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外開放是福州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到“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親自謀劃設立的福州保稅區,如今已發展為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
創新舉措加速落地,中印尼“兩國雙園”欣欣向榮,兩岸融合發展未來可期……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以“為國家開放試制度、為政府治理立標桿、為區域發展筑高地”為初心使命,福州自貿片區發展勢頭強勁。眼下,隨著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開展,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扎實開展理論學習,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大興調查研究,針對自貿區提升戰略、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福州國際醫療綜合實驗區、強省會戰略、企業營商環境優化升級等重點工作開展6個專項課題調研,努力將調研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效,全力推動福州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
馬尾海關關員開展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現場監管。記者 原浩 攝
“四下基層”
跑出制度創新的“自貿速度”
“感謝‘內河運費扣減’新模式,解決了我們拿不到國內段運費證明資料的困難,加上海關全程指導,讓我們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優惠。”近日,福建省榕江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舒悅干勁十足,根據新發布的“廈門—馬尾”內河運費扣減標準,公司100多個集裝箱的進口貨物可減免2092元國內段運費。
減免的金額雖不多,但對周邊的進出口企業而言,卻是心心念念的大事。根據“內河運費扣減”政策,企業提供發票等資料后,國內段運費可不予計稅。但實際操作中,進口貨物海運費通常按國際國內聯程總費用結算,且各船公司定價不同,進口企業很難拿到國內段的運費證明資料。政策推出初期,對很多企業而言,這是看得見吃不著的“葡萄”。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多次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從企業痛點、行業堵點、監管難點出發,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為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難題,福州自貿片區內的馬尾海關與地方商務部門建立協作機制,走訪運營進口轉關航線的船公司和碼頭業主,收集國際航線國內段海運費明細和港雜費明細等資料,出臺“廈門—馬尾”內河運費扣減標準,讓新模式廣泛惠企。根據初步測算,該模式預計每年可為相關進口企業節約關稅、增值稅等稅款上千萬元,將吸引更多外貿貨源向福州口岸水路運輸轉移。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如何繼續發揮制度創新“頭雁”效應,把“試驗田”種成“高產田”,是大多數自貿區都要面對的難題。
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提升口岸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鞏固口岸提效降費成效;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推進開放通道建設,提升跨境物流便利度,促進外向型貿易平臺發展……福州自貿片區持續創新口岸通關便利舉措,今年初以來,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保持低位平穩,1月~9月實現進口平均15.92個小時、出口平均0.7個小時。
走深走實
走出“兩國雙園”的共贏未來
自貿區是引領國內循環的創新高地,也是促進國際循環的前沿陣地,更是有機銜接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橋梁紐帶。
日前,裝載著107噸老椰子的“惠金橋”號貨船緩緩靠泊福州港江陰港區。這是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獲批以來,首批從印尼直接進口的椰子。
水果的保鮮期較短,通關時效至關重要。為打通中印尼貿易端口,讓首批老椰順利入境,榕城海關實施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通關便利化措施,落實預約通關、綠色通道等便企舉措,著力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同時,福清邊檢站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前做好船舶和船員預檢,實現到港“零等待”作業、離港“零延時”放行。
“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印尼‘兩國雙園’創新合作模式,我們在進口審批等環節享受了極大的便利。”福建淼天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崢嶸感慨地說,首批印尼老椰的入境,不僅將助力園區打造全新的椰子上下游產業鏈條,招引更多全國知名食品企業落戶“兩國雙園”,還能有效降低椰子產業鏈企業物流成本,讓消費者買到更實惠的椰子產品。
中印尼“兩國雙園”是中印尼兩國領導人推動的合作成果,是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印尼兩國經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兩國雙園”政策的可行性?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與中印尼“兩國雙園”經貿對接組、福州大學課題組多次開展實地調研,了解企業發展的急難愁盼。
“物流周期及成本仍需降低”“金融支持需要加強”……隨著一條條具體問題被拋出,一項項改進對策也相應提出——
近日,中印尼“兩國雙園”首筆對印尼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業務落地;
為中印尼產能合作項目提供特色服務的融資方案即將出臺,可為兩國企業提供賬戶開立、結算、資金交易、現金管理等金融服務,進一步助力“兩國雙園”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未來,福州自貿片區將持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奔赴一線開展調研,對中印尼“兩國雙園”的政策創新進行研究,并積極推動調研成果轉化,推動“兩國雙園”項目順利落地,通過更加開放、更具針對性的政策制度加持,實現“兩國雙園”產業和經貿合作的更大突破。
乘勢而上
緊抓兩岸融合的全新機遇
對臺是福州自貿片區的特色亮點。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不僅為福建、福州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福州自貿片區發揮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優勢、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帶來新機遇。
“中午報關、下午通關、晚上登船,臺灣消費者最快兩天就能收到包裹。”近日,在馬尾區亭江鎮的福州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隨著整齊堆疊的包裹經過海關關員查驗后即將運往港口,福州四海捷運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政干勁滿滿,“現在臺灣消費者的收貨速度和大陸越來越同步啦。”
如今,載著消費者期盼的包裹,“華航3”貨運班輪每周兩次往返馬尾與臺灣之間。據初步統計,2023年以來,“華航3”貨運班輪累計運載貨柜近600個,出口電商貨值近3億元。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在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人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雪秋的眼里,兩岸融合不僅體現在口岸的暢通里,更體現在廣闊的創業就業舞臺里。
近日,臺資企業福建福順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在緊鑼密鼓施工。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引進更多設計研發團隊落地福州,讓福州更加深度地參與全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同時計劃將晶圓廠的年產能翻一倍,達到120億顆。
“臺資企業在福州享受的補貼和優惠政策,是讓企業最直接受用的。”公司副總經理李升樺感慨道,政府在產品通關、用地審批、上市輔導等方面提供的優質服務,正是福順半導體選擇留在福州、不斷追加投資的重要原因。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堅持運用好‘四下基層’制度,深入結合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內容,聚焦主責主業,高站位謀劃部署、高質量學習領悟、高標準融合推進,不斷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福州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為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力量。”福州自貿片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吳樺真 林玉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省2023年下半年自學考試成績將于23日公布2023-11-17
- 福建20條舉措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發展 一次性最高獎勵1000萬元2023-11-17
- 福建2023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發布 基準線7% 下線3%2023-11-17
- 800多家企業參展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2023-11-17
- 國家級名單公示!福建這些企業上榜2023-11-17
- 來福建,與世界共享福茶味道2023-11-17
- 首屆學青會閉幕 福建收獲42金33銀43銅2023-11-17
- 福建武夷國際茶葉交易中心開市儀式在武夷山舉行2023-11-17
- 福建省出臺科技創新發展新政 激活發展新動能2023-11-17
- 福建省首次開展農業科技成果(專利)網上競價2023-11-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民心映初心——“四下基層”主題采訪福州見聞2023-11-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