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羅源:把檔案館變成“聚寶盆”

      工作人員整理保護畬家祖圖。

      羅源:把檔案館變成“聚寶盆”

      畬家祖圖局部。

      羅源:把檔案館變成“聚寶盆”

      一頂畬族花轎被放置在“檔案說畬族”展廳中央。

      羅源:把檔案館變成“聚寶盆”

      游文良研究畬語的手稿

      游文良的遺愿實現了

      羅源縣檔案館最近火了,因為一個極具地方特色的“檔案說畬族”主題展廳。它是該館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征集畬族相關文化藏品打造完成的,堪稱羅源畬族文化的“聚寶盆”。

      “能把我畢生研究成果交予檔案館,我死也可以放心了。”這是畬語研究大師游文良老人2020年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話。他情系畬族鄉音60多年,工作后走遍福建、廣東、浙江、江西等4個省的20多個畬語代表地,對畬語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用國際音標標注畬語詞匯,搶救一度瀕危的畬語,成為畬語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老人最大的心愿是,他的手稿能讓后人在研究畬語時有據可查。

      “游文良老先生是畬族文化傳承的守望者。”羅源縣檔案館館長游寶枝介紹說,當年,羅源縣曾想安排游文良擔任縣財政局局長,他卻主動提出要到縣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繼續做學術研究工作。

      “我很支持父親捐贈手稿這個做法,因為畬語是畬族文化的精華所在,由檔案館專門保存,將大大有利于畬族文化的傳承。”游文良的兒子游晗說。據了解,游家共捐贈出版專著21冊,手稿近300卷,音頻磁帶28盒,證書12本,影集1冊,還有發音記錄卡片1297張。

      “對這批手稿進行檔案分類規整后,我們會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錄入、掃描,建立畬族語言檔案資料庫,為民族文化和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打造資源庫。”在游寶枝看來,保護好畬族語言,不僅是為了完成游文良的遺愿,更是為擴大檔案的傳播度,讓更多人感受了解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魅力。

      手稿在巧手中得以修補

      為及時修復和完整保存游文良的珍貴手稿、磁帶、著作等,羅源縣抽調兩名檔案專家開展此項工作。為期兩年的修復分類工作目前已進入尾聲。

      “修復手稿需要三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干這活的大多都是娘子軍。”在檔案館的“修裱室”內,工作人員拿著刷子靜靜忙碌著。縣級檔案業務專家、鑒江鎮檔案員何巧英介紹,游文良的部分手稿始于上世紀60年代,很多破損程度較大且散亂,修復和分類規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秉承尊重手稿的初心,他們不追求裝裱的“美觀性”,而是力爭還原手稿面貌的“真實性”。

      “與游老先生研究畬語的艱辛不易與堅守執著比起來,我們的這份付出不值一提。”縣級檔案業務專家鄭耀潤說,這份手稿檔案資料成果在畬族檔案中具有唯一性和珍貴性。為發揮這批檔案的特殊價值,羅源縣檔案館還申請了省級國家重點檔案搶救與保護項目專項經費15萬元,開展檔案整理、掃描、目錄著入、修裱等工作。

      “藍家祖圖”有了新家

      開山履歷祖圖、開山履歷祖圖公據、畬族族譜……2021年以來,羅源縣檔案館將挖掘、保護與傳承畬族民間文化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標,不斷迎來各類畬族文化新藏品。

      去年4月,起步鎮黃家灣村浿頭村畬族祖圖被人們“請”進了羅源縣檔案館。據了解,黃家灣村不僅是革命老區村,也是畬族遷徙的重要中轉站。這幅寬約43厘米、長達18米的祖圖,誕生于清咸豐七年(1857年),主要材料為上好土布,以工筆國畫呈現,距今已有166年歷史。

      “平時祖圖都是用袋子裝著放在鐵柜子里保存,只有每年農歷七月十五舉行祭祖活動才拿出來供奉。”黃家灣村的村干部告訴記者,村民們商議同意后,將祖圖、祖圖公據、各地族人捐物捐資名單和族譜這4件“寶貝”捐贈給縣檔案館。“從此,資料有人管了,也方便后人查看。”

      “開山履歷祖圖及其他兩件藏品都為土布所制,修復難度較大。”羅源縣檔案館副館長鄭瑤汀說,檔案館現已完成仿真復制工作,后續還會求助多方修復機構,盡最大努力將其修復完整。

      檔案化身永久記憶

      羅源縣檔案館搜集畬族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過程,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感動了許多捐贈者。展覽柜上一本本雷氏、鐘氏畬族族譜,《山哈弄海》劇本手稿和《畬家過年》剪紙作品等藏品,都是來自羅源縣原縣長黃國敏等熱心人的捐贈。

      縣方志辦原主任吳順良捐贈了畬、漢族譜共21冊。他介紹說,方志、族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畬族的族譜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具有積極意義,這不僅有利于進一步豐富館藏,還能更好地實現史料、資料的保存和資源共享,發揮這些珍貴族譜的價值和作用。

      “我只有把這些作品交給檔案館,才能確保在有人想要了解畬族是如何過年時有跡可循。”82歲的羅源剪紙非遺傳承人朱學舜說,他從小就癡迷剪紙,現今已堅持了70余載。他捐贈的一套《畬家過年》剪紙作品共12幅,展現了畬家的釀年酒、制糍粑、祭祖看祖圖、驅瘟神搖竹等過年民俗。朱學舜說,將這些寶貴的作品存入檔案館里并向公眾展示,是將其傳承的最好方式。

      這些曾經歷經滄桑的畬族文物,以后都將由縣檔案館小心保管,成為永久的回憶。“不管是畬語手稿還是其他的畬族文物,我們都希望這些‘寶貝’能在良好的環境和先進的技術下保存。日后,我們會繼續將更多藏品進行仿真復制用于展覽,利用數字化技術再次開發,做到存歷留憑,為日后服務。”游寶枝說。(記者 郭斌 通訊員 劉舒婷 劉其燚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97|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欢毛片|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另类激情综合偷自拍图|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