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在上海世界會客廳,福州榮獲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這是聯合國人居署授予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高級別獎項,全球共有5個城市獲獎,福州是中國唯一上榜的城市。
強勁的就業給城市經濟注入了活力、進一步完善困難群體就業保障是該獎項重要的考量內容之一。
2023年4月,我市在大學城藝術中心舉辦“好年華 聚福州”招聘會。
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人社部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通過拓崗擴容、舉辦就業夜市、設置就業集市、開發公益性崗位、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等舉措,全力推動就業工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福州多項就業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促進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優秀行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舉措受到國務院督查組肯定;穩定脫貧人口就業成效顯著,福州作為唯一地市,在全國會議上作經驗交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得到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督查組充分肯定,作為福建省五個典型案例之一推薦報送國務院……
市場主體全力穩
拓崗擴容促就業
市場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穩定經濟基本盤的重要基礎,穩市場主體就是穩經濟、穩就業。
“福州市全力打好‘降、緩、返、補’等政策‘組合拳’,支持市場主體紓困減壓、穩崗擴崗。采用‘免申即享’經辦模式,最大程度方便企業快速享受政策紅利。”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福州市出臺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穩就業獎補、降低社保費率、社保補貼、引工獎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各類市場主體減免及發放資金110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70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0億元,受益企業64萬家(次),惠及職工超100萬人。
在拓崗擴容方面,福州市從市場主體和政策性崗位兩個方面發力:頂格落實援企穩崗“一攬子”政策,全省首推“國有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產生的工資總額增量,可不計入當年工資總額幅度調增控制范圍”舉措,穩住現有崗位、擴大就業容量;加大事業單位、教育參聘和“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開發。
面對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農村初高中畢業未繼續升學青少年、失地農民、失海漁民,市人社局還篩選社會責任感強、用工需求大、經營狀況好、薪酬待遇優、工作環境佳的就業基地500多家,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崗位11萬個。
服務體系全鏈條
搭建平臺保對接
“崗位挺多的,待遇也還不錯,就看合不合適自己。”8日上午,在五里亭勞動保障大廈一樓公共就業服務大廳,家住塔頭附近的陳瑞榮一邊查看“就業超市”上的崗位一邊介紹,“周五這里就有就業集市,屆時就可直接和企業溝通了。”
舉辦就業集市,僅是福州市構建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一項舉措。
信息不對稱是就業市場中的“頑疾”,市人社局為此閉合人社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鏈條,構建好企業和求職者的供需精準對接平臺。
其中,在全市173個街道(鄉鎮)、499個社區建立勞動保障工作平臺,2203個行政村配備了勞動保障協理員,初步形成市、縣、鄉、村四級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組織體系,就近就地為城鄉居民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就業援助等均等化“一站式”服務。
持續創新就業服務新模式,打造“好年華 聚福州”線上線下招聘平臺,舉辦“線上+線下”“綜合+專場”等各類招聘活動;全國首創“十省聯屏”就業招聘活動,與10個中西部省份的73個勞務協作基地合作,為中西部地區脫貧人口來榕就業架設橋梁;不斷優化“就業夜市”招聘品牌,利用寶龍、萬達、泰禾等重點商圈周末夜晚人流量大、氛圍輕松等特點,滿足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各類群體求職需求,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我們還選取福州市龍頭企業、重點企業作為企業用工監測重點單位,對企業職工總數、人員增減及企業具體用工需求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按行業、縣區、用工量等詳細分析用工需求情況,做好企業用工需求對接服務。”市人社局勞動就業中心負責人表示。
多措并舉建舞臺
促學子創業就業
高校畢業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福州市始終堅持把高校畢業生作為促進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強政策保障、開展實名制幫扶、擴展創業空間等舉措,為胸懷理想的青年提供夢想騰飛的舞臺。
全國首創為來榕求職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并將住宿時長由3個月延長到一年。出臺《“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住房保障辦法》,構建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在全國率先推出高校畢業生“萬元補貼”,發放“雙一流”畢業生落地獎勵及工科類青年專業人才補助,推動人才儲備范圍和補助標準提標擴圍,2020以來,累計發放各類補貼超8億元。
“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學歷層次、就業意向,我們提供‘一生一策’精準幫扶,推進‘1311’就業服務機制,為畢業生免費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市人社局人事人才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福州市還整合全市115個創業孵化基地,發布福州市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地圖,為有創業意愿的畢業生提供1000個以上免費開放式工位;連續五年開展“植根榕城”創業項目資助,每年評審100個項目予以最高10萬元資助;推進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各項幫扶舉措,2020年以來累計發放創業扶持資金超3億元。每年吸引來榕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超過6萬人。
民生底線兜得牢
困難者強力幫扶
就業困難人員尤其需要幫扶。
“我們健全就業援助制度,暢通線上線下失業登記渠道,及時將就業困難人員納入援助范圍。”市人社局勞動就業中心負責人介紹,他們常態化開展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活動,與市民政、婦聯、殘聯、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密切合作,通過開展專場招聘、送崗活動等,為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勞動者等群體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
為提升就業困難人員和失業人員的勞動技能,福州市對脫貧勞動力、城鄉“兩后生”、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開展培訓,促進“早就業”“好就業”;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人員,開發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實現就業。2020年以來,全市累計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3300個,安置幫扶就業7058人次,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1.23億元。
在失業人員生活保障方面,福州市將失業人員及時納入失業保險保障范疇,提供失業保險金、失業補助金等生活保障。實施失業保險保障擴圍,推行“免保即領、免證即辦、免登即發”即辦新模式,確保失業人員及時足額領取失業金。2020年以來,累計為困難群體發放失業保險等各項補助資金12億元,惠及超50萬人次。
職業培訓正加強
出政策保障權益
一技在手,就業不愁。
“我們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其中,探索智能制造、無人機駕駛、互聯網營銷師、網約配送等新就業形態培訓,開展閩菜、魚丸等福州產業技能培訓,提高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全省率先出臺技能競賽獎勵辦法,評選“榕匠園丁獎”50人、“榕匠青苗成長獎”300人;突破培訓政策制度框架,全市完成互聯網營銷師培訓1.76萬人,其中專業從事農副產品銷售、鄉村旅游推介的農村電商人才6000多人,帶動就業近2萬人,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引擎。
“為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我們去年聯合發改委等八部門出臺《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從依法規范用工、健全制度機制、優化公共服務、加強統籌協調等方面提出20條措施,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上述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市人社局近期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有關工作的通知》,分類指導企業規范新就業形態用工形式,加強對新就業形態用工模式、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等方面數據信息的監測、評估,進一步完善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障。(記者 李暉/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晉安:監督小權力 守護“大幸福”2023-11-09
- 福州瑯岐種業基地秋季玉米“搶鮮”上市2023-11-09
- 福州人的秋天,要做完這件事才完整!2023-11-08
- 福州舉辦豐富活動 慶祝榮獲首屆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2023-11-08
- 福州困難職工幫扶行動已摸排職工2萬多戶2023-11-08
- 福州339路公交車10日起改道2023-11-08
- 錨定可持續發展 繪好福州新城景2023-11-08
- 福州:“青騎兵”下基層 傳播黨的“好聲音”2023-11-08
- 錨定可持續發展 繪好福州新城景2023-11-08
- 福州:審批數字化 項目“拿證”更方便2023-11-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把社會科學送到市民身邊 2023年閩侯縣社會科2023-1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