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丑陋、性情如狼卻味道鮮美,這樣的魚你吃過嗎?近日,連江漁民近海養殖的160萬條綠鰭馬面鲀上市,緩解了禁漁期市面活鮮的緊缺。
綠鰭馬面鲀俗稱馬面魚(外形像馬臉)、扒皮狼(性情如狼、具有攻擊性)等,一度是我國海洋捕撈中產量第二的經濟魚類(僅次于帶魚)。
連日來,在連江縣安凱鄉奇達村近海養殖塑膠漁排上,漁民從一口口長約8米、寬約4米的網箱里,撈起一條條長約15厘米的綠鰭馬面鲀。通過活水運輸,魚兒被銷往福州等地。
“當前市場上比較缺這種活鮮,我們每天都過來收貨,賣到廣東去。”收購商林孝其說。
據了解,得益于“北魚南養”模式,連江綠鰭馬面鲀品質優良。
養殖戶吳忠解釋說,綠鰭馬面鲀屬于北方魚種,能在9攝氏度至31攝氏度的海水中生長。北方地區冬季水溫過低,南方地區夏季水溫過高,均不適宜全年養殖。去年11月,他從山東收購了50多萬尾野生苗種,運到水質優良、水溫適宜的奇達村南面海域過冬飼養。如今這些魚兒已可上市,他每天能賣出5000公斤左右。隨著夏季水溫升高,他打算在6月份將魚全部售完。
長期以來,市場上的綠鰭馬面鲀主要靠野生捕撈和進口。2020年起,福建省農科院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引進綠鰭馬面鲀,在霞浦開展繁育和海上網箱養殖工作,最終實現綠鰭馬面鲀南方繁育和規?;B殖。
隨著福州都市圈的建設,綠鰭馬面鲀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連江、羅源等地漁民也紛紛嘗試養殖。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部門不完全統計,連江漁民去年底養殖的綠鰭馬面鲀達160萬條,預計總產量約40萬公斤。
“北魚南養”是福州向海洋要蛋白的一個縮影。根據規劃,福州將打造成踐行“大食物觀”的先行示范區,即不斷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
綠鰭馬面鲀渾身是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魚肝可制魚肝油,魚骨可做魚排罐頭,魚皮能制成可溶性食用魚蛋白。(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吳其法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全省首艘養殖運輸船將在連江建造2023-05-25
- 水產種業“連江芯”再添新成員 中間球海膽培育成功2023-05-24
- “乾動2號”下水 連江“百臺萬噸”項目再添利器2023-05-16
- “乾動2號”深遠海養殖平臺入駐定海灣2023-05-11
- 首屆連江鮑魚產業戰略發展大會舉行2023-05-10
- 老人在隧道突發疾病獲救 五位救人英雄找到了2023-05-08
- 從單純養殖變為養育結合 水產種業“連江芯”越來越多2023-05-08
- 連江利用生物技術將蠶豆秸稈加工成牛羊飼料2023-05-06
- 連江尖墩村:抗日英烈故里 鄉村振興尖兵2023-05-04
- 海峽兩岸青年企業家走進連江 助推創業項目“開花結果”2023-04-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多個小區將停水 你家受影響了嗎?2023-05-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