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長”在閩江邊的小村,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的閩侯白沙鎮大目埕村“天賦異稟”:村莊總面積約14.59平方公里,閩江岸線卻長達11公里;村里的橄欖種植面積達7000多畝,“靈峰”“梅埔二號”等品種撐起了“橄欖名村”的名頭。大目埕如何發揮稟賦進行農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近日,記者來到這個依山傍水的村莊探尋答案。
從福州駕車出發一個小時,就來到了大目埕村。快到村口時,機動車明顯多了起來,這些車的目的地都是穆棲·大目埕草原度假營地。
營地所在的4萬平方米大草坪格外顯眼,20多頂帳篷點綴其間,讓人感受到青山綠水的“治愈”。據介紹,這個營地源自黨組織和政府的招商行動,干凈、平坦的大草地吸引了福建藍袋鼠露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目光。
“營地分兩期建設,一期投入了300多萬元,我們的露營地集合了露營、住宿、戶外活動、餐飲、兒童娛樂等多項服務,二期準備開發建設江邊水上項目。”營地負責人對記者說。
今年國慶開始運營的露營地迎來開門紅,每天接待三五百名游客,日營收達3萬多元。“露營地帶來的客流增加了村財收入,帶旺了村里的人氣。”大目埕村黨支部書記陳紹勇對記者說,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合作。
“當前很多露營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能否長久地發展還要看后續的客流能不能跟上。”營地負責人對記者說,雖然開了個好頭,但不斷開發新項目、持續“上新”給游客更好的露營體驗,才是游客量“長紅”的關鍵。
露營地能火起來,離不開村里黨員和群眾對引進第三方企業運營的支持。“當時決定要不要做這件事情時,所有黨員全票通過。”陳紹勇說,村民們也非常支持露營地的開發建設,全村團結一致想做成這件事。
這樣的團結也給村民帶來了實惠:村里產的橄欖、山茶油、臍橙、蔬菜等土特產都“跑”到了游客的后備箱,源源不斷的客流給農產品增加了一個銷售渠道。“原來村里沒有這么多的人,露營地開業后眼看著村里的人氣旺了起來。”大目埕村村民林家書開心地對記者說。
據介紹,大目埕村有7000多畝的橄欖林,全村653戶村民幾乎都有種植橄欖。以往,橄欖銷售基本靠經銷商上門收購,露營地帶旺村里的人氣后,很多橄欖被游客直接運出村。
怎樣將豐富的橄欖文化與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結合起來?
隨著露營地的到來,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村里不僅成立了橄欖專業合作社,還建起了20多個家庭農場。”陳紹勇說,下一步,村民們將開展臍橙、橄欖采摘,讓到露營地的游客有更多選擇。(記者 譚湘竹)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小箬:大山里有個考古博物館2023-10-17
- 發展海洋經濟,閩侯的機遇在哪里?2023-10-13
- 閩侯添智能物流產業園 每年總儲存能力超過80萬噸2023-10-08
- 閩侯縣檢察院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建起“123”機制 竭力當好“服務員”2023-09-25
- 樓市新政!閩侯取消住房限售2023-09-21
- 央視點贊福建閩侯 :電力賦能綠色發展 共同保護“綠水青山”2023-09-16
- 緊急通知!今明兩天,閩侯線上授課!2023-09-07
- 跨部門聯動5小時審結 閩侯法院“云速裁”推動輕刑快辦2023-08-25
- 閩侯大湖鄉破解種植銷售難題 拋荒地成了希望田2023-08-24
- 求變求新求質 探秘閩侯傳統產業特色振興路2023-08-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福州市鼓樓區開展校園健2023-10-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