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初三男生明明(化名)因情緒低落、厭學,來到福州市第一總醫院兒童??圃簠^(福州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心理保健門診就診。循著明明一半舌頭潰爛發炎這條線索,醫生發現,導致他抑郁厭學的根源是抽動障礙。
“明明就診時表情很痛苦,張開嘴發現他舌體的一半都潰爛發炎了。”接診的兒??浦魅吸S林娟副主任醫師詢問得知,一年前明明出現反復不自覺咬舌頭的情況,導致舌體潰爛、疼痛,無法安心學習,情緒也變得低落易怒。家人帶他到醫院就診,診斷為抑郁癥,但服用抗抑郁藥物無明顯效果。
黃林娟考慮明明為“慢性抽動障礙合并情緒障礙”。予以抗抽動障礙的藥物及心理治療后,明明咬舌癥狀逐漸好轉。一個月后復診,明明的舌頭基本愈合,情緒也明顯好轉,可以正常上學了。
黃林娟介紹,抽動障礙多發病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以一個或多個部位運動抽動和(或)發聲抽動為主要特征,臨床表現多樣,可伴多種共患病,部分患兒表現為難治性,癥狀易反復。
常見的運動性抽動癥狀包括眨眼、皺眉、張口、伸舌、歪嘴、搖頭、轉頭、斜頸、聳肩、搓手、握拳、甩手臂、抖腿、挺胸、收腹、扭腰等;發聲性抽動包括無故反復發出吸鼻聲、嘆氣聲、咳嗽聲、尖叫聲、喊叫聲、吸吮聲、犬吠聲、鳥叫聲等。
對于該病可進行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聯用。非藥物治療,可指導患兒、家長、老師正確認識本病,不提醒、不批評、不指責癥狀,淡化患兒的抽動癥狀。通過對患兒和家長的心理疏導,調適其心理狀態,消除病恥感。家長要注意溝通方式,避免過于嚴厲、懲罰、控制。10歲以上能夠配合的兒童,可以練習習慣逆轉訓練、放松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等行為療法,也可以嘗試經顱磁刺激、經顱微電流刺激、腦電生物反饋等神經調控療法。
“該病總體預后較好,近半患者病情完全消失,30%至50%的患者病情減輕,5%至10%的患者一直遷延至成年或終生,病情無變化或加重。另外有約50%的抽動障礙患兒至少共患1種精神神經或行為障礙。”黃林娟提醒,早期科學介入對抽動障礙預后有幫助,該院已開通兒童多動抽動門診。(記者 陳丹 通訊員 葉小彬)
責任編輯:趙睿
- 女孩升職被同事造黃謠抑郁后裸辭 未來打算自己創業不再卷入職場2023-04-21
- 戀愛中的大學生抑郁得分最低 焦慮得分也低 通過共同活動提高幸福感2023-03-27
- 抑郁妻子帶兒子失蹤急壞眾人 找到時在網吧看搞笑視頻2019-03-20
- 三觀不合 廈門男子與初戀女友分手后抑郁成疾2018-12-10
- 林心如頂不住壓抑得抑郁,聲明暫時退出娛樂圈,評論太扎心!2017-10-19
-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 過度使用手機容易令人抑郁2017-04-16
- 抑郁病發殺婆婆 用繩子將人勒死 家人還幫助毀滅證據2017-01-22
- 深圳一政協委員石智捷墜樓身亡 訃告稱其抑郁 石智捷個人資料2017-01-20
- 昔日網球冠軍患抑郁癥 淪為流浪漢2017-01-12
- 已婚教師組飯局騷擾女生 校方稱其中度抑郁已被停工2016-12-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2023年初三市質檢排位表來了2023-06-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