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五谷豐登,瓜果飄香。中秋國慶假期,福州地產瓜果蔬菜進入采收期,各地農戶在田間地頭抓緊采收,保障假日市場農產品供應。
永泰縣白云鄉星聯村的水稻進入成熟期。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永泰:百畝芋頭促增收
田壟間,一株株檳榔芋長得格外粗壯,村民們挖芋、清泥、刨莖、挑運,忙得不亦樂乎……這個假期,永泰縣盤谷鄉福坪村首批檳榔芋迎來豐收。
“今年芋頭的個頭和品質不錯,產量也很高,現在已被客商訂購一空。”種植戶張慶干說,福坪村土壤肥沃,而且晝夜溫差大、日照強度高,產出的檳榔芋外形飽滿勻稱、肉質細膩、口感粉糯香甜、營養豐富,深受廈門、泉州、漳州、廣州等地消費者的青睞。
據了解,今年福坪村檳榔芋種植面積達100多畝,畝產約2000公斤,市場價為每公斤5元。
檳榔芋種植不僅是農戶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成為盤谷鄉的主導農業產業之一。除了檳榔芋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在芋頭的種植、管護、采收期還能有效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閩清:茭芋輪種產量高
微風過,綠浪涌,閩清縣梅溪鎮樟洋村、馬洋村、石鄭村的茭白迎來豐收。田間,農戶們腳踩雨靴、手持彎刀穿梭其間,熟練地收割鮮嫩成熟的茭白。伴隨著一聲聲“咔嚓”脆響,豐收的喜悅在這片“綠海”中蕩漾。
樟洋村海拔相對較高,氣候適宜,產出的茭白肉質飽滿鮮嫩、口感清香爽脆,名聲在外。近年來,在農技部門的指導下,村民逐步摸索總結出一套高產、高效的茭白和檳榔芋輪作模式——一年種茭白,次年種檳榔芋,不僅提高了茭白產量,而且降低了病蟲害。
在離樟洋村不遠的石鄭村,黨支部副書記劉守良與村民一起,將新采收的茭白裝袋,過水、降溫、上秤后裝車,運往就近的批發市場。
為何要將茭白放入水中?“茭白割下來放到袋子里會發熱,這么做是為了給它保鮮。茭白不吸水,這樣不影響食用,況且我們用的都是從山上引下來的泉水。”劉守良說。
如今,茭白產業已經成為樟洋村、馬洋村、石鄭村等村莊的農業主導產業和主要經濟來源。鮮嫩的茭白不僅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碧綠的茭白田也成為裝點村莊的美麗風景。
“我們將繼續通過‘基地+農戶’的方式,發展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梅溪鎮相關負責人說。
福清:蜜柚采摘受熱捧
在福清市東張鎮道橋村300多畝蜜柚種植基地,連片的柚子樹郁郁蔥蔥,橙黃、碩大的柚子套著紙袋掛滿枝頭,被尋覓的游客“逮個正著”。
“假日期間,每天停車場都停滿車,來采摘柚子的游客絡繹不絕。”基地負責人、惠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枝煌說。
“東張鎮氣候溫暖濕潤,生物資源豐富,廣闊的山林地資源孕育了品質優良的蜜柚。2022年,‘福清東張蜜柚’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東張鎮政府工作人員說,該鎮蜜柚種植面積近2000畝,年產量約1000噸、產值超100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為了更好打響蜜柚品牌,東張鎮每年都舉辦蜜柚節,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直播帶貨等方式提升銷量,打響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生態+旅游+農業”成為東張鎮發展的新引擎, “蜜柚采摘+旅游休閑”的形式豐富了鄉村旅游業態,增加了農民收入,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特色路。
連江:優質海產銷全國
10月2日6時許,東方既白,海上風平浪靜。
定海灣海域,石斑魚喜獲豐收。孫興威 攝
在全國水產大縣連江縣的定海灣海域,距岸邊約3公里處,一座座鋼鐵島嶼屹立海中,大型網箱內魚兒歡騰,大黃魚、石斑魚等優質海水魚迎來豐收。從高空俯瞰,這些海上巨無霸如同鑲嵌在蔚藍海域上的寶石,璀璨奪目。
“10萬尾石斑魚陸續上市,由于品質好加上遇到中秋、國慶假期,目前供不應求。”在深遠海養殖平臺“定海灣1號”上,漁民盧統輝與同伴忙著將一條條石斑魚從網箱中撈起,然后運到岸上按大小和品種進行挑選分類,打包裝車發往全國各地。
“深遠海養殖的石斑魚肉質更加細嫩潔白、營養更豐富,口感類野生。”盧統輝說,今年“五一”假期,他將野生石斑魚苗種投放至“定海灣1號”“定海灣2號”上進行試養,目前這些魚苗已進入豐收期,為節日餐桌再增鮮。
石斑魚是福建省特色名優漁業品種,因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等特點,常作為中秋節、國慶節的宴席佳品。據連江縣海洋和漁業部門統計,連江漁民今年養殖的各類石斑魚超100萬尾,預計總產量達50萬公斤、總產值達1億多元。
除了石斑魚,在連江縣的海上牧場,大黃魚、丁香魚等也搶“鮮”上市,不僅豐富群眾的“菜籃子”,也裝滿養殖戶的“錢袋子”。
馬尾:科技賦能迎豐收
長假里,瑯岐格外熱鬧:在紅蟳公社,被譽為“植物界紅寶石”的洛神花進入花期,嫣紅的花朵惹人愛,迎來采摘旺季;在龍鼓度假區,紅蟳節迎來眾多游客;在福建省種業創新基地(瑯岐)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親子家庭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時體驗豐收的喜悅……
福建省種業創新基地(瑯岐)新品種展示評價基地一期占地311.5畝,種植了空心菜、玉米等展示品種。“基地與省農科所、市菜科所、各大種子公司建立產學研協同推進機制,一年要種植近3000個品種。”基地技術負責人陳敬和說。
在這里,親子家庭不僅可以重溫福州“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生動實踐,而且可以進入大棚采摘番茄、空心菜等農產品,領略五谷豐登的豐收之美。
“從田間地頭到科技大棚,我在瑯岐體驗了充滿田園風光的豐收之旅。”小學生趙梓桐說。
全市:春糧夏糧均超產
趁著晴好,閩清桔林鄉尚德村的農民搶抓農時,開鐮收割。一旁,脫粒機飛速運轉,沒多久,金黃的稻谷裝滿一袋又一袋。
“今年糧食收獲來之不易。”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尤其是夏季,扛過臺風、洪澇等一系列極端天氣的挑戰,依舊獲得豐收,“截至目前,全市糧食播種面積,收獲春、夏糧總量均超額完成計劃任務。”
如何實現糧食穩產豐收?在福州,挖掘地力、提升種糧效益是關鍵一招。通過平整農田、修機耕路、通灌溉水渠,一塊塊小田并大田,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并上圖入庫面積122.3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2.8%,為收獲奠定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提高糧農生產積極性,今年3月,福州出臺新“糧八條”,拿出“真金白銀”,確保對種糧政策支持力度只增不減,讓種糧農戶能獲利、多得利,踏踏實實種好糧。
不只糧食生產,“菜籃子”“果盤子”也日漸充盈,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產量穩中有增,源源不斷地從綠色基地送往百姓餐桌。
品類更豐,銷路更暢。今年以來,福州相繼舉辦一都枇杷節、瑯岐果蔬節、連江開漁節、中國農民豐收節等特色農業節慶活動,打造“一縣一業”的品牌活動格局,不斷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多渠道打通銷路。
“我們將精準指導、壓茬推進,守好‘米袋子’‘菜籃子’,全力推進‘穩糧保菜’工作。”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錢嘉宜 蔣雅琛 林文婧 葉欣童 歐陽進權 藍瑜萍)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豐收:又“稻”一年豐收時,福氣滿滿迎金秋2023-09-25
- 秋分至!一起來看福建金秋豐收大場面!2023-09-25
- 茉莉花豐收!2023福州永泰茉莉花豐收季活動舉行2023-09-15
- 千園之城魅力顯 綠意蔥蘢滿榕城2023-09-09
- 長虹臥波跨江來 喜看榕城新“城色”2023-09-01
- 福建:龍眼喜豐收 致富“黃金果” 產量創新高2023-08-31
- 金燦燦!沉甸甸!長樂江田水稻忙豐收!2023-08-23
- 2900多片千瓣蓮!榕城夏日賞花圖鑒發布2023-07-26
- 榕城夏日游園賞花圖鑒發布!夏花欲比春花嬌2023-07-24
- 連江“海上牧場”迎豐收 可銷售鮑魚總量將超10億粒2023-07-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鼓樓兩小區試水“榕小分”垃圾分類智能運2023-10-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