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等于入秋嗎?有哪些習俗?該如何養生?
聊一聊立秋那些事兒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8月8日是立秋節氣,我們聊聊立秋那些事兒。
立秋不代表酷熱終結
立秋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宋代詩人劉翰在《立秋》中描述的“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十分生動地表達了立秋天氣轉涼的特點。
那么,立秋等于入秋嗎?
氣象專家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入秋的進度并不一樣。一般而言,立秋期間,僅有西北、東北的部分地區開啟夏秋轉換,其他大部地區還處在夏季,尤其是南方地區高溫仍盛。按氣象學標準來說,應連續5天日均溫低于22℃,才算是入秋,而福州一般到10月中下旬才會入秋。
在南方,有“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
8月7日,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8月7日11時15分,福州主城區烏山國家氣象站氣溫達到35℃,這是福州今年出現的第40個高溫日,也是本月的第6個高溫日。
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8月9日到12日,隨著臺風“卡努”北上,大量的季風水汽將涌入福州,福州各地易出現雷雨。隨著降雨的到來,福州的高溫也將得到緩解。
早立秋與晚立秋之說
關于立秋,民間有不少諺語,其中“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的是,早晨立秋,之后的天氣會比較涼快,而晚上立秋,天氣就會比較悶熱。
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8月8日2時22分41秒,屬于早立秋。專家介紹,其實立秋的早晚與之后的天氣沒有多大關系,接下去的天氣會不會涼快,主要看副熱帶高壓的強度、臺風的影響等,僅僅根據立秋的時間早晚來判斷,不夠科學。
立秋時節習俗多
關于立秋節氣,民間有“貼秋膘”“咬秋”“曬秋”等習俗。
古時候,人們會在立秋日稱體重,然后與立夏時的體重進行對比。由于夏日天氣炎熱,人們普遍食欲不振,大多會變瘦,于是就有了“貼秋膘”一說。不過,立秋之時暑氣尚健,吃太多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會增加脾胃負擔,因此,切忌盲目進補。
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立秋時節,我國的“咬秋”習俗,是指在立秋日多吃西瓜,以求解暑降燥。
立秋養生正當時
燥是秋的主氣,因此,立秋時節的養生重點是健脾胃,潤“秋燥”。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立秋之后,燥氣當令,人們易出現咽干舌燥、鼻塞咽痛等不適癥狀。此時可以多吃蓮藕、百合、杏仁、蘿卜、山藥、枸杞、銀耳、鴨肉、柚子等潤燥養陰之物,防燥養肺,清熱生津。
需要注意的是,經過酷暑,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所以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記者 林舒穎)
責任編輯:趙睿
- 立秋民間有貼秋膘咬秋曬秋習俗 立秋不等于入秋!2023-08-08
- 立秋不意味著入秋,這是天氣由夏轉涼的過渡性季節2023-08-08
- 立秋不意味著入秋 熱氣消散和氣溫降低尚需時日2023-08-08
- 立秋是幾月幾號2021年 立秋是幾點幾分具體時間!立秋吃什么2021-08-06
- 8月7日14時54分"立秋":遲遲白日晚 裊裊秋風生2021-08-05
- 福州昨日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立秋你“啃秋”了嗎2020-08-08
- 今日立秋!2020立秋時間幾時幾分立秋具體時間 立秋習俗節氣盤點2020-08-07
- 2020年立秋具體是幾點幾分?立秋傳統習俗美食都有哪些 立秋后天氣為何還是那么炎熱?2020-08-07
- 立秋是幾月幾號2020 立秋唯美古詩句 立秋一起貼秋膘吃什么!2020-08-07
- 2020立秋絕美句子文案大全 立秋適合發朋友圈說說微博的句子2020-08-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兩岸青年學子在榕交流座談2023-08-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