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楨故居修繕設計方案獲批
為三坊七巷建設年代最為久遠、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文保單位之一
福州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李琪 石磊磊 文/攝)近日記者從福州市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和文物部門了解到,沈葆楨故居的修繕設計方案,已經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目前支護設施已經進場,古厝即將迎來“第二春”。
人間四月天,帶著糯米般奶白色的流蘇花瓣,如一場瑞雪覆蓋著三坊七巷宮巷26號的古厝屋面。這棟有著400年城市記憶的古厝,有著一個響亮的名字——沈葆楨故居。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州市早在2021年就開始籌備沈葆楨故居的修繕工作。
四百年古厝 流蘇飄香
沈葆楨,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也是清代第一任船政大臣。他參與主持籌建中國近代海軍,引進西方近代海軍科學技術,建造艦艇,培養海軍指揮官和專業軍官。清同治年間,時任江西巡撫的沈葆楨購置了這棟古厝,并加以修葺。
這棟古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天啟年間,后數次易主。在沈葆楨購入古厝后,沈家后人就居住于此。此后,主落一進還辦過幼兒園。
和三坊七巷代表性古厝林覺民故居、小黃樓、水榭戲臺相比,沈葆楨故居的規格不落下風。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超過27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3460平方米。經過了近400年的風雨,這里形成了主落、側落、邊落的格局,明、清、民國建筑特征在古厝中并存。其中主落一共有四進,二進和三進之間有覆龜亭相連,四進后座為兩層樓閣;另有側落四進,邊落三進,都帶著典型福州傳統古民居的特征。
4月9日,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沈葆楨故居的正門已經上了圍欄,古厝的部分區域上了支護設施。特別是四進后座,施工人員在搭設腳手架后,正在清理雜物,加固屋面。四進后座,被稱作是“觀音樓”,也是古厝的藏書樓,是收藏古玩字畫書籍的場所。
沈葆楨故居中,位于邊落一進天井中,種植了一株百年流蘇。植物愛好者“半碗”告訴記者,流蘇分雌雄,福州現存三株百年流蘇,福州十六中和衣錦坊小紅樓的流蘇,特征相近,具備了雌性的特征。沈葆楨故居中的這一株,規格大,從葉形和花朵上看,極有可能是雄樹。
保留歷史信息 讓古厝會說話
作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主要組成部分,2006 年,沈葆楨故居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后十幾年間,這里進行過零星修繕。2021年,福州市正式啟動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之劉家大院、沈葆楨故居、歐陽花廳、陳季良故居、聽雨齋保護修繕工程。沈葆楨故居,也被定義為三坊七巷建設年代最為久遠、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文保單位之一。
據了解,2021年、2022年,福州市向國家文物局報送了兩稿方案,目前國家文物局已原則同意最新版的修繕設計方案。國家文物局方面特別強調,要深化文物勘察,甄別各時期有一定時代特色、價值的要素和局部細節;遵守“最小干預原則”,核減工程量,避免過度修繕。
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吳女士參與修繕設計,她告訴記者,在修繕的過程中會保留古厝的歷史信息。比如邊落的二進、三進,在民國時期進行了改造,這些建筑構造將被保留。而影響古厝風貌和安全的要素將被調整。比如上世紀80年代,側落一進曾搭建了混凝土結構建筑,該處被列為拆除對象,影響封火墻穩定性的一些樹木將被移植。
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市名城保護開發有限公司方面已經在組織進場做準備,清除古厝內的垃圾,并搭設腳手架。待省文物局正式批復后,沈葆楨故居將啟動正式施工。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僑聯東南亞華僑經貿交流會舉行2023-04-11
- 2023年“福州工匠”推選開放網絡投票通道2023-04-11
- ?福州推出企業職工退休預審服務2023-04-11
- 數字人民幣應用在福州密集上新 年交易量突破1000億元2023-04-11
- 當“閩江之心”遇上“印象·福州”活動在榕舉行2023-04-10
- “乾動2號”深遠海養殖平臺下水儀式在福州舉行2023-04-10
- 福州一小區“空降酒瓶”砸傷人 10戶業主一起賠2023-04-10
- 乘坐公交地鐵遺失物品怎么辦?這份指南請收好2023-04-10
- 風鈴木開花 福州市區部分賞花點公布2023-04-10
- 福州一女子騎車遇“開門殺”受傷索賠受阻 檢方支持起訴解難題2023-04-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印尼“兩國雙園”預制菜產業示范園區動建102023-04-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