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館遍地開花 專科護士解放醫生雙手 共享中藥房藏大智慧
從三個維度看福州中醫藥事業發展
中醫藥是我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中醫藥條例》將每年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藥日所在周確定為全省中醫藥文化周。
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層健康服務中的獨特優勢,中醫館的作用不可小覷。記者從福州市衛健委獲悉,2022年底,福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實現中醫館建設全覆蓋,提供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服務。其中,98%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超80%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6類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
當前,福州中醫館建設成效幾何?群眾能否“看上好中醫 方便看中醫”?數字化浪潮下,福州還有哪些創新之舉?27日,記者走訪福州多家中醫館,一探究竟。
上海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內設置了中醫理療館。記者 石美祥 攝
中醫館遍地開花
“一館一特色”服務患者
34歲的福州市民陳女士近來常有干咳、乏力、盜汗、胃寒等癥狀,她來到家門口的金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進行調理,在服用中藥湯劑配合針灸后,不到半個月癥狀明顯好轉。
令陳女士感到意外的是,該衛生服務中心的露天觀景臺開辟出“蒔珍空間”百草園,種植艾草、金銀花、天門冬、朱砂根等數十種常用的中草藥,她來就診時會帶著年幼的孩子前來認識這些“寶貝”,從中了解中草藥的神奇、領略中醫的智慧。
“當前,中醫藥越來越多融入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金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薛麗麗說,作為市級精品中醫館,中心中醫館不僅設有獨立的中醫診室、中藥房、康復科等,還開展小兒推拿特色診療服務、省級非遺“醒腦開竅針法‘李氏飛針’”等,同時通過百草園、宣傳欄、展示柜等方式推廣中醫藥文化及健康教育知識。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簡、便、驗、廉’的中醫藥特色服務,我們樹立品牌,開展市級精品中醫館建設,并按照‘一館一特色’探索基層中醫館特色診療服務。”市衛健委中醫處處長林秀俤介紹,目前福州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已提前實現中醫館建設全覆蓋,并建設省級精品中醫館8家、市級精品中醫館16家,開展內涵提升的基層中醫館15家。
在“首善之區”鼓樓,鼓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開展南少林正骨理筋整脊手法、小兒推拿、針刀微創松解等特色中醫診療,具備多學科聯合診療能力,內兼外治,針藥結合;南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以中醫辨證施治和專病專方相結合,開展藥泥、虎符銅砭刮痧、氣交灸、雷火灸、核桃灸等特色療法……
“我可是中醫館的資深‘粉絲’,親朋好友有不舒服,我第一個推薦他們接受中醫治療。”鼓樓區居民楊寶珠說。
醫護人員為病人拔火罐。記者 石美祥 攝
中醫專科護理門診
首次開進社區
“本以為后半生要與輪椅相伴,沒想到半年不到,我就能走著過來取藥。”27日,在臺江區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護士長吳玉玲經過,程先生連忙上前握住了對方的手。
原來,家住臺江的程先生去年發生車禍,導致腳背大面積開放性潰爛無法愈合,醫生建議傷口表面感染控制好點再進行植皮手術。療養期間經人介紹,他來到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中醫理療。經過省級非遺“陳氏創傷治療法”治療,程先生腳背的皮膚長了出來。
程先生從“只能坐著”到“獨立行走”,得益于福建省首個在社區中心開設的中醫專科護理門診。為了解放醫生的雙手,讓他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對病人的診療上,同時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去年初,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選送吳玉玲到省人民醫院參加“中醫專科護理門診”培訓。結業后回中心開展了福州市首家“社區中醫專科護理門診”,并由臺江區衛健局對接省級非遺“陳氏創傷治療法”傳承人陳建彬,在社區開展專病中醫護理治療。這意味著,專科護士不僅能在門診幫助醫生解決問題,還能提供中醫專科護理技術上門及線上指導等個性化服務。
吳玉玲告訴記者,中醫專科護理門診工作由中心的4位中醫師和4位護士配合完成,居民接受醫生的辨證拿到醫囑后,就來到康復理療室,由護士應用中藥外敷療法、物理療法等中醫適宜技術來做傷口治療、造口護理、燙傷治療、術后康復等。
“中醫護理門診的設立,有效減輕了中醫館內中醫師的壓力,更擴展了中醫藥在護理領域的應用,不少外地群眾也慕名而來。”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周偉民說。2022年,上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13.66萬人次,其中中醫藥門診量3.25萬人次。
林秀俤介紹,福州近年來致力于傳承中醫藥文化和壯大中醫藥人才隊伍,《福州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動計劃》明確,將進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間對中醫藥發展的支持力度,提出1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的中醫館完成服務內涵建設;1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設置“中醫閣”的建設要求,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
打造共享中藥房
良藥不必“苦等”
信息化浪潮下,如何創新中醫藥服務模式,在把控中藥質量關口的同時,打通基層中醫藥服務“最后一公里”,讓“人等藥”變“藥等人”?
在福清市智慧共享中藥房里,淡淡的中草藥香彌漫在空氣中,記者追隨一張遠程傳送的“藥方”,目睹從“接方”到“出庫配送”共計10余個標準化、智慧化流程。僅僅一個“煎藥”環節,就從原來需要人工實時操作,變為全程自動控制煎藥,省時省力,還能確保中藥湯劑品質。
“我們借力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藥房在收到中藥處方后,由專業的中藥師進行審核,藥房調劑人員進行調配,再由中藥師復核,然后使用符合要求的水煎藥,最后將藥品送到指定地點。”福清市中醫院院長林華介紹,智慧共享中藥房將以福清市中醫院為核心,當地24家基層衛生院及鄉村衛生室為“網底站點”,順利實現中醫“問診、開方、配藥、送藥”全流程閉環管理。
中藥質量是優質中醫藥服務的關鍵環節。共享中藥房如何保證煎煮后的中藥質量?林華說,共享藥房能實現全過程實時記錄、追溯,借助“一藥一碼”和專業藥師審核,確保中藥湯劑質量,同時打通物流服務,讓購買中藥像網購一樣快捷,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喝上放心安全的中藥。
2021年,福州市在永泰縣中醫院試點探索開展“共享中藥房”項目建設,為轄區內基層中醫館開展中藥飲片處方在線審核、點評,線下配藥、代煎、配送等中醫藥互聯服務。連江縣中醫院、福州市中醫院、福清市中醫院、永泰縣中醫院先后被列入省級“共享中藥房及中藥配送服務項目”建設單位。
下一步,市衛健委將深入推動“共享中藥房及中藥配送服務”項目建設,以各級中醫院為核心,聯通基層醫療機構,構建良性循環的中藥藥事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質優、安全的中醫藥服務。(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倉山區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2023-10-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