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舞亮相“中國—中亞峰會”
這項國家級非遺和福州有關
在福州文廟展示的佾舞(資料圖)。記者 張旭陽攝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佾舞能作為最高禮儀迎接中亞五國遠道而來的友人,這很激動人心!”5月18日晚,中國在西安大唐芙蓉園以唐朝傳統迎賓儀式歡迎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的中亞國家元首夫婦,這讓福清市立達孔學會會長、國家級非遺“佾舞”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李宗霖很激動。
佾舞在福州源遠流長
這次迎賓儀式現場跳起的“八佾舞”是規格最高的禮儀舞蹈。這種舞蹈與福州有關。2021年,佾舞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申報地區就是福州。目前,佾舞在福州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傳承。
佾(讀yì)舞是中國五大古禮之首,有千年歷史,作為國禮流傳至今。古代樂舞的行列稱為“佾”,佾舞有“二佾”“四佾”“六佾”“八佾”之分。“八佾”為規格最高的一種,即每行8人,共8行64人。
此次迎賓儀式上,“八佾舞”的演員們著墨綠、朱紅兩色最具代表性的簡化唐制漢服出場,左手橫拿“籥”(讀yuè)、右手直拿“翟”,籥翟結合,展現“仁義禮智信”精神。
佾舞在福清源遠流長。清乾隆佾舞木刻版《福清縣志》詳細記載了官方集體傳承佾舞的建制。北宋時期,福清籍樂師劉詵主持制訂的《大晟樂》被宋徽宗欽定為國家正統音樂,頒行天下。《大晟樂》中,對唐宋以來佾舞的程式、動作等樂理和樂制進行了系統梳理總結,成為后世各代禮樂制度的典范。
李宗霖介紹,1893年,福建巡撫劉銘傳主政臺灣,攜禮師、樂師、舞師赴臺北孔廟傳禮,周禮佾舞便由福建傳入臺灣,并在當時由官府推行傳承。此后,佾舞在閩臺兩地的交流中得以存續,已有130年的歷史。
目前,福清市所恢復傳承的佾舞與現存清乾隆木刻版《福清縣志》之卷五“學校志”的明朝大成樂舞舞譜,以及臺灣保留的明朝《頖宮禮樂疏》的佾舞舞譜基本一致。2020年5月,佾舞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佾舞再次為公眾所聚焦。
“佾舞還與海絲文化有關。”李宗霖介紹,佾舞由周朝時傳到韓國,唐代跨海到日本。目前佾舞在日本、韓國、朝鮮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都有傳承。
2015年,福清佾舞團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代表文化元素,應邀赴泰國、柬埔寨參加活動。
佾舞在福州得到保護傳承
福州(福清)枇杷文化節、國際博物館日、福清石竹山夢文化節、葉向高杯“首屆福廈圍棋對抗賽”……近年來,在福州的許多重要活動中,都有佾舞表演。
近年來,為進一步弘揚和保護佾舞文化,福清市不斷加大佾舞傳承的政策扶持力度。當地2012年7月成立立達孔學會,該學會以傳承“周禮佾舞”等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通過制定佾舞保護計劃、組建佾舞團、組織開展“佾舞進校園”傳承工程等,讓佾舞傳統技藝在福州獲得了更好的保護傳承。
如今,福清根據佾舞教材——明朝的《頖宮禮樂疏》影印本完整傳承了最純正典雅的佾舞規范和動作。在福清,佾舞還進入了學校“五育并舉”實踐課程,已有20多所學校在推廣,建立了城關小學、龍華職專佾舞傳承基地。(記者 王光慧)
責任編輯:唐秀敏
- 佾舞2021-07-08
- 福清佾舞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21-06-11
- 省級非遺佾舞走進福清城關小學2019-10-15
- 陳靖姑信俗、佾舞專場帶你感受獨特民俗文化! 2018-02-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初夏賞荷正當時 茶亭公園荷花展22日開幕2023-05-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