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行主論壇。論壇邀請中央和各地的政府部門領導、知名專家學者、數字經濟領軍企業代表,圍繞峰會主題,就數字中國如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分享經驗、交流觀點、暢想未來。
黨的二十大作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重大部署。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首次提出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布局,將建設數字中國上升到“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的戰略高度。
《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主論壇傳出了時代強音。
“兩大基礎”
夯實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
作為“信息時代的石油”,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
近年來,我國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2022年,我國數據產量達8.1ZB,位居世界第二。
面對海量的數據資源,誰能下好數據這個先手棋,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掌握主動。
中國電信集團董事長柯瑞文介紹,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堅實底座,中國電信率先在業內提出并踐行云網融合的理念,天翼云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運營商云、國內最大的混合云。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左寧看來,數據作為最具時代特征的新生產要素,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是否激活數據生產要素是數字中國建設成效的關鍵判據。
如何激活數據生產要素?陳左寧表示,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建立起統一的、全國性的政府數據匯集和共享平臺,作為推動數據共享、開放和再利用的關鍵基礎設施。
數據特性復雜,數據交易存在確權難、定價難、互信難、監管難等挑戰。目前,我國正構建國家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健全各級數據統籌管理機構,推動公共數據匯聚利用,釋放商業數據價值潛能。
“去年底,我們成立央企首家電子數據產業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曾毅表示,“未來,我們將聚焦探索自主計算、數據安全、數據要素化等領域,以賦能數字政府和行業數字化轉型為主戰場,打造國家網信事業核心戰略科技力量。”
地方政府也開始持續夯實“兩大基礎”。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買彥州表示,寧夏正打造國家數據供應鏈培育基地。福建則發揮數字福建建設的基礎優勢,進一步提升數據匯聚共享和價值挖掘,不僅建設福州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等大數據示范園區,去年上線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已發展拓展近200家數商生態合作入駐,累計數據交易額突破5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認為,要探索、研發、打造以數據為中心的新型計算技術體系的技術路徑和模式,完善從數據本身到數據完整價值鏈的組織支撐體系,以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新型數據應用場景開發為牽引,做優做強做大數據價值鏈、供應鏈和產業鏈。
“五位一體”
推進數字技術深度融合
當前,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進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積極發揮數字化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結構、轉換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質量等方面的重要支撐作用,取得顯著成就。(下轉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跳出技術的視角,數字中國建設要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建設實效根本在于實現‘五位一體’的全面躍升。”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左寧表示。
以數字經濟為例。根據開幕式現場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首次突破50萬億元,達50.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
數字技術與經濟深度融合下,數字化成為實現制造業乃至實體經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關鍵變量。
“2017年前后,數字技術對工業效率提升作用反超服務業,從2017年到2022年又提升了1.14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主論壇上表示,數字經濟產出效率實現跨越式提升,意味著數字化投入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
余曉暉表示,從經濟貢獻看,浙江、福建、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區市,數字經濟已成為拉動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數字經濟GDP占比均已接近50%。
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能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也是“五位一體”數字化協同轉型任務要點。其中,發展高效協同數字政務,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成題中之義。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任珠峰在主論壇上介紹:“我們打造的江西省政府決策輔助系統,推動省直12個部門在經濟運行、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效能評價等領域,建立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機制。全省各級政府部門網站全面完成集約化工作,實現信息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調用、統一監管。”
福建,是數字政府“優等生”。被稱為“點睛工程”的福建省政務信息網,杜絕了各部門重復建設的“孤島”和“煙囪”現象,節約投資近7億元,讓福建電子政務水平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如今,福建持續推進“12345”便民服務平臺、網上辦事大廳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等系統建設應用,正持續提升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
統籌推進數字技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全過程融合應用,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發展高效協同數字政府,打造自信繁榮數字文化,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建設綠色智慧數字生態文明。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共識已凝聚。
“兩大能力”
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
網絡信息技術是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
牽住“牛鼻子”,關鍵在于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
陳左寧說:“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必須確立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中國南方電網正在建設的數字電網,正通過自主創新,促進能源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南方電網公司總經理王宏志表示:“南方電網推進南方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加速煤氣油電等能源數據匯聚融合,上線雙碳大腦、電力看征信等330個大數據分析應用,正有力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中國聯通,正致力成為產業數字化發展主力軍。“信息通信行業思考的一個關鍵就是通過推動產業化,為壯大實體經濟提供新動力。”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劉烈宏表示。
當前,信息革命時代潮流席卷全球,與之相隨的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絡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優化,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全面加強,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強化數字安全屏障方面,中國電信正構建云網邊端協同、縱深防御的數字安全體,讓數據可測、可知、可防、可控。”柯瑞文表示。
就如何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與會嘉賓也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不斷向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數字企業的信心之源,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是數字企業的堅強后盾。要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持續提升數字治理水平,為建設數字中國營造健康和諧的發展環境。
數字中國建設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先導性和系統性工作。舉辦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旨在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藍圖繪就卷已開,江海乘風啟新程。以信息化數字化驅動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方案”正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本報記者 游笑春 卞軍凱)
責任編輯:趙睿
- 話轉型、道創新、謀發展!數字峰會分論壇,大家都在聊什么2023-04-28
-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最佳成果”發布2023-04-28
- 因數而美 看數字經濟如何賦能詩和遠方2023-04-28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主論壇在福州舉辦 聽聽業界大咖都說了什么?2023-04-28
- 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辦2023-04-28
- 中國電信:夯實國云底座,加快建設數字中國2023-04-27
- 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蘑菇車聯技術與實踐成果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2023-04-27
- “數”說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分論壇:云集各界精英 思辨數字發展2023-04-27
- 數字峰會“拍了拍”有福之州2023-04-27
- 八閩靈秀 因數而美——寫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之際2023-04-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數字教育發展與治理論壇觀察:數字化時代,教2023-04-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