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數據的賦能作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要針對“卡脖子”的突破工程,降低對外依存度,提高供應鏈自主化;要用好生態環境大數據,讓海量生態環境數據“開口說話”……
27日是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首日,一場場聚焦數字資源、數字生態文明、數字治理等“課題”的分論壇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政企代表等齊聚一堂,分享觀點經驗,碰撞思維火花,共繪數字中國發展的美好藍圖。
數據資源分論壇舉辦。記者 池遠 攝
數據資源分論壇:
用數據資源賦能經濟創新發展
“數據是數字時代的基礎性資源和關鍵生產要素,發揮著倍增效應、疊加效應,能夠賦值、賦能社會經濟發展全過程,驅動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網絡化重構和智能化提升。”27日的數據資源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展開了一場關于“數據資源體系構建”主題的分享。
“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已成為國家戰略選擇。”梅宏表示,“數據資源體系構建的基本目標分為4個階段,要循序漸進展開。”第一階段,是構建權責清晰、普惠共贏、可信流通的數據資源體系;第二階段,是促進數據資源化、資產化、資本化,提升數據賦能作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第三階段,是培育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最后,是支撐國內統一大市場構建和數字中國建設,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
企業數字化轉型分論壇:
分類實施破解“卡脖子”問題
“國有企業,尤其央企有很多大國重器。”27日,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分論壇上,十款國有企業數字技術成果發布,包括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高精度慣性導航微系統、南方電網的“伏羲”電力專用芯片、中國信通集團的400G硅基光收發芯片、中國電子集團的模擬異構仿真系統等。其中,高精度微系統已應用在無人機、自動駕駛等海陸空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建議,我國制造業下一步發展要分類組織實施。“針對‘卡脖子’的突破工程,降低對外依存度,提高供應鏈自主化;針對短板工程,挖掘專精特新企業;針對卓越工程,培育世界一流企業。”陳學東說,地方政府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工業智能化發展,打造更多特色產業集群。
數字素養與技能分論壇:
建立“整合課程”體系
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
“建議建立‘整合課程’體系,一門課程中整合不同學科知識、理論、技術,用來分析、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等聯系、運用,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字素養與技能分論壇上,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圍繞教育數字化如何轉型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數字素養和數字化人才是經濟社會新剛需,應該如何培養?“學校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應該從資源數字化起步,再到管理流程數字化,最后到學習社群數字化以及個性化服務。”黃先開認為,數字化人才需要具備數字思維、數字視野、創新思維、批判思維、有效溝通、有效協作、數字技術、數字內容等八個方面的能力,很多能力必須在不斷實踐中才能積累起來。
在他看來,融入世界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因此還可以建立“能力導向、實踐驅動、數字賦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在不同環境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跨情景地反復應用,跨情景地解決具體問題。
數字技術創新與安全分論壇:
安全屏障護航數字中國建設
數字安全是護航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借助于數字技術創新與安全分論壇,更多前沿性、學術性、權威性、多元性的關于數字安全的前沿思考碰撞火花。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孫松兒提出:“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加入數字化進程當中,面對多元化的市場,安全需求各有不同。”
如何整合資源,最大限度滿足需求?孫松兒說,應該以開放共享的態度,積極推進安全生態的打造,實現安全能力的優勢共享。
“人才是實現安全發展的基礎和主體,也是網絡空間競爭的核心力量。”孫松兒表示,新華三正從多個維度,積極構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為數字中國安全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數字治理分論壇:
AI虛擬模特實現以原創保護原創
在數字治理分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首席風險官鄭俊芳分享的AI虛擬模特實現以原創保護原創的案例引發廣泛共鳴。
據了解,全國首款AI模特塔璣于2020年底在阿里原創保護平臺上線。它用于給服飾商家提供模特靜態圖、短視頻、直播解決方案。
“AI模特免費給平臺服飾商家使用,省去了他們請模特和拍照。商家只需拍服飾平鋪圖、上傳到系統中,輕點鼠標,衣服就能輕松穿在AI模特身上,大大降低了上新的人力和財力成本,也降低了模特圖被盜用的風險,方便他們騰出更多精力去創新創造。”鄭俊芳說,AI虛擬模特備受商家歡迎。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已有超過1.4萬家原創商家使用AI虛擬模特,生產超過27萬張AI虛擬模特圖。
數字經濟分論壇:
讓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大發展所催生的新的經濟形態。”華為公司標準與產業發展副總裁祁峰認為,要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基礎設施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經濟與社會生活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數字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模式。
數字經濟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發展熱點。在祁峰看來,數字經濟發展呈現三大趨勢:一是數字基礎設施層面,從無處不在的大聯接走向算網并舉;二是數字應用從個人走向行業,數字應用從消費端走向生產;三是圍繞新型工業化的“三流四化”轉型,即生產制造流、產品生命周期流、價值創造流,作業數字化、數字平臺化、平臺智能化、智能實戰化。
數字生態文明分論壇:
“讓海量生態環境數據‘開口說話’”
面對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該如何守好美麗中國的綠水青山?
“要用好生態環境大數據,讓海量生態環境數據‘開口說話’!”數字生態文明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生態環境部衛星中心研究員王橋指出,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場景廣泛,可在生態環境智能感知、生態環境問題診斷、環境污染精確溯源等方面發揮作用。一個個數據集結,不僅能為傳統技術無法解決的海量數據高效處理和分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還能讓生態環境保護走向高時效、高精準、高協同、高預見、高治理。
王橋認為,目前,各地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在生態環境大數據的挖掘與建設上持續發力,但仍局限于數據的匯集和簡單的統計,對大數據分析、深度挖掘的工作仍有很大空間。
“除了迫切需要發展生態環境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的專用算法、工具軟件等,還需提升技術人才隊伍,用大數據‘集結’成更強的‘生態大腦’,實現多要素協同、陸海統籌、天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管理,讓美麗中國持久美麗。”(記者 孫漫 黃凌 歐陽進權 王玉萍 錢嘉宜 李白蕾 顏瀾萍)
責任編輯:趙睿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最佳成果”發布2023-04-28
- 有福之州 暢享五一|來福州吧!2023-04-28
- 花海綿延2公里!福州這里美“出圈”!2023-04-28
- 專家學者齊聚峰會 探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新路徑2023-04-28
- 因數而美 看數字經濟如何賦能詩和遠方2023-04-28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在福州舉辦 聽聽業界大咖都說了什么?2023-04-28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2023-04-28
- 2023數據要素主題沙龍成功舉辦,共話數字化轉型2023-04-28
- 中國電信:夯實國云底座,加快建設數字中國2023-04-27
- 算力賦能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成功舉辦2023-04-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數字中國建設有“福”氣】推進數字經濟發展2023-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