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區出發,驅車不到半小時,就來到了位于閩侯祥謙鎮螺洲大橋下的塔礁洲濕地。這里仿若世外桃源:白鷺在水草豐茂的濕地里悠閑自在地漫步,不遠處的烏龍江江面煙波浩渺,巍峨的五虎山與濕地遙相輝映。
塔礁洲是祥謙鎮江中村的一個自然島,島上的塔礁洲濕地公園水域廣闊、溪流縱橫、水草豐美,每年都有大量越冬候鳥飛臨棲息。曾經的塔礁洲飽受垃圾困擾,如今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理念的治理下,悄然變了模樣。塔礁洲濕地如何將可持續發展進行到底?記者來到祥謙鎮進行探訪。
尊重自然:
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來到塔礁洲濕地公園,一座木質文化長廊首先映入眼簾。
“讓我們做濕地保護的行動者,愛護每一種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呵護寶貴的濕地。”走進長廊,就來到了濕地保護知識的“寶庫”:濕地重要性、濕地中鳥類知識都在長廊中一一展現。
“這里曾經是一片荒地。”祥謙鎮宣傳委員陳杰彬介紹,為了讓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踐行“三個自然”理念,祥謙鎮把這塊塔礁洲濕地“入門”荒地利用起來,建造了“三個自然”文化長廊,讓前來參觀的游客第一時間了解濕地全貌,了解“三個自然”的精髓。
順應自然:
在保護基礎上適度開發
“目前到塔礁洲濕地交通不便,我們正和閩侯縣交通部門積極對接,從多方面嘗試解決交通問題,以吸引更多游客。”陳杰彬說。
作為保護區,旅游開發和濕地保護如何兼顧?“我們是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適度開發,利用原有的自然稟賦和房屋,發展無污染綠色農業和綠色旅游,以零新增建設用地為目標。”陳杰彬說,在塔礁洲的建設中,生態保護是首先要考量的要素。“塔礁洲的開發是有限度的,主要是合理地利用好自然稟賦。”陳杰彬告訴記者,對塔礁洲進行適度的旅游開發,能夠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所得收入可以持續投入到塔礁洲生態保護中,形成良性循環。
利用山雄水秀的自然風光,將產業強鎮祥謙打造成“福州近郊的百姓好去處”,是祥謙鎮始終秉持的發展理念。“保護與開發并不矛盾,良好的生態本身就是資源。我們還計劃在塔礁洲濕地建設一個增殖放流平臺,達到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祥謙鎮黨委書記王昌桂說,祥謙鎮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塔礁洲的生態環境也越來越好。目前,祥謙鎮正以“生態塔礁”為主題,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將塔礁洲建成集生態文明教育、濕地生態保護、發展綠色產業、耕地保護示范,糧食安全教育、濕地科考研學于一體的生態主題示范區,塑造“神韻濕地 魅力塔礁”名片。
保護自然: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沿著環島路行走,一排排紫色的甘蔗在風中搖曳,蟛蜞三五成群從腳邊爬過,不時有白鷺在水面上飛過。
曾幾何時,塔礁洲飽受漲潮漂浮垃圾的困擾。為了徹底解決垃圾問題,祥謙鎮引進第三方垃圾清運公司,在漲潮的時侯將浮在水面的垃圾清理干凈,讓塔礁洲擺脫了漲潮漂浮垃圾的困擾。
如今,村民眼中的“垃圾島”已不復存在。在島上觀鳥平臺俯瞰,水鳥在綠意中悠閑踱步,蘆葦伴著微風翩翩起舞,濕地美景盡收眼底。
“給濕地以持久守護才是營造良好生態的基礎。”江中村黨支部書記翁哲告訴記者,村里已建立“保護+巡查”的長效管護機制,每日保潔不間斷,持續保護濕地“容顏”。
“以前村民會偷偷將部分生活垃圾倒入江中;一些農戶為了保護作物不受鳥類侵害會在田里設置攔網,很容易導致鳥類困在網上。經過持續不斷的宣傳教育,如今村民們都自覺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翁哲告訴記者,近幾年的治理讓村里的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良好生態環境帶來的好處,村民們也從“要我保護”轉變為“我要保護”。
陳杰彬說,在塔礁洲的水體治理上,祥謙鎮啟動招投標工作,引入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清運,同時進行常態化治理:設置保潔員每天對島內垃圾進行清理和運輸,落實垃圾不留島;每條河道都配備專管員,每天巡查河道情況、及時清理河道垃圾。閩侯法院還在江中村塔礁洲設立閩江濕地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工作站,用法治力量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記者 譚湘竹 實習生 許嘉芮)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3年“福見樂購 姐妹鄉伴”巾幗電商直播活2023-11-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