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5日上午,由共青團中央、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舉辦的“清明祭英烈——線上慢直播”活動在全國多個烈士陵園開展。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位烈士林祥謙的長眠之地,福州市閩侯縣林祥謙烈士陵園是此次直播點之一。
此次慢直播活動,全國近百家媒體參與。今年恰逢林祥謙烈士犧牲100周年,他為解放勞苦大眾而不怕犧牲的精神,通過直播傳至千家萬戶,烙印在人們心中。
英雄從沒有遠去
在閩侯縣祥謙鎮,一座烈士陵園背倚青山、面朝碧水,莊嚴肅穆。蒼松翠柏環繞間,陵園的二七紀念堂大廳內,1.2米高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挺立著一位青年工人的銅像。他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全國首位壯烈犧牲的中共黨員——林祥謙。
100年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最高潮——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林祥謙血灑大地、英勇就義,年僅31歲。
英烈事跡,永為傳頌。5日一早,伴著綿綿細雨,人們陸續來到林祥謙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輩。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公安民警、工人代表,還有老師和學生。敬獻鮮花、鞠躬、默哀……在林祥謙像前,一批批祭奠者以各自的方式寄托哀思。
祥謙小學學生林燕說,這次“清明祭英烈”活動讓她加深了對林祥謙的了解:“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會傳承林祥謙烈士的精神,為祖國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林祥謙烈士陵園建成以來,每年都吸引不少人參觀。春夏秋冬,總有從省內乃至國內其他地方趕來的人們,在烈士陵園內瞻仰林祥謙雕像,緬懷英烈。
“林祥謙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每年清明節前后是最忙的時候,有時一天要接待近20個團隊。”林祥謙烈士陵園工作人員楊倩說,每個民族都需要英雄,每個時代都離不開英雄,林祥謙從普通的學徒工人成長為優秀共產黨人,留下了敢于斗爭、敢于犧牲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
革命精神代代傳
陰雨連綿也阻擋不住人們緬懷先烈的腳步。看著一波又一波冒雨前來祭奠林祥謙烈士的人們,林祥謙烈士長孫、福建省林祥謙研究會會長林耀武深受感動。
“作為烈士后代,我深感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后繼、英勇斗爭換來的。”林耀武說,“我們還小的時候,就聽奶奶一遍遍地說起,在那個雪花紛飛的寒夜,劊子手的屠刀一刀刀地向爺爺身上砍去。爺爺拼盡全力高喊‘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我眼里,爺爺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是一名共產黨員,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革命先行者需要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就算他看不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他還是要用鮮血喚醒更多的人,視死如歸。”
讓林耀武感到欣慰的是,國家和各級政府都重視對烈士精神的傳承。“這幾年,來烈士陵園瞻仰的人們絡繹不絕,其中包括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他們心中埋下了一顆顆紅色文化的種子。”林耀武說,“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繼承革命精神,是最讓人欣慰的事。”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
無論時空如何變幻,英烈精神總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作為閩侯歷史上的革命人物,林祥謙一直受到家鄉人民的敬仰。
在1992年林祥謙百年誕辰之際,閩侯縣政府籌集資金修繕了林祥謙烈士陵園,擴建了廣場、荷花池,還在廣場上豎起烈士雕像。
2000年以后,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閩侯縣政府再次撥款翻修陵園,解決房屋漏水、欄桿破損等問題,使陵園成為重要的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2021年,閩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縣檢察院在陵園設立公益訴訟檢察保護牌,經由立牌、參觀、獻花、代為祭掃等活動,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工作。此外,閩侯還建設了祥謙小學、祥謙中學。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我們要繼續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讓二七烈士精神融入工作中,成為我們不斷開拓進取、報效祖國的不竭動力。”閩侯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說。(記者 譚湘竹)
責任編輯:趙睿
- 立潮頭 共成長——“數”說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23-04-06
- 第三屆數博會4月26日至30日在福州舉辦2023-04-04
- 四月,福州紫藤蘿綻放 聚成“飛花懸瀑”2023-04-04
- 福州公積金中心“商轉公”業務為職工節省利息2.5億元2023-04-04
- 福州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三期擬9月投用2023-04-04
- 住房展銷會專家支招福州老舊小區“微更新”2023-04-04
- 福州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構建“智”水新格局2023-04-04
- 第一季度人力資源供求調查顯示 福州市技能人才短缺2023-04-04
- 兩岸法務服務交流中心成立 一站式閉環服務臺企、臺胞2023-04-04
- 福州鼓樓:緬懷革命先烈 弘揚英雄精神2023-04-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立潮頭 共成長——“數”說五屆數字中國建設2023-04-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