到了福山郊野公園。2021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期間親臨福山郊野公園并指出:“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態條件得天獨厚,希望繼續把這座海濱城市、山水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湖北恩施融媒體中心的楊勝說:“在有福之州考察學習,看到了習近平同志對城市生態文明的擘畫,也感受到福州始終堅持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同頻共振的初心。”
隨后,大家又來到位于上下杭的福州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區。考察團成員走進羅氏綢緞莊福州市非遺展示館,近距離參觀福州非遺展品,了解閩都文化;來到下杭路的寧夏六盤山特產館購買產品,通過“以買代幫”的方式,對口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扶助對象。
四川峨邊彝族自治縣融媒體的吳映輝說:“峨邊彝族自治縣也得到了對口城市的幫扶。對口幫扶對民族地區的幫助非常大,在鄉村振興中將發揮更大作用。”
福州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培育“有福之州·石榴籽精神家園”基地,依托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現有黨建品牌、文保單位、老字號、傳統文化基地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海絲文化等,培育了全省首個市級民族團結示范街區,打造了上下杭社區工作站、寧夏六盤山特產館、丫好青少年核心素養研學基地、陳文龍萬壽尚書廟等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
考察團還在美麗閩江展示館,了解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生活期間,親自領導閩江治理與保護,讓閩江造福于民的生動實踐。
展館參觀預約請聯系福州市宣傳教育培訓中心,電話17758918603。(記者 毛小春 王玉萍/文 葉 誠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民族地區青年新聞工作者參觀考察福州2023-03-15
- 省領導看望慰問黨的二十大福建代表團新聞工作者2022-10-24
- 致敬新聞戰疫者 傳遞泉州正能量2022-04-20
- 垃圾去哪了?倉山啟動紅廟嶺直通車主題宣傳活動2021-12-13
- 有愛必勝 必勝客致敬新聞工作者2021-11-08
- 紅廟嶺垃圾綜合處理中心鄭貞良:“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潔”2021-08-04
- 福州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收尾提升 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下月底主體封頂2021-03-23
- 紅廟嶺垃圾焚燒協同處置項目開始發電 年發電量可滿足21萬人需求2021-03-12
- 紅廟嶺綜合管理服務中心擬6月建成2021-03-04
- 人民日報點贊紅廟嶺:福州改進生活垃圾處理方式2021-01-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屏山社區開展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2023-03-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