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人才之勢,聚科創之能,興富民之業
馬尾積極探尋鄉村振興新路徑
向科技借力,瑯岐種業基地建設開花結果;發揮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等隊伍的作用,推動鄉村振興全方位提質升級……在黨建引領下,馬尾區深入實施“產業帶動、美好家園、文明鑄魂、網格治理、強基固本”五大工程,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努力實現群眾致富、村集體增收、企業發展多方共贏,一個個村莊迎來蝶變。
8月4日,全市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五大工程”現場推進會在馬尾瑯岐舉行,馬尾的鄉村振興方案備受矚目。
黨建引領
集聚人才促振興
從福州主城區東三環園中互通出發,沿著東部快速通道一路馳騁,途經鼓嶺隧道、閩安隧道,市民10余分鐘就從“混凝土森林”穿越到“都市桃源”白眉村。
馬尾區黨政部門抓住東部快速通道建成契機,馬上就辦“聚”人才,全力推進沿線鄉村振興。
在亭江白眉村,新時代鄉建人范丹清帶領團隊創辦福建僑批園,依托白眉生態和近郊優勢,打好僑批和東嶺游擊隊紅色文化牌,助推鄉村振興。在僑批園的示范帶動下,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白眉,由社會資本投資的白眉商盟“數創谷”落地項目有十幾個,涵蓋文創、科技等領域。
“現在每個周末有兩三千人到白眉旅游,革命老區村時不時會堵車。”范丹清說。有了游客,白眉鳳洋自然村養蜂大戶肖俊鼎再也不愁產品的銷路了。
在瑯岐,黨員陳虹扎根金砂片區,她帶頭運營的紅蟳公社客流不斷。曾獲國務院獎狀等“十大榮譽”的英雄金砂,由前些年的空心村變為全國鄉村振興觀摩基地。
對于福州主城區居民而言,馬尾最大的優勢在于近,距離主城區最遠的瑯岐也已融入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基于交通優勢和鄉村振興成效,串起亭江鎮白眉村、閩安村,瑯岐紅蟳公社、龍鼓度假區的馬尾區“醉美鄉愁生態游”線路,被列為2021年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推薦精品線路。“這么近,那么美,這里是馬尾”成為游客耳熟能詳的口號。
“這是馬尾各級黨政部門實施黨建引領打造的馬尾鄉村振興典型。”馬尾區委鄉村振興辦負責任人說,在推進鄉村振興中,馬尾發揮好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顧問團、科技特派員等3支隊伍的作用,區、鎮黨政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鄉村振興全方位提質升級。
科技賦能
種業基地開花結果
在瑯岐,馬尾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立足“高起點”“新水平”,發揮龍頭引領帶動作用,在更大范圍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助力福州打造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種業基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樣板。
對于種業基地建設,瑯岐的基礎優勢不大,怎么辦?
馬尾區特事特辦,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奏響“育繁推”三部曲,構建“高優特新”種業產業鏈。
去年初,瑯岐種業創新基地首個項目開始平整土地,如今7個種業基地項目落地生根,評價展示中心、雪美、立信、萬農等項目建成并“開花結果”,培育了空心菜、玉米、辣椒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競爭力強的全國單品冠軍種子,打造名副其實的種業基地和“菜籃子”基地,一顆顆種子從瑯岐走出福州走向全國。
在雪美農業瑯岐基地,周邊村莊的近百人參與種苗繁育、水培蔬菜種植等,實現家門口就業。
“依托農業種植基礎和種業規模擴大,瑯岐去年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目前正全面打造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和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瑯岐鎮有關負責人說,隨著農業產業項目的落地、推進,農民在享受土地流轉收益的同時,獲得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增加了勞務收入。一年來,瑯岐農民就業率提升3%,一批農民在種業創新基地工作,其中50周歲以上占80%。
盤活資源
改造“長盈”謀雙贏
不久前,福州首個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示范項目——萬洋長盈產業園一期工程全部封頂。
“待工業園改造完成,我們村的老廠房就會變成現代化車間,每年租金收入也將由過去的100萬元增加到近200萬元。”馬尾亭江鎮長安村黨支部書記宋美榕對村民們說。
受耕地面積限制,長安村無法規模化發展農業。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做文章、走產業興旺之路?長安村另辟蹊徑,做活“租賃經濟文章”。
長盈產業園位于亭江鎮中部,建成于2003年。當年,相關部門以舊鎮改造和新街建設為突破口,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村集體發揮僑鄉優勢、翻出“壓箱底的錢”建廠房,英嶼、東街、長安、白眉、長柄等五個村合辦了長盈工業園,成為福州首個村級工業園。
工業園的建設促進了五個村的經濟增長,但由于年份久遠,園區在管理、安全、招商等方面存在不足,用地效益較低。為落實園區再造工程,提升產業載體吸引力,馬尾區特事特辦,引入萬洋集團對園區升級改造,成為馬尾鄉村振興盤活資源的典型。
“項目全部建成后計劃引進企業超70家,打造集加工制造、研發設計、倉儲物流、商貿服務、生活配套、金融服務和智慧園區管理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區。”馬尾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不僅盤活資源,而且五個村廠房的租金收入將由過去400萬元增長到近千萬元。
創新模式
鄉村治理有主力軍
瑯岐樂村村的“五社聯動”工作機制獲評2020年~2022年全省優秀社會工作案例一等獎,該村以婦女、兒童、老人為切入點,引入專業社工力量,協同多元主體解決空心華僑村問題。
樂村村以“巾幗幸福園”為示范點,帶動村民種植蔬菜、花卉,打造“樂村工坊”,構建鄉村利益共同體;以樂百計劃(百名黨員為百名老人做百件事)、綠色公共廚房、老人幸福院為平臺,引導鄰里互動,形成鄉村生活共同體;通過同心墻,強化黨群、僑梓、鄰里、五社的情感連接,形成守望相助情感共鳴;通過鄉村共同體再造,賦能留守人群,把傳統的弱勢群體變成鄉村治理主力軍。
樂村村的變化,得益于馬尾建立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工作機制,建立網格黨組織微信群812個,全區在職黨員全部實現到居住地報到,推進網格黨支部及志愿服務隊建設,把治理觸角延伸到基層最末梢。
在此基礎上,馬尾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質增效。其中,瑯岐將打造美麗鄉村作為提高農民生活品質的重大工程,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分制、村莊清潔“六清一改”為抓手,建立干部下沉管理機制,聯合干部、群眾、保潔員等力量,開展“千名干部走村進戶、提升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每周五有近3000名群眾自發走出家門參與活動,實現了村容村貌大提升。
近年來,馬尾區各級單位屢獲殊榮:馬尾區獲評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亭江鎮獲評第二批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鎮;亭江鎮英嶼村、亭江鎮前洋村、瑯岐鎮東紅村等10個村獲評省級實績突出村、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亭江鎮白眉村、瑯岐鎮光明村、瑯岐鎮光輝村等8個村獲評福州市鄉村振興五星級、四星級村。
馬尾區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馬尾區將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五大工程”,開展“敢爭先創示范、敢擔當創一流、敢拼搶創標桿”行動,奮力開創“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新局面。(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溫景亮)
責任編輯:趙睿
- “馬大俠”出馬 燒腦問題讓你秒懂2023-08-11
- 福州首票國際班列多式聯運貨物在馬尾入境2023-08-10
- 行走福州古厝,探尋船政傳奇2023-08-09
- 閩清桔林鄉尚德村探索文旅賦能鄉村振興2023-08-09
- 兩岸學子攜手鄉建鄉創 共促三明鄉村振興2023-08-08
- 2023年福州鄉村振興星級村出爐 3個村上榜五星級村2023-08-08
- 國網羅源縣供電公司:以電助力畬鄉結出“致富果”2023-08-06
- 福州特色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2023-08-04
- 長樂新覽村:“喚醒”閑置蘑菇房 致富有道人氣高2023-07-31
- 臺風過后,馬尾部分區域迎來暴雨2023-07-2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侯侯官古街將提升為“雙街九巷”2023-08-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