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鴻Kaihong OS智慧多功能桿上線
院士專家為福州建設智慧城市把脈支招
2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和“鴻蒙之父”王成錄博士來到福州城投集團考察座談,在關于福州智慧城市建設的公開課上,院士專家為福州把脈支招。
院士專家觀看“鴻蒙大廈”智慧運營格式化指揮中心演示。記者 鄒家驊 攝
11根分列道路兩側的燈桿,在點亮夜空、守好城市安全的同時,更集結成隊,經由開鴻Kaihong OS系統緊緊相連,成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城市管家”。這樣的智慧新場景,正在閩江北CBD片區望龍一路上線。
“以往,要讓燈桿發揮‘聰明才智’,就必須通過‘城市大腦’統一管理平臺,才能實現燈桿掛載的傳感設備之間、燈桿與燈桿之間、燈桿與人之間的協同互動,存在工作效率及運營維護的短板。”福州城投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智慧燈桿的新變化,在于開鴻Kaihong OS系統的加入。
據了解,利用開鴻Kaihong OS的分布式特性,鴻蒙智慧多功能桿將智慧桿“多桿合一”與鴻蒙系統“萬物智聯”的特性相結合,串起一個個原本獨立的燈桿,實現桿間、設備間協同及資源共享。從“有距離”到“零距離”,人、設備、環境有機融合,不同場景皆可“組團作戰”。
“原先,智慧燈桿得加上多個硬件配置,現在大幅簡化,降低建設成本。”該負責人說,自主可控的鴻蒙系統,也最大程度確保城市“神經末梢”的系統與數據安全性。
環境監測、廣播、媒體播放……一根根本領強大的智慧燈桿,已搭載了20多個應用場景。它還能即時聯動違法行為發生點附近的其他多功能桿設備,一同配合進行工作。
數字峰會重點數字生態應用項目“鴻蒙大廈”系統,也讓聽眾們眼前一亮。作為創新樣板,建總大廈正實現從智能建筑演變為可進化的智慧“有機生命體”,就像萬物智聯的機器人。
一根普通燈桿搖身一變,成為福州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經末梢”,推動城市“治理”變“智理”。陳清泉院士表示:“這個燈桿正是‘四網四流’融合的重要載體之一,希望智慧燈桿能在城市管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陳清泉是“亞洲電動車之父”,他創造性地把汽車、電機、控制等技術融合,形成一門全新學科。“四網四流”(“四網”即農業網、信息網、交通網、人文網,“四流”指能源流、信息流、價值流、物質流),正是他提出的重要概念。
在談及對福州智慧城市建設的期望時,陳院士表示,建設智慧城市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希望進一步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在福州的智慧城市建設上持續發力!”(記者 孫漫)
責任編輯:趙睿
- “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論壇舉行2023-04-27
- “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系列活動專家論道:數字中國建設大有可為未來可期2023-04-27
- “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系列活動揭幕 共舉辦39場主題活動2023-04-27
- “最強大腦”,激蕩福州數字經濟2023-04-27
- 福州市數字經濟重大項目集中簽約2023-04-27
- 第三屆中國國際數字產品博覽會開館2023-04-27
- 2023“關愛成長、呵護光明”青少年眼健康關愛計劃在榕啟動2023-04-27
- 數字峰會“拍了拍”有福之州2023-04-27
- 福州科創走廊:“硬核”成果夯實數字大廈底座2023-04-27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今日在福州開幕2023-04-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論2023-04-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