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燕山、俯瞰京華,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卷帙浩繁。其中,一部《四庫全書》,經史子集河漢燦爛、七樓藏書蔚為大觀。鮮有人知,《四庫全書》中的《禮書》《樂書》正是出自閩清北宋年間的禮樂大家陳祥道、陳旸兄弟之手。傳承發展以陳祥道、陳旸為代表的閩清禮樂文化,近年來已成為閩清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頭戲。
陳祥道、陳旸紀念堂內展示的編鐘。記者 林雙偉 攝
文脈傳承
一段故事代代回響
記者走進梅城鎮南山麓的陳祥道、陳旸紀念堂,厚重感撲面而來。四層建筑彰顯威嚴肅穆,匾額述說往日榮光。陳祥道、陳旸塑像立于大廳正中。
陳梅旺是閩清陳祥道、陳旸文化研究會原會長,亦是陳旸第二十八代裔孫。帶領記者走進展廳,年近八旬的他一下子就進入了狀態。“禮樂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北宋時期,閩清陳祥道、陳旸先后科舉及第,在朝為官。陳祥道著《禮書》150卷,陳旸著《樂書》200卷,清乾隆年間被收入《四庫全書》,2008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其中陳旸編撰的《樂書》,是世界上第一部音樂百科全書,《樂書》奠定了陳旸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讓他成為中國古代八大音樂名人之一,后人尊稱他為‘樂圣’……”陳梅旺解說時信手拈來,更能隨興發揮,不時在其中穿插關于“二陳”的民間傳說,還有現代學者對于他們的最新研究。
環視展廳,記者看到,數十張展板圖文并茂,語言精練,還結合文物古跡、友人挽詞等板塊,多角度展示“二陳”的生平和成就。據悉,展覽的策展人就是陳梅旺、陳世澤等幾位老人。歷時一年多籌劃,他們專程前往北京尋訪,多次往返福州查閱資料、參觀借鑒其他展覽,還常常下鄉現場走訪……“你看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去北京天壇的時候拍的,當我們在神樂署看到陳旸這尊塑像時都非常激動!”
老人們說,陳祥道、陳旸紀念堂的建設過程頗為曲折。千百年間,官府、民間多次組織修繕“二陳”先生祠,清道光年間由于水患移建于此,后來建筑一度破損嚴重,直到1990年由閩清縣政府組織,海內外宗親募集重修。“先賢將這樣寶貴的文化留給我們,老一輩慷慨解囊把文化保護傳承下來,我們有責任保護好,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故事。”
這些年來,一批又一批專家學者、領導干部、市民游客慕名前來,老人們迎來送往,不知疲倦地講述,還在暑期開設了國學班,為孩子們講解、傳承禮樂文化。
文化浸潤
一座小城彬彬有禮
時光的年輪中,“二陳”的故事已經化作書籍上的方塊字,卻將禮樂文化融入了閩清這座小城的日常中。陳祥道、陳旸紀念堂所在的梅城鎮,便是禮樂文化在當代演繹的一個縮影。
梅城鎮黨委書記劉艷云介紹,梅城鎮計劃加強德治浸潤,試點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禮樂社區、禮樂小區。“梅城社區以陳祥道、陳旸‘二陳’禮樂文化為載體,立足轄區特色展館、校地等資源,在學、用融合上下功夫、出實招,弘揚禮樂文化,打造梅城印記禮樂小區。”
在“學”上融入載體。梅城印記禮樂小區將學習禮樂文化和梅城印記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活動相結合,利用周末、寒暑假、重要節日等時間節點,在街區、文廟舉辦“禮樂文化”專題宣講。在文廟,小小書童們學習拜師禮,拜孔子、拜“二陳”、齊誦《弟子規》禮儀;在街區,10余名小朋友組成“坊巷小導游”隊伍,活躍在展館中,為居民游客義務講解禮樂文化;在坊巷,禮樂文化融入“坊巷劇場”,十番音樂演奏、《二陳頌》等閩劇演出不時開展,把充滿梅邑古韻的禮樂文化“演”到居民家門口……
在“用”上融入工作。梅城印記禮樂小區注重將禮樂文化與社區自治、德治、法治等工作相結合,把文明、謙和、禮讓等思想浸潤到每一個家庭和個體,有效降低了社區鄰里糾紛、家庭矛盾以及各類案件的發生,同時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平安家庭、平安社區和文明社區創建。2021年,梅城社區被授予“市級文明社區”、市級“家庭教育基地”、縣級“平安社區”等。
禮樂文化浸潤梅邑,還有許多生動的場景:“禮樂閩清·‘梅’好向‘網’”網絡文化節活動精彩呈,推動閩清禮樂文化和網絡文化融合發展;《禮樂閩清 唱響梅邑》音視頻征集大賽開啟,展示閩清人文風情、精神風貌、建設成效……2021年以來,該縣公民思想道德向上向善,共有7人次入選“中國好人榜”,6人次入選“福建好人榜”,7人次獲得省、市道德模范稱號;累計成立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400余支,實名注冊志愿者3.4萬余人。
創新發展
一項事業蒸蒸日上
梅邑青山綠水間,“禮樂”千年回響,歷久彌新,如今更融入這座小城高質量發展的脈搏之中。
毗鄰“二陳”故土云龍鄉際上村的三溪鄉,推進溪源裡鄉村旅游項目。結合禮樂文化,項目規劃建設一座水上樂園和水上音樂廳,建成后將組織專業的演藝團隊,以高山流水為臺,進行表演,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點燃鄉村振興的引擎。
位于東橋鎮的瓷天下海絲谷景區,精彩劇目每日上演。游客們搭乘“南海二號”起航,“穿越”大洋大洲,開啟一段奇幻海絲瓷路之旅。在傳承海絲文化、陶瓷文化的基礎上,景區還謀劃開展禮樂文化研學活動,比如規劃建設禮樂研學酒店、舉辦全球兒童歌曲創意節等項目,進一步弘揚發展在地文化。
同樣是在東橋鎮,九野運動小鎮常年舉辦山谷音樂會、稻田音樂會、星空帳篷音樂會等活動,今年暑期,這里還將舉辦胡丹小提琴音樂營,讓游客在詩意田園中收獲藝術帶來的享受。目前,閩清縣正在九野小鎮周邊打造森林音樂廳,讓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讓觀眾在其中聆聽自然、享受音樂、感受美景。
……
深入梳理閩清禮樂文化脈絡,打響千年梅邑禮樂文化品牌,探尋禮樂文化傳承發展之路。閩清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閩清縣先后實施了禮樂文化“八個一”工程,舉辦了紀念陳旸誕辰950周年暨“禮樂文化周”系列活動,排演了閩劇《樂圣陳旸》,出版了《陳祥道、陳旸與中華禮樂文化》書籍,編撰長篇小說《樂圣陳旸》等等,有效提升了閩清禮樂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我們認為,禮樂文化是閩清縣的獨特文化和資源稟賦,建議大力發展‘樂圣陳旸’IP經濟和以音樂產業為主的禮樂文化產業,把音樂產業這一產業鏈長、關聯產業多、拉動作用強、市場潛力大的新業態做大做強,打造‘音樂+鄉村振興+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有力拉動閩清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閩清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蔣雅琛)
責任編輯:趙睿
- 藍花楹開滿樹梢 閩清此刻正浪漫2023-05-30
- 閩清推廣積分制 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熱情高2023-05-06
- 閩清宏琳厝集散中心一期進入樁基施工階段2023-04-19
- 閩清縣金沙三丘田村:連片石楠海分外好看!2023-04-13
- 閩清縣智慧人才服務平臺本月上線:就業創業 一站式精準服務2023-04-10
- 來閩清!相約明前春茶2023-04-07
- 閩清入選全省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縣 雄江鎮成為有力抓手2023-03-28
- 閩清尚德:高山生態美 鄉村活力足2023-03-24
- 三月去閩清下祝:來一場“桃花源”式的鄉村游!2023-03-22
- 山川為骨,溪水為歌!去閩清塔莊露營吧!2023-03-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首次嘗試“水稻+禾蟲”種養模式2023-06-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