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深遠海生態養殖監測系統、互花米草精準治理與示范應用、防脫育發功效納米抗體藥物產品設計開發……26日,成果轉化直通車“開”進海洋科創高地——福州海洋研究院。
當天推薦的12項成果均是從福州海洋研究院各研發(研究)中心、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征集并篩選出的最新成果,涵蓋了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海洋水產養殖、海產品加工、生態環境治理、海洋資源綜合利用以及海洋生物醫藥等方面。
本次活動有20余家海洋相關企業、技術轉移中介、科技金融投資機構參與,有15家海洋類企業與其中的10項海洋科技成果達成對接意向,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佳客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期望與成果團隊深度合作,將意向成果在福州轉化落地。
該活動由東南科學城建設指揮部、福州科創走廊建設指揮部指導,福州市科技局牽頭,聯合市工信局、市海漁局、福州海洋研究院、閩江學院海洋研究院、福州高新區管委會、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福建海峽技術轉移中心共同主辦。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天推薦的成果聚焦改善群眾生活,應對全球海洋領域新矛盾,創新了海洋養殖方式方法,解決民生關注的海洋食品問題。此外,這些成果也有利于促進海洋經濟發展,以高效利用海洋資源為切入口,推動福州海洋產業升級和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次活動目的在于通過聚集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和投融資機構等資源,廣泛征集和挖掘在榕高校院所具有產業化應用前景的海洋科技成果。”福州海洋研究院副院長陳建明表示,希望通過活動加快推進海洋科技成果在福州市轉化落地,推動建設福州海洋科創高地。
據了解,成果轉化直通車依托“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聯合在榕高校及科研院所,以“線上+線下”模式,走進東南科學城、福州市科創走廊。其中,共開展了七場活動,成果轉化直通車分別“開”進了福州大學站、福建師范大學站、閩江學院站、福建農林大學站以及閩都創新實驗室站等。此外,還舉辦了西安交通大學智能制造專場線上推介會。
截至目前,成果轉化直通車活動已向福州市企業推介了65項可轉化落地的科技成果,合計參會人數超2000人,超過50家企業與成果推介方達成對接意向。
□項目特寫
環保除磷劑處理水產養殖尾水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但存在耗水量大、尾水污染嚴重等問題,磷含量超標現象凸顯。
“磷超標對生物危害性極大,現有的化學除磷劑(鐵基和鋁基)存在除磷費用較高、二次污染嚴重、出水帶色、化學污泥需謹慎處置等問題。”閩江學院地理與海洋學院穆景利教授團隊介紹,缺乏高效環保除磷劑已成為養殖尾水除磷的“卡脖子”問題。
對此,穆景利教授團隊聯合相關單位針對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的現實需求,研發了鈣/鎂基高效環保除磷劑。該除磷劑以無定形碳酸鈣或氫氧化鎂為活性組分,以碳材料或天然礦物為載體,制備方法簡單、除磷效果好、價格低廉、綠色環保。目前,團隊已掌握從海水或海水淡化濃水提取穩定無定形碳酸鈣或氫氧化鎂的關鍵技術,具備產業化應用前景。
“和傳統化學除磷方法相比,本項目研發的鈣基除磷劑可降低除磷成本約50%。”穆景利教授團隊人士表示。根據公開數據,2021年福建省鰻魚養殖面積約為3200公頃,因此,該除磷劑具有廣闊市場前景。
讓魚群住進智能化海上“豪宅”
防腐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漁業智能養殖管理系統對魚群進行自動喂食、生長預測、疾病監控……得益于科技創新,魚群將陸續住進這樣智能化的海上“豪宅”。
為實現傳統海水養殖產業升級,福州海洋研究院智慧海洋聯合研發中心圍繞養殖環境、養殖漁獲物、養殖平臺等,開展多角度海洋牧場運營狀態要素信息感知設備研制、海上布設平臺研制以及多信息傳輸鏈路融合等關鍵技術研究。“我們從技術研究、系統研發等層面開展深遠海養殖智慧監測預警平臺的研究,研發出現代化深遠海生態養殖監測系統。”該中心團隊推薦人介紹,這個系統建有集成環境傳感器、前端監控攝像頭及各類報警設施設備,從而形成立體式精細化觀測網,可以對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等氣象要素,以及流速、流向、波浪等水文要素進行監測,同時檢測溶解氧等水質參數,通過大數據挖掘,總結最佳養殖策略,提供養殖輔助決策,幫助漁民增產增效。
此外,該團隊還采用環形多波束聲學探測技術開展深水網箱中養殖魚群數量的評估,可提供長期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同時為漁獲資源的有效、準確評估提供技術支撐。
研發試劑盒鑒定盤綠鮑種質
盤綠鮑在福建省鮑魚養殖行業中很受歡迎,但未能進一步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因當前苗種市場混雜,存在不良育苗商以次充好、摻雜假苗等亂象,目前針對該雜交鮑品種缺乏簡單易用的種質鑒定方法。
福州海洋研究院、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聯合福建省連江縣官塢海產開發有限公司,對盤綠鮑親本馴養育苗關鍵技術攻關,使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得到提高。“我們的這項技術使得盤綠鮑較當前主養品種黑鮑的度夏成活率提高了42%。”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將這樣的盤綠鮑苗作為良種供應給廣大養殖戶,替換當前主養品種黑鮑,有利于推動鮑魚養殖產業發展。此外,該團隊還建立了親本和雜交子一代的種質鑒定方法,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件,并研發出盤綠鮑(皇金鮑)種質鑒定試劑盒。該試劑盒簡單易用,便于生產時開展種質鑒定,可用于保真保優盤綠鮑新品種。據悉,上述技術有利于改善鮑魚養殖品種結構,提升福建省鮑魚的品質,促進“育繁推一體化”。(記者 梁凱鴻)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驕傲 海洋力量》:擘畫深藍新風貌 奏響海洋新樂章2022-10-18
- 福建出臺建設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工作方案2021-10-08
- 看,海洋科技推介會上的 “黑科技”2019-12-24
- 福州海洋科技成果推介會舉辦 不少項目引人關注2019-12-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首部聚焦民間公益救援組織的紀錄電影《即2023-09-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