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金燦燦的稻谷,羅源飛竹農戶喜滋滋。記者 石美祥 攝
秋收時節,廣袤田野鋪展斑斕畫卷——永泰、福清等地,連片稻田由綠轉黃,染上秋日色彩;龍眼、秀珍菇等果蔬相繼收獲香甜;連江千帆競發,大批鮮蝦、螃蟹“游”上餐桌……
豐收節里話豐收。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持續領跑,一產增加值281.64億元,比增4.5%,總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23日是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一起看看福州的豐收畫卷。
政策穩勤耕耘 千方百計爭豐產
秋收號角在永泰嵩口鎮鄒湖村里吹響。近日,村里100多畝水稻進入成熟季,稻香四溢。
“扛過臺風天,防住病蟲害,最后一批水稻快收割完了,真不容易!”鄒湖村水稻種植戶楊友文感慨,“好在有專家下田指導,政策托底,總體收成不錯,今年畝產約600公斤,總共能收6萬公斤。”
糧食豐收,來之不易。今年以來,農資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夏秋季連連遭遇臺風、罕見強降雨、山洪,秋糧、果蔬等生產時刻牽動人心。
面對挑戰,全市各地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全力以赴,多措并舉。農技人員前往田間指導農民選好優良品種,推廣水稻機械化耕種,壓茬推進田間管理。全市還出臺新版“糧八條”,加大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水稻種植保險等強農惠農政策宣傳,拿出真金白銀予以支持。
稻谷歸倉,單季水稻產量達到6.6萬公斤!通過平整廢棄坑塘、流轉零碎用地,福清海口鎮后路村165畝新造耕地迎來豐收。海口鎮相關負責人張順文欣慰地說:“我們把新造耕地出租給本村種糧大戶,實行規模化經營,既保障糧食生產,也為村子發展提供了更多選擇。”
提品質轉方式 綠色高效促轉型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于優質、健康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農業逐步向綠色生態、多樣化方向發展。福清市漁溪鎮龍眼種植區,在這個金秋又結出累累碩果,一串串飽滿的龍眼壓彎枝頭。“果園通過果草共生、布設太陽能殺蟲燈等,實現生態種植,龍眼品質一下子提升不少,銷量增長25%。”種植戶鄭為平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另一邊,紅蟳、海蟶大量上市。在連江縣馬鼻鎮,漁民們拎著水桶,踩著泥橇,忙著趕小海。“這時候公蟳肉肥,母蟳膏多,滋味特別鮮美。”拎起沉甸甸的網籠,浮曦村村民許耀忠興奮地展示著籠中的大紅蟳,“看這只,個頭大得很,不愁賣,捕撈期可以持續到過年以后。”
為了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福州著力推動農業“接二連三”,通過農產品深加工以及鄉村旅游,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
圍繞食用菌產業,羅源起步鎮做足“三產融合”大文章,除了開發秀珍菇拌面、秀珍菇餅干、調味料等深加工產品,“吃干榨盡”一朵菇外,還著力建設覆蓋生產、加工、體驗、品鑒、觀賞等多功能分區,推出全菇宴等“網紅”項目,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優布局增后勁 農民增收有底氣
今年的豐收畫卷里,還有很多亮色。
馬尾瑯岐種業基地喜獲新一輪豐收。如今,7個種業基地項目落地生根,雪美、立信、萬農等生產種植基地接連建成,瑯岐也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鄉村產業提質增效,讓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隨著種業規模擴大、新建基地增多,勞動力需求不斷上漲,一年來瑯岐農民就業率提升了3%,一批農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其中50周歲以上占到八成左右。”瑯岐鎮有關負責人說。
在福州,高效優化的產業布局多點開花。繼羅源起步鎮、福清一都鎮等5個鄉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之后,漁業重鎮連江筱埕鎮今年也進入了“預備役”,福清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農業大豐收,農民樂開懷。今年上半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007元,比增6.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01,較去年同期縮小0.04。
春種秋收,不負耕耘。辛勞與智慧如筆,繪就一幅幅色彩斑斕、美不勝收的豐收畫卷,在廣袤田野上奏響一曲曲熱烈歡快、發自肺腑的豐收歡歌!(記者 藍瑜萍 通訊員 鄭泓)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倉山區舉辦第三屆豐收節2021-10-08
- 福州倉山區啟動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月展銷活動2020-09-27
- 福州倉山區豐收節啟幕 2020斤“米龜” 祈豐年2020-09-27
- 【喜慶豐收節】福建:禮贊豐收 共迎小康2020-09-23
- 福州“拍了拍”你 一起來慶豐收2020-09-23
- 喜迎豐收節是什么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放假嗎?2018-09-22
- 福清豐收節可體驗農耕文化 將展示2000多件傳統農具2018-09-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榕城十老”書畫作品贈鄉親送祝福2023-09-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