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為歲首,農為行先”。連日來,福州搶抓農時,積極開展春季生產,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春耕生產一線迸發出蓬勃生機。全市春耕進展如何?記者走訪一線,看各地如何播種希望,奏響春耕進行曲。
在福建秧盤整齊排列。 記者 原浩 攝
春播抓得緊:
落實到戶,總體進度快于去年
一畦畦水田交錯,白鷺飛舞其間。在馬尾瑯岐鎮榮光村,農機手駕駛著插秧機,在田地來回穿梭,一盤盤綠油油的秧苗整齊均勻地植入泥土中。
當前,春耕生產已在我市陸續展開。目前,省下達我市糧食生產任務已全部分解落實到村到戶。各地正搶農時、抓田管,落實落細各項穩產措施,壓實責任,全力以赴打贏全年糧食生產“第一仗”。
今年1月,馬尾率先建立“劃區域包片、定點聯系、上門服務”機制,組建3支“三農”服務工作隊,“點對點”深入田間地頭,及時解決農民所需。
為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近日,福州市根據實際情況,出臺了新版“糧八條”,在“舊八條”的基礎上加大補貼力度、擴大補貼范圍,并繼續兌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水稻種植保險”等政策,拿出真金白銀護航農業生產。
眼下,春收春種進展有序,總體進度快于去年。據統計,截至3月24日,全市已溶田3.5萬畝,占早稻種植計劃的30.1%,已播種種子5.8萬公斤。
科技添動力:
機械種植,跑出春耕“加速度”
擺盤、覆土、撒種,隨著育秧播種機高速運轉,一個個秧盤快速完成,靜等新苗破土而出;另一邊,已出苗的秧盤整齊排列……在瑯岐種苗創新基地的播種中心,能見證一株株“新時代”秧苗的破土成長。
“與傳統人工育秧相比,工廠化育秧省時省工,出苗齊整,成活率高,每畝可增產100公斤。”該基地負責人李向雪告訴記者,近些年,公司的工廠化育秧技術越來越成熟,“盛泰優018”育秧僅需25天,大大縮短傳統育秧時間。
育秧走上“流水線”,跑出春耕“加速度”。“這一階段的播種任務正陸續完成,目前已開始首批插秧。”李向雪說,今年從種苗繁育中心向外輸送的秧苗預計可種植水稻3萬畝。
從整地、播種、到插秧、植保,農機到田地,春耕備耕效率倍增。目前,全市已組織檢修農機具8020臺套,投入農機具7200臺套,機械耕整地面積17.2萬畝。
保障更有力:
農資貨足價穩,送技下鄉護春耕
春播春管,農資先行。
眼下在閩清,各農資經營門店購銷兩旺。在備足貨源的同時,閩清縣供銷社大幅增加對合作社、種植大戶的直供比例,在全縣16個鄉鎮設立68個合作網點,就近服務大戶,讓農資“跑”起來,直接送進田間地頭。
“這下春耕期間的肥料肯定夠用!”近日,閩清久源橄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新建一次性購買了10多萬元的葉面肥、化肥等。農資一到手,姚新建便馬不停蹄地施起了肥,“接下來只要管得好,收成沒問題!”
目前,福州市化肥、種子等主要農資物資儲備充足、供種有序,價格總體平穩,已經供備水稻種子30多萬公斤,儲備春耕生產所需的各種化肥4.2萬噸,圓滿完成計劃任務。
與此同時,農技人員、農業專家奔波各處,在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第一時間“把脈問診”。截至3月20日,全市合計派出3406人次技術干部指導農業生產服務,指導基地、合作社、種植大戶1677個(次)。(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時隔8年住房展銷會又來了 3月31日至4月3日市民可淘房2023-03-29
- 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媒體基層行在福州啟動2023-03-29
- 福州今年職工療休養將惠及近4.4萬人次2023-03-29
- 福州航空昨日新開福州—濟寧—大連航線2023-03-29
- 第八屆中傳花少語言能力展示活動福建展區啟動儀式在福州成功舉辦2023-03-28
- 江爾雄當選為臺盟福建省委會主委2023-03-28
- 無影燈下的“幕后英雄”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麻醉科主任柯慧華2023-03-28
- 亞太眼整形外科學會主席、北京同仁醫院李冬梅教授出診福州愛爾2023-03-28
- 7686煙臺山公園專線優化 完善“閩江之心”公交配套2023-03-28
- 福州—濟寧—大連 福航新開航線2023-03-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時隔8年住房展銷會又來了 3月31日至4月3日市2023-03-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