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校不斷落成,5年累計新增學位3.6萬個;集團化辦學全面覆蓋,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辦學100%全覆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集團化辦學100%全覆蓋;啟動晉安教育“百千萬”工程,區級以上名優骨干教師超千人……
近年來,晉安區立足區情創新辦學模式,推動新校建起來、集團辦起來、師資隊伍強起來,走出了高質量辦學之路,教育強區的藍圖正一步步轉化為“實景圖”。
建新校擴學位
保障“有學上”
近日,洋下小學改擴建項目竣工。“項目僅用3個月完成1.9萬平方米的擴建用地征遷任務,同時在全市率先探索PPP模式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緩解政府財政壓力。”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新投資模式為晉安教育擴能提質按下加速鍵。
記者了解到,原來的洋下小學占地4.7畝,辦學規模12個班,生源90%以上為隨遷子女。改擴建后,建筑面積由0.38萬平方米擴增到1.9萬平方米,班級數由12個增加到48個,學位數由540個增長到2160個,新增3棟教學綜合樓、1個體藝館、1個室外田徑場、15個功能教室、25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配套更加完善。
洋下小學預計今年秋季全面招生,將采取集團化辦學開辦九年一貫制學校,讓這座創辦于1985年的村級完小重獲新生。
晉安區的高速發展吸引了大量人才前來務工創業,承接了福州最多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隨遷子女一度占到了全區在校學生的60%。晉安結合連片舊改,提前籌劃配套、優先調整用地保障學校項目,洋下小學正是該區豐富教育供給的一個剪影。
數據顯示,5年來晉安累計投入近50億元資金,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5所,新增學位3.6萬個,大班額比例從2016年的30.5%降到0%。
多路徑探索集團化辦學
推動優質資源共享
“博士哥哥姐姐又來給我們上課啦!”在晉安榕博教育集團,邀請清華北大博士擔任輔導員的“榕博輔導員進課堂”活動定期開展,已成為該集團的一大特色課程,在發揮東二環人才集聚優勢的同時,也推動集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提升優質資源覆蓋面。
據晉安區教育部門介紹,該區將集團化辦學作為推動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抓手,并成功探索出省市區、中小幼、初小銜接、城鄉、公民辦5個“一體化”的路徑,成立16個教育集團,涵蓋176所區中小學、幼兒園,實現學前教育100%集團化、義務教育100%集團化、全省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辦學100%覆蓋。
合作辦學,將優秀辦校資源、模式“復制”到當地。近年來,晉安區通過合作辦學,相繼落地福州三中晉安校區等10所名校,引進福州二中、福建省福州實驗小學、群眾路小學、省直機關幼兒園等22個合作辦學項目,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
通過城鄉一體化辦學,北峰山區12所薄弱校和城區優質學校結對,采取統一法人管理,城鄉學校通過專遞課堂、同步教研、教師結對等方式建立起全方位幫扶,實現了城鄉同上一節名師課。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讓孩子“上好學”
今年3月,來自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的59名青年才俊同臺競技,碰撞教育理念,競聘“未來校長”培養對象和校長助理職務,優勝者將進行兩年的委托培養,提前鎖定未來校長培養席位。這是晉安區“百名優秀校(園)長培養計劃”的一部分。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推進教育強區建設,培育更多名校長、名師,今年晉安區啟動“百名校長、千名優師、十萬家校共育”計劃。其中依托“領航”(10名)、“優秀”(30名)、“未來”(60名)三個系列校(園)長培養行動計劃,培養100名能力過硬的高質量校長。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成績同樣可圈可點。3年來,全區累計招聘618名教師,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94名,教師隊伍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占比增長50%,新增省市區名優骨干教師721名,達到1079人,占比從14.8%升至26.63%。
聚焦抓均衡、抓優質,下好城鄉統籌一盤棋,填好資源配置一張表……晉安百姓對優質教育的美好期待正在這片熱土上變為生動現實。(記者 朱榕 實習生 李顏玥涵)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榕”城到“蓉”城 閩菜宣傳推介會(成都2023-06-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