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全國海洋大縣”連江,一場“海”與“山”的交響正在上演:海上,花蛤、縊蟶、鮑魚、大黃魚、生蠔接連豐收;山上,茶葉、紫靈芝、黃桃、荔枝四處飄香……一個個特色產業,猶如色彩繽紛的拼圖,拼出連江鄉村振興的絢麗圖景。
以特色產業“一子落”,帶動鄉村振興“滿盤活”。這得益于連江縣深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揮“海上福州”橋頭堡和濱海旅游及對臺優勢,聚焦平臺打造、機制創新、民生共享,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漁業、現代農業,念好新時代“山海經”。
文旅產業向海而歌
在“花蛤之鄉”曉澳鎮,連日來,每天清晨6點多,漁民們乘著落潮,奮戰在淺海灘涂,搶收花蛤。據悉,今年連江花蛤養殖面積約1.16萬畝,預計產量超4萬噸,產值有望突破4億元。這些花蛤大多銷往國內市場,一部分運至育苗場培育,為明年豐產作準備,還有一部分進行深加工后出口到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際市場。
采收現場,只見漁民們站在齊腰深的海水中,利用水泵、蛤耙、網兜等收蛤工具,將一粒粒重10克至15克的花蛤從海沙中撈出。經過沖洗、裝袋、過秤后,剛撈起來的海味被裝車發往馬尾、福州、廈門及省外市場批發銷售。
“花蛤畝產約2000公斤,每公斤批發價大約10元,且富含蛋白質及鈣、鎂、鐵等營養元素,批發市場上大家都搶著要。”漁民孫忠強今年承包了350畝海灘養殖花蛤。一般選在每年12月份下苗,翌年6月份開始采收,可一直采到10月份結束。
曉澳鎮黨委書記畢先雄介紹,曉澳鎮地處閩江、敖江入海口,海水與淡水交換頻繁,水溫在20℃左右,造就了當地花蛤殼薄、肉肥、汁多、味鮮的特點,有著“百味之冠”美譽。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產業。作為漁業重鎮,我們的花蛤、縊蟶產量居全縣之首,在培育壯大這些特色優勢產業的同時,還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推動農旅、漁旅、文旅多元融合,積極融入G228國道、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建設。”畢先雄說,當前正不斷優化“趕海一號”、牛頭山休閑漁業基地、灘涂享樂營地、橫侖日出星海營地等景點建設,推動曉澳旅游以灘涂趕海為主題,向灘涂趕海、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同轉變,走出一條具有曉澳特色的鄉村振興路。
再過不久,開漁節啟幕之際,連江在浦口鎮中麻村打造的漁耕文化營地將揭開面紗,一站式海鮮大排檔也將投用。“這里不僅為游客提供消費服務的場所,也是游客了解浦口地方生活習俗、飲食文化、本土特色的一扇窗。”浦口鎮黨委書記王容皇介紹,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和區位優勢,將以打造漁耕文化營地為契機,創建集文創IP、觀海餐廳、農耕研學、采風露營等為一體的“觀海第一站,品鮮第一村”文旅品牌,彰顯浦口漁業大鎮魅力。
農業發展逐“綠”前行
海味打造出藍色聚寶盆,山珍亦煥發無限生機。當前,連江大力推進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園區標準化、集約化建設,做大做強茶葉、現代漁業、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產業,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園)、一縣多園”的發展格局。
視線轉向國家級生態鄉小滄畬族鄉東風村,這里的林下靈芝經濟蓬勃發展,“生態佳”正悄然轉化為“生態+”。
走進東風村野生紫靈芝示范基地,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茂林下的一株株紫靈芝長勢喜人,足足有125畝。
“去年首期25畝紫靈芝試種成功后,今年擴大了種植面積,6月初陸續栽下約2萬個紫靈芝菌棒,現在進入采收期。”東風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雷順忠介紹,眼下是第一批紫靈芝采收期,9月份還會迎來再次采收,預計今年基地可采收干靈芝2000余公斤,收益約30萬元。
去年初,東風村憑借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和氣候條件,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畬山水農業專業合作社,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林下紫靈芝種植為著力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
“通過合作社統一組織生產、集中銷售,進一步形成品牌效應,增強產品競爭力。目前,已有30戶家庭入社。”雷順忠說,合作社立足畬鄉山水文化,成立了“畬山水·東風紫靈芝”品牌,推出靈芝茶、靈芝飲片等產品,并成功與福州的中醫藥館合作,接下來將繼續做好紫靈芝精深加工,吃干榨盡每一株靈芝,并對接電商、商超等平臺,拓寬銷售渠道,讓村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甜。
豐收的喜悅繼續蔓延。在“云上茶鄉”長龍鎮,夏暑茶進入采收期。碧波起伏的茶山上,采茶機轟鳴作響,茶農三人一組奮戰在有機生態茶園內。
長龍鎮茶葉生產企業聯合黨支部書記陳鋒告訴記者,長龍鎮現有2萬多畝綠色、無公害茶園,年產干茶約7000噸,培育出長龍綠茶、茶垅七墩、龍頂云尊、金觀音、滴碎綠等茶葉品牌,并形成茶葉種植、加工、銷售、茶山休閑旅游產業鏈,做足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
現代漁業質效齊升
行走在連江,處處可見豐收的喜悅與勇于探索創新的精氣神。
水天一色的定海灣,全國首個半潛式漁旅融合平臺、全省首個深海智慧漁旅平臺—“閩投1號”憑借超強吸引力,迎來一撥又一撥訪客。這個平臺兼具觀光功能,搭載了海釣區、精品客房、海上餐廳、親水平臺、智慧漁業體驗中心等功能區,自今年5月試營業以來,已接待游客2000余人,成為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區又一網紅打卡點。
“大黃魚現釣、現撈、現煮,肉質鮮美,體驗感十足。”不到5分鐘,游客陳亮又釣上一條金鱗密布的大黃魚,“肉質鮮美,口感接近野生大黃魚,都說這里是大黃魚的‘跑馬場’,所言不虛。”
“閩投1號”是連江縣以工業化理念發展深遠海養殖,推動“漁文旅”融合的一個縮影。目前,連江已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投產數居全國第一,總養殖水體近20萬立方米,一躍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智慧牧場,助力打響“海上福州”國際品牌。
探索的腳步還在繼續。作為全國海洋大縣,在海水養殖方面,連江除了大力發展傳統的“四貝兩藻”(即鮑魚、牡蠣、花蛤、縊蟶、海帶、紫菜)外,還相繼開展了大黃魚、石斑魚、海膽、海參、對蝦、青蟹等數十種經濟水產養殖,形成“海養貝藻魚、陸養蝦鰻蟹”特色水產養殖業,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其法 興威 曾心)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網紅漁村 村村有特色2023-08-09
- 連江“海洋文化季”系列活動來啦2023-07-21
- 福建連江:邂逅百年古厝 領略傳世文風2023-07-18
- 連江打造漁耕文化營地 一站式海鮮大排檔下月投用2023-07-13
- 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將再添“網紅”打卡點2023-07-12
- 上新!連江十大濱海旅游網紅打卡點發布2023-07-12
- 2023福州美麗鄉村旅游季濱海歡樂匯活動在連江啟動2023-07-10
- 連江“海上牧場”迎豐收 可銷售鮑魚總量將超10億粒2023-07-10
- 治病救人 堅守海島53年 東洛島村醫吳依釵獲評“福州好人”2023-06-29
- 福州連江:構建詩畫地 奔向綠富美2023-06-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瞬間漲超20倍 福州這些電話快被打爆2023-08-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