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VR小鎮。記者 池遠 攝
轉眼又是人間四月天,一場盛會啟幕在即。3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將在北京舉辦,各界目光將再次聚焦數字中國建設。讓科技之光演繹美好生活、讓產業之光塑造轉型引擎、讓精神之光推動共識共為,激發各界共同參與數字中國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連續五年舉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已經成為高質量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平臺。
風勁好揚帆。作為峰會承辦地,近年來,福州搶抓機遇,化“大有可為”為“大有作為”,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持續推動數字化發展,全力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一次次握手,一場場洽談,一輪輪簽約……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見證了數字中國建設之路上多方攜手前行,數字紅利持續釋放,福州產業發展積蓄起澎湃動能。
去年峰會期間,擬投資15億元的中鴻達物聯設備制造生產基地項目落地高新區,計劃打造以物聯設備制造為核心的生態產業集群。“一個集物聯設備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生產基地,將逐浪福州數字藍海。”中鴻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童立新滿懷期待。
不到一年時間,這個設想已經在步步實現。兩排工程車齊鳴,多臺挖掘機揮動搖臂……3月14日,中鴻達物聯設備制造生產基地項目奠基儀式在福州高新區舉行。“項目去年9月拿地,僅用時3個月就交地;今年3月動工,比原計劃年底動工提前了9個月,幾乎沒有等待的‘空窗期’。”中鴻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基建辦主任譚德華點贊“福州速度”。
中鴻達物聯設備制造生產基地項目的落地轉化只是福州緊抓峰會承辦地機遇,打響數字福州國際品牌的一個縮影。5年來,將福州作為戰略布局中的一點,越來越多的數字經濟領軍企業、院所機構來榕尋求發展機遇:百度昆侖芯智能生態中心項目落地倉山,擬打造華南區領先的AI算力平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榕打造5G數字文創研究中心(東南基地);福州與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攜手推進海洋經濟發展……五屆峰會,福州市共簽約563個數字經濟項目。
數字政府效能增強
“原以為要跑4家營業廳,想不到只要填一張報表,在一個窗口全搞定了。”福州知真味公司負責人吳先生高興地說,在臺江供電營業廳的“水電氣網”聯辦窗口,他一次就辦理了4家報裝業務。
小小的窗口背后,是一個龐大的數據系統。去年,福州推出的水電氣網“一窗通辦”便民服務新模式,將供電、供水、燃氣、廣電網絡所需的報裝信息統一整合,市民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組合需辦理的“水電氣網”事項。
借著數字福州建設的東風,福州抓住民生需求小切口,撕開改革大口子,對跨部門的變更事項審批實施模式創新,撬動政府多部門聯動、業務協同、數據共享、流程再造。
“過去,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信息中心,數據孤島大量存在。這樣的現實,造成企業和群眾反復跑辦事窗口、反復提供證明材料等問題。”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如今,福州依托國家、省級開放的數據共享接口,打通了工商、公安、醫保、人社等專項數據服務共享通道,推動數據在政務服務的各個環節“暢行流動”。同時,福州不斷推進區塊鏈創新應用國家試點工程建設,基本建成數字福州主鏈和14條應用子鏈,實現政務數據全流程監管。
過去一年,福州持續推動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匯聚數據67億條,省級回流數據15.5億條,共享數據約51.5億條。去年12月,福州數字政府服務能力在全國重點城市中獲評“優秀級”。
數字文化拓展內涵
今年2月,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上線了“金牌解說”小程序,游客一鍵即可擁有“專屬講解員”,在VR實景視頻和真人語音講解的陪伴下來一場深度游。
從一個景區的變化,可以透視數字文化給福州文旅市場帶來的巨大潛能。隨著“數字應用第一城”的建設,數字文化正擴大福州公共文化的服務半徑:鼓樓區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持續開展“書送希望 悅讀接力”有愛捐書活動,目前通過網絡募集到圖書近3萬冊;福州市文化館推出的“相約九日臺”周末音樂會,通過線上增票以及線下演出加線上直播的方式,已開展240多場演出,把文化藝術的力量送入尋常百姓家……
數字化手段,讓文化服務泛在可及、便捷高效,也同時催生了很多新業態、新玩法,讓許多傳統文旅產業迎來“又一春”。
“好像穿越了千年,這種了解歷史文化故事的方式很新潮。”帶著女兒的市民陳女士用手機對著歐冶池一掃,屏幕里就出現了歐冶子鑄劍的動畫,這是鼓樓區推出的樂福游AR研學體驗的一部分。
沉浸式文旅演出《尋夢閩都》如今常態化在烏山隧洞上演,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和科技手段“活化”的福州歷史故事,充分調動觀眾多重感官,讓市民游客共同感受千年閩都文化魅力。
最受歡迎的還屬市博物館的“數字多寶閣”,市博物館項目經辦人員戴健楓說:“‘數字多寶閣’收錄了大量館藏珍品,小朋友們一進門就會被它吸引,原先充滿距離感的文物,通過數字賦能,只需輕輕點觸,就能與游客面對面。”
“數字文化”正以技術為引擎,不斷拓展閩都文化的時代內涵。
數字治理打通“末梢”
數字,正在融入這座幸福之城的治理肌理。
小區內有機器人“笨小邏”24小時巡邏守護家門、垃圾分類可預約機器人“笨小類”上門收件、物流快遞有機器人“笨小遞”搭把手助力……在倉山區金山街道中天社區,各司其職的機器人們,成了社區居民的新伙伴。
不僅是機器人,在這個社會治理的“末端細胞”,一場數字化變革正加速進行。大到火災識別、疫情防控,小到小區垃圾分類、車道占用、電動車入梯等,通過智慧社區“一張圖”,各類問題隱患實現提前預警、統籌協調、快速處置。
加速進化的,除了城市“末梢”,還有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變傳統治理模式的數字鄉村。
羅源霍口畬族鄉福湖村,用一個小程序兜起了大小事。上線美食拓寬銷路、實時獲知家中老人健康狀況,村民雷秀福享受著“智慧福湖”微信小程序帶來的便利。小程序還可以獲取村中景區、住宿、停車場等多種旅游信息,大大方便游客。
數字化賦能下,城市管理中的“城、鎮、村”互聯互通,“人、事、物”匯聚共享,愈發聰明的“城市大腦”居中指揮,編織一張包羅萬象的網,掌控著全局運轉。
數字城管系統借助新上線的AI智能采集車,1個小時可抓拍200多條大小“病癥”,井蓋丟失、路面積水便自動抓拍上報提示檢修。依托數字技術,城管、綜治、交通等領域運行狀況盡收眼底,實現指揮調度“一張圖”,城市運行變得更智慧。
數字加持生態治理
從數字化精細治水,到“智能”與“綠色”并存的“福州制造”,再到陪伴市民的智慧生活,一個個生態治理的創新實踐里,山水之城魅力盡展。
春日傍晚的福清虎溪,晚風徐徐。以龍江流域水系治理為代表,福州在全市各主要河流協同開展內澇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污染源治理、水系周邊環境治理和河道岸線生態修復工程,并依托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以現代化手段助力河流湖泊精細化治理。數字化精細治理還向“散亂污”整治延伸,通過生態云平臺融合共建省市“一張圖”,實現科學動態整治。
數字化綠色化,是城市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
羅源閩光H型鋼生產車間里,火紅的H鋼坯宛若一條游龍,時進時退。該廠區已實現污水全循環處理、固廢零出廠,鋼鐵廢物料全部實現內循環,廢氣排放指標優于國家超低排放。“花園式”工廠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貫穿于設備、生產、質量、管理等各環節,實現從傳統制造到現代“智造”的華麗轉身。
“綠意”還在垃圾分類的新時尚中體現。鼓樓區667個小區的831座分類屋完成了智能探頭安裝,實行桶邊智能監管。在垃圾的最終“歸屬”紅廟嶺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依托智能化、自動化管控,垃圾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已“嫻熟”運用,每年可發電約7.67億千瓦時,折合節約標準煤約23.4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3.85萬噸。
相關鏈接>>>
近年來,福州市建成了軟件園、福州新區濱海新城數字小鎮、倉山互聯網小鎮等福州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實踐基地,展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建設數字中國重要論述在福州的孕育和實踐,歡迎廣大市民前往打卡參觀。(記者 蔣雅琛 唐蔚嬙 林奕婷 藍瑜萍 孫漫)
責任編輯:趙睿
- 定了!福州優化租房購房新政!事關公積金提取、住房消費!2023-04-01
- 2023年福州春季住房展銷會今日開幕2023-03-31
- 福建省房地產業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成立2023-03-31
- 福州:賞壽山石雕 感受匠心之美2023-03-31
- 全國技能大賽省賽福州選手喜獲佳績 共奪得8金1銀3銅2023-03-31
- 福州高新區總商會成立 宋木林當選為第一屆會長2023-03-31
- 潛逃三年 他被福州警方規勸回國自首2023-03-31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執法檢查2023-03-31
- 福州:歡聚“閩江之心” 樂享文化大餐2023-03-31
- 福州舉行第十八次海葬活動 140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2023-03-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定了!福州優化租房購房新政!事關公積金提取2023-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