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難覓蹤跡 平價回歸“C位”
從福州雪糕市場看消費新動向
1元的小布丁、老冰棒等老品牌依舊受熱捧;一些高價雪糕單價卻只有去年的一個零頭……夏日,又逢雪糕銷售旺季。相比去年,這個夏天的雪糕市場可謂“靜悄悄”,此前飽受爭議的“雪糕刺客”在今夏逐漸隱身。“雪糕刺客”真的消失了嗎?雪糕消費呈現哪些新趨勢?近日,記者走訪福州雪糕市場,尋求答案。
“平民”打敗“刺客”
5元以下雪糕占主流
25日中午,記者來到西洪路一家冰棒批發店,市民劉先生正在給孩子采購雪糕。“20支雪糕一共花了25元。”劉先生打開袋子讓記者看了看,其中老冰棍、小布丁、巧樂茲等老品牌占了大半,“孩子喜歡吃這幾種,價格不貴,這里面最貴的也就3元一支”。
“今年的雪糕新品價格跟往年比平價很多,5元以下的雪糕占到多數。其中,磨巧品類的雪糕賣得挺火,好多客人專門來找。”店主趙老板一邊卸貨一邊介紹,大暑剛過,店內又進了一批新貨,其中5元以下的平價雪糕占了近90%。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福州線下一些冰棒批發店、社區小店、冰淇淋家批店和連鎖便利店,發現今年平價雪糕占據福州雪糕市場“C位”的同時,“雪糕刺客”也在逐漸“隱退”。
在楊橋東路上的一家六意便利店內,冰柜上張貼著48種不同口味的雪糕價目表,價格最高的雪糕一支18.9元,共有4款,店內卻沒有實物銷售。售貨員向記者坦言,買高價雪糕的人很少,所以進貨也少,“很少有人會花那么多錢去買一支冰棒吃。”
線下高價雪糕風光不再,線上“雪糕刺客”也“低調”不少。根據過往報道,2022年,有雪糕界“愛馬仕”之稱的鐘薛高一根賣到了66元,甚至登上電商平臺銷量排行榜冠軍。而當記者近日在福州本地某電商平臺上搜索該品牌時,跳出來兩款不同口味的鐘薛高,單價分別為每支9.99元與16.9元。
曾經“高攀不起”的品牌走上親民路線,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家住鼓樓區白龍社區的市民秀女士習慣線上采購,今年看到鐘薛高推出15元2支的優惠活動后,果斷下單,“今年的價格還可以接受,就買來嘗一嘗,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明碼標價“拔刺”
讓“刺客”無處遁形
“雪糕刺客”的逐漸隱退,既是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市場選擇,也得益于一年來福州市場監管部門的“拔刺”行動。
25日上午,在福州楊橋中學附近的一家社區小店內,記者看到,冰柜前方的墻壁上張貼著一張手寫價目表,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到雪糕名稱對應的價格等信息。“價格亮出來,顧客買的時候看得更清楚,就不會一個個再問,我們也省了麻煩。”店內工作人員說。
家住晉安區茶園街道的“00后”小吳告訴記者,以前店內沒有明碼標價的時候,結賬時才發現想要嘗鮮的雪糕價格很貴。“但都拿在手上了,也不好意思再退掉。”于是他總結道:不想遭遇“雪糕刺客”,對不認識的雪糕就不要伸手。
去年7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正式施行,明確經營者應當以顯著方式進行明碼標價。經過福州市場監管部門一年來執法宣傳,福州各個便利店、超市的標價開始變得醒目,“雪糕刺客”的“潛伏”空間被極大壓縮了。
走訪中,記者也觀察到,當明碼標價成為趨勢之時,消費者的消費維權意識也在提升。采訪中,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身邊的一些店鋪售賣雪糕未明碼標價,將價目表藏在隱蔽處,或是標注門類不全,因而呼吁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提供一個更透明公開的市場消費環境。
“目前,福州有一定規模的超市店鋪標價比較規范,不規范的主要是一些街邊小店,經營品種多而雜,排列無序,難以做到一貨一簽。”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副支隊長鐘志杰說,在加強日常執法中,他們也建議商家把無法一貨一簽的雪糕等商品,用價格表、價格牌等形式實行明碼標價。
挖掘文化情懷
走好升級之路
當消費環境變得更為公開透明,高價光環慢慢消退,福州雪糕的升級之路才剛開始。結合不同消費場景、不同消費人群,圍繞文化、情懷等關鍵詞,福州正在打出雪糕消費的升級牌。
對于熱愛旅游的“90后”林女士而言,每到一處,買上一支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創雪糕,在地標式景點前留下一張珍貴合影,成了一種獨到的打卡方式。打開手機,煙臺山文創雪糕、三坊七巷文創雪糕……一支支創意十足的雪糕記錄了她的福州足跡。
她向記者力薦了煙臺山文創雪糕,“相比于其他城市熱門景點的文創雪糕,煙臺山文創雪糕更為平價,10多元就能買到,口感也很不錯。”
近年來,閩越水鎮、長樂猴嶼鄉等福州多個景點紛紛推出特色文創雪糕,在游客們看來,“特色、實惠、好吃”是決定是否主動推薦地方文創雪糕的三個標準。
賣雪糕,有的挖文化,也有的敘情懷。不久前,在“閩江之心”舉辦的“清新福建·美好生活”促消費系列活動現場,花藝、非遺、飲品各類攤位琳瑯滿目。要問現場最熱鬧的攤位是哪一個?一元一支的福州老冰棒攤位算上一個。
吹著江風,賞著夜景,再吃一口解渴的老冰棒,味蕾間的童年記憶再次被勾起。“有一些老牌子,我從小吃到大,里頭有童年的味道。”在江邊散步的嚴女士說。
在福州做了十幾年冰棒批發生意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其實每年都會涌現一些新品種雪糕,但很多第二年就會銷聲匿跡,唯有經典屹立不倒。“這當中,除了穩定的品質輸出外,也是‘情懷’在起作用。”(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2023年榕創嘉年華暨第七屆福州市創新創業大賽落幕2023-07-27
- 防抗臺風 福州15個市管公園臨時閉園2023-07-27
- 臺風“杜蘇芮”來勢洶洶 福州保供儲備“家底”豐厚2023-07-27
- “玉華里”在榕啟幕 傳承茶文化新驛站2023-07-26
- 盈和環境在福州倉山區設愛心茶攤 為300多位環衛工人送清涼2023-07-26
- 共享兩岸鋼琴藝術盛宴 奏響心靈契合青春華章——2023年兩岸(福州)藝術青年鋼琴音樂節在榕開幕2023-07-26
- 福州古樹有多美?又有哪些“古樹名木之最”?2023-07-26
- 臺風洶洶而來 福州全力備戰“奇兵”上新2023-07-26
- 引入社會力量引導居民出資 福州老舊小區改造走出新路2023-07-26
- 全省防溺水安全宣傳主題日活動在福州舉行2023-07-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答謝演出亮相榕城2023-07-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