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千載相逢傳佳話,悠悠古道過羅寧。從羅源穿境而過的羅寧古官道,于滄桑的歷史之中,在秀美的山水之間,連接南北,貫通古今。它凝望著羅源從歷史深處走來,見證這座千年古邑的繁榮興盛,承載著這座山海之城的文化底蘊。

      日前發布的《福建省古驛道文化旅游專項規劃》寫道,福溫古道為福建省古代六條古驛道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羅寧古官道正是福溫古道的重要節點路段。日前,記者來到羅源,走訪這條古道,領略它的筆墨風流和驛路芳華,也感受古道新姿。

      羅寧古官道:千年古道 驛路芳華

      羅寧古官道。記者 林雙偉 攝

      驛路尋蹤 探秘猴嶺

      記者驅車前往起步鎮潮格村,準備踏訪羅寧古官道羅源境內的一段。在距離潮格村不遠的護國村,記者看到一座石塔護國塔。“前達溫州,后通福郡,凡冠蓋所必經……”一旁石碑上載有寫于清朝咸豐年間的碑文。羅寧古官道管理處主任董燦福介紹,古時護國村是福溫古道的必經之所。

      抵達潮格村后,步入羅源古官道,斑駁的石板鐫刻著歲月的痕跡。行走不遠,便看到一座石板橋橫跨溪流之上,名曰“仙人橋”。相傳東漢時,曾有仙人徐登在起步的仙茅山修道,故有此名。

      過橋之后,山勢漸陡,最為險峻陡峭之處,莫過于距離仙人橋約1公里的猴嶺。此處,綠樹繁茂,怪石嶙峋,最窄處僅1.5米寬。董燦福介紹,猴嶺因山勢遠眺狀如猴身得名,古道行經此處,曾遇巨石擋路,古人便在巨石之上鑿出了三層臺階,這才實現了古道的連綿延伸,因此又得名“三層嶺”。

      經“三層嶺”繼續徒步約500米,地勢忽然開闊,可見一座近年修建供游客休息的涼亭,名為“水槽亭”。閑坐亭中,城郭風景盡收眼底。山風習習中,不禁令人遙想古道從何而來。

      羅寧古官道:千年古道 驛路芳華

      羅寧古官道途經的中房滿盾村,有古厝群。記者 林雙偉 攝

      驛路追遠 千年筑路

      歷史上驛運的繁忙,形成了今天揚名的羅源至寧德的羅寧古官道。作為驛道上的重要節點,羅源堪稱古道通衢。

      據了解,羅寧古官道由連江下樓進羅源境內,沿途經白塔,穿過縣城所在地鳳山,繼而經起步、中房,于中房鎮界首接寧德蕉城區的白鶴嶺路,全長93里,其中羅源境內65里。

      值得一提的是,羅寧古官道的修建,堪稱穿越時空的“接力賽”。

      《羅源古官道志略》編委會主任董志干介紹,根據《福州府志》記載,羅寧古官道始修于漢武帝時期。原路由羅源護國村接入寧德蕉城區朱溪嶺道,或經羅源蔣店村過飛鸞嶺抵飛鸞渡口。

      “兩條路線不是路程太長,便是山高路遠難行。”董志干介紹,到了南宋寶慶年間,時任寧德縣主簿丁大全,開辟了寧德白鶴嶺路,實現與羅源疊石的連接,后經明清維修,形成了今日羅寧古官道格局。

      官道有啥功能?福州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編輯陳常飛介紹,官道是指由官府出資或者組織修建的道路。驛道屬于官道,它是中國古代為傳布王朝政令而由官方設置的交通道路與驛路傳舍的總稱。羅寧古官道羅源段為“五里一亭,十里一鋪”。亭供行旅休憩之用,鋪則供傳遞郵件鋪兵住宿之用。

      驛路芳華 人文薈萃

      一條古道,傳揚筆墨風流佳話,展示一方人文薈萃。《福州古驛道史話》編撰組成員之一的林強,曾踏訪羅寧古官道。古道文化特別是“才翁石”傳奇故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才翁石”位于古官道走馬嶺白塔寺旁。1041年,北宋著名書法家蘇舜元(字才翁)擔任福建提點刑獄。一天,他路過白塔寺,被寺旁一樹石相依的情景打動,遂在樹旁崖石欣然題寫“才翁所賞樹石”。

      1158年,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擔任寧德縣主簿,路過古道時發現了“才翁所賞樹石”。穿越時空的共鳴,促使他吁請當時的羅源知縣項服膺作護欄保護。熱心的陸游,也被林強形象地稱作“古代的文物保護工作者”。

      到了清乾隆年間(1762年),擔任福州郡守的李拔,頗有官聲。他在路過時欣然為“才翁所賞樹石”題詩《才翁石》。不久之后,詩碑立于樹石之旁,讓“才翁石”聲名更顯。

      千百年來,理學大家朱熹、民族英雄戚繼光、清代名臣紀昀(紀曉嵐)、著名篆刻家趙之謙等歷史名人都曾在古道往來,并留下諸多羅源題材詩歌佳作,在古道上久久流傳。

      古道沿線,既有白塔鄉雙箭峰、猴嶺、福源山通天洞、疊石道者巖等自然奇觀,也有圣水寺棲云洞十八羅漢像、后張歷史文化街區、起步鎮宋橋、中房陳太尉宮、滿盾古民居建筑群等人文景觀。它們連同“徐登悟道成仙”“猴石精”等傳說,講述著古道跨越時空的芳華。

      驛路錦繡 古道新姿

      “仙人橋原有3條橋梁,民國年間兩條被砸斷,新中國成立后,用鋼筋水泥橋梁替代斷梁。這次修繕后,我們保留原有舊橋梁,新添置了兩片石板橋梁,恢復了仙人橋石板橋風貌。”在羅寧古官道仙人橋處,董燦福說。

      近年,羅源以更大的力度保護羅寧古官道,傳承羅寧古官道文化。縣政協多次就羅寧古官道的保護和修復提出建議,并籌措資金牽頭修復。2021年羅源縣羅寧古官道管理處成立后,率先對起步至中房段古官道展開修復,除了修繕仙人橋,部分破損嚴重的路面也按照古官道原來的鋪砌工藝進行了修復。

      煥發新活力的,不只這里。鳳山鎮北門的羅寧古官道梅嶺段,據《福州府志》記載,自漢武帝時代留存至今。2018年,羅源鳳梅生態公園開放,公園與梅嶺古道串聯,并設置羅寧古官道入口。入園賞羅源“古色”,成為公園的一大打卡點。而在起步鎮,作為曾經羅寧古官道的必經橋梁,宋橋也得到恢復。

      下一步,羅源將繼續挖掘羅寧古官道的歷史文化,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讓這條昔日熱鬧的古官道,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記者 李錦清 見習記者 劉露 通訊員 黃益輝 劉其燚)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黄网站wwwwww|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在线亚洲午夜片AV大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