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福州科創走廊已全面建成。截至8月31日,全市科創走廊已建成載體面積433萬平方米,提前完成三年建設目標,形成特色鮮明的“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
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2021年8月福州啟動科創走廊建設,打造國內一流的科技創新集聚地。兩年多來,福州按照“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的總目標,把空間騰出來、把產業裝進來、把人才留下來,建成了特色產業發展成效顯著、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具有較強品牌效應和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集聚地。福州科創走廊,用創新之筆,繪就出一幅壯麗的產城融合新版圖。
福州科創走廊總體布局圖。
把空間騰出來
盤活閑置空間
建設特色“雙創”載體
福州在發展過程中曾面臨產業園內企業外遷、轉型或倒閉而導致“產業空心化”的問題。如何破題?借著科創走廊動建契機,福州挖掘城區閑置空間、低效用地,建設富有福州特色的“雙創”載體。
在科創走廊臺江片區的福建醫科大學醫療健康科技園里,占地約8000平方米的項目一期,目前已完成科技園房產競租工作,正進行園區環境改造的總平面圖設計。
“這里原是福建醫科大學烏山校區沿鶴齡樓及附屬樓、荷塘路沿街店面、校內部分科研平臺等校產資源,大部分閑置或利用率低。如今我們正努力將資源盤活,將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醫科大學醫療健康科技園將依托福建醫科大學醫學教育特色優勢,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科創中心,形成產業發展新方向,推進健康科技產業發展。
科創走廊臺江片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臺江數智港集約化規劃辦公用地,堅持“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園、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理念,將數智港打造成“立起來”的數字科創產業園。此外,閑置的茶亭地下空間擬建面積近5萬平方米的健康醫療科技產業園。
此外,倉山區財茂生物醫藥科技園計劃騰出成片優質載體空間,圍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形成集聚效應;晉安區福興經濟開發區在現有基礎上再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積率,加快多層廠房建設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打造“垂直工廠”,提升土地配置效率。
場地騰出來,載體建起來。科創走廊已成為高水平科研平臺、“雙創”載體的集聚地。
在倉山,橘園洲智能產業園、互聯網小鎮、AI小鎮、科創小鎮、北斗小鎮等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升級;在閩侯,閩侯東南科學城科創中心、均和云谷·東南科創產業基地等合力建設科教名城;在高新區,AI智能云服務產業園、數字經濟產業園、閩都創新實驗室集聚各類創新要素……
據統計,福州科創走廊共生成載體建設項目139個,總投資634.2億。2021年以來福州認定的6家省級以上科技孵化器全部集中在科創走廊,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07家,有76家在科創走廊;科創走廊內新增省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市級以上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總數占全市新增數量的50%以上。
從啟動建設至今,科創走廊內的科研平臺、“雙創”載體建設取得新突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構建起了統一融通、特色、高效的創新載體。如今,科創走廊動力澎湃,對服務地方產業鏈作出了貢獻。
把產業裝進來
創新要素“填空”
創新鏈和產業鏈雙向融合
創新載體建成了,不能是一個“空殼子”。如何“填空”?要往里面填什么?答案是聚集各類創新資源,往里裝產業!
眼下,科創走廊鼓樓片區涌動著一股綠色新動能,東方電氣、特來電等22家企業紛至沓來,新能源科創中心正成為這里的產業標桿節點。
福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全國充電樁行業龍頭企業,嶄新辦公場所位于新能源科創中心一期載體6樓。與此同時,公司發展也迎來新階段。“我們將推動城市充電網更加均衡布局,圍繞專用充電網、公共充電網、企事業園區充電網、居民小區充電網等5張充電網,一城一區一策合理發展,并從城市中心向城市邊緣、鄉村滲透,擴大城市充電網的覆蓋范圍,更有力地推動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鼓樓新能源科創中心以“數字化控碳”為切口,高標準打造福建新能源產業發展獨具特色的集聚基地。
這是科創走廊用創新要素“填空”,把產業裝進載體的生動寫照。
把生物醫藥產業裝進倉山高盛片區和金山工業園區;把光電產業裝進晉安區,打造國際光電產業組件中心;把網絡安全產業裝進閩侯縣大數據科技園;把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軟件和電子信息等產業裝進高新區,形成產業集群……
各片區主導產業將科創走廊串連起來,正走向創新鏈和產業鏈雙向融合。
“眼下,科創走廊的載體空間提前完成三年的建設目標,我們又來到新的起點——繼續往里裝產業,讓產業發展得更好。”福州市科創走廊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科創走廊聚焦產業細分領域,針對走廊上各園區工業基礎和特色進行差異化產業布局,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及時進行延鏈補鏈強鏈,打通上下游產業協作,以集群化發展為產業提質增效,為創新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據了解,按照全市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543X”總體布局,福州還將加快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興技術的融合發展,前瞻布局一批具有產業跨界融合屬性和爆發式增長潛力的未來產業新賽道,建立“全市統籌、市區聯動”工作機制,在科創走廊各片區開展新賽道試點示范工作,逐步構建新賽道培育工作體系。
把人才留下來
科創“雁陣”齊飛
緊扣特色產業鏈布局人才鏈
剛剛結束的創新創業大賽,成為觀察福州科創走廊引才聚智效應的“一扇窗”。
在閩都創新實驗室洪茂椿院士的領銜指導下,云一科技公司超高精度氣體探測芯片項目實現突破;師從國內熱噴涂技術開創者丁傳賢院士的薛衛昌博士,帶來新一代納米復合涂層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擁有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科技部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國家高端外國專家的項目團隊,用廢棄的牡蠣殼做出人造骨骼,每克售價2000多元……這些來自科創走廊的精英紛紛“亮劍”,秀出雄厚的科技實力。
“福州搭建的創新載體和創新平臺,是我選擇留下來的最重要原因。”云一科技公司總經理鄭子龍表示,他要帶著云一科技公司在福州科創走廊這片“創新沃土”繼續創業。
據數據統計,福州科創走廊聚集各類高層次人才5614人、高校畢業生59216人。
這片走廊上“雁陣”齊飛,福州緊扣科創走廊特色產業鏈布局人才鏈的成效開始顯現。
自科創走廊動建以來,福州借助“好年華 聚福州”“榕創嘉年華”等引才聚智品牌效應,依托福州創新創業大賽,聚焦新一代光電、自主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未來產業領域,為科技前沿項目搭建了一個投融資對接、孵化培育平臺,引導優秀參賽企業和創新人才留在科創走廊,搶占新賽道,構建未來產業發展體系,支撐引領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如今,福州已經形成特色鮮明的“一城四區,十片多點”的空間格局,即:科學城+四個老城區(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十個集中成片科創街區+多個科創地塊空間。
據悉,科創走廊建成后,將進一步實現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與福州老城區聯動發展,深化福廈泉國家自創區福州片區建設,為產城融合發展加力加速、提質增效,助力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記者 梁凱鴻/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每年超百萬元招引人工智能企業2023-09-22
- 福州臺北兩社區簽訂同行協議 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2023-09-22
- ?福州三部法規草案公開征求意見2023-09-22
- 楊江帆:以茶載道——一葉見鄉村,一茶觀振興2023-09-21
- 福州都市圈36個公積金高頻事項可“五地通辦”2023-09-21
- 福州人注意!周六起,上下杭景區附近這條路通行有變2023-09-21
- 福州臺江三保社區成立黨群志愿服務時間銀行2023-09-21
- 福州鼓樓區鼓東街道:“近鄰合伙人”叩響鄰里幸福門2023-09-21
- 福州學前教育勞模名師庫成立 首批成員皆為黨員2023-09-21
- 2023年福州晉安區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舉行2023-09-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楊江帆:以茶載道——一葉見鄉村,一茶觀振興2023-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