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閘三線”工程今年7月全線通水,福清、閩侯、長樂、平潭等地580萬群眾受益;通過全流域系統治理,福州市河湖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河湖生態福利持續釋放……這些年初以來備受福州人關注的大事,有一個共同名字——“水利實事”。
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
興水惠民,潤及民心。福州市水利局堅持錨定為民辦實事目標任務,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部署,扎實推進全域治水,民生福利逐漸釋放。福州市各級水利部門始終把滿足群眾的水利需求作為核心任務,按照全域治水七大行動要求,精心謀劃實施、全力攻堅克難,扎實為群眾辦好每項“水利實事”。年初以來,福州市水利局大力推進“一閘三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綜合治理河道等為民辦實事項目,通過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合理配置水資源、提升水安全、改善水生態、優化水環境,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其中,“一閘三線”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被評為“2022年人民群眾最滿意的十件實事”之二,取得顯著的民生效益。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號稱“五虎山下桃花源”的福州閩侯縣祥謙鎮江中村和祿家村,綠樹環繞、蘆葦迎風、水草折腰、候鳥翩躚,讓人流連忘返。然而,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盡管四周環水,但是兩個村的近萬名村民,以前卻一直為缺少干凈的飲用水而發愁。
“我們之前喝的是烏龍江水,是自己村里小型水廠生產的。大家不知道水質究竟如何,心里沒底。”村民劉金建說。不過,隨著今年7月“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日供水10萬噸的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建成,青口片區20多萬人徹底告別干旱缺水、水質不佳的狀況。
“村里鋪上全新的管線,從三溪口水庫、水廠來的潔凈自來水,如汩汩清泉流到家里,太甜了。”劉金建說。三溪口自來水有限公司林曉莉告訴記者,來自三溪口水庫的優質水源經過新建水廠的混凝反應、沉淀處理后,被送到水廠超濾膜車間過濾,能有效濾除水體中絕大部分雜質,并保留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大大提升了供水品質。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民生福祉,是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要求。“要讓農村人口喝上放心水”“不能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福州市水利局著眼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破除原有的體制機制,整合各要素,著力推進福州市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
“2023年,福州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總任務是: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5萬人,計劃總投資5億元,涉及8個縣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福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州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主要以縣域為單位,統一規劃、統籌建設,打造以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供水為主,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為輔的城鄉一體化供水體系。項目完成后,全市農村供水保證率、自來水普及率將顯著提升,系統實現城鄉聯網供水,實現城鄉供水“同水質,同管理,同服務”,讓群眾從“有水喝”提升到“喝好水”。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年度投資5.98億元,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的119.53%,已開工建設水廠10座,累計鋪設管網883.55公里,受益人口43.84萬人,建成東南汽車城自來水廠、竹岐鄉鴻尾鄉供水工程等規?;畯S。
推進河道綜合治理 建設安全生態水系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安全、生態!”周末,和家人徜徉在永泰縣梧桐鎮大樟溪畔的市民郭女士,以一組美圖和文字,表達了她對美麗大樟溪的喜愛。
河道是水環境的“血管”,治理好河道,能最直觀地改善流域生態,也是做好“水文章”的重要一環。
“2023年,福州綜合治理河道項目分布在永泰縣和連江縣,具體項目為永泰縣大樟溪白杜至坵演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連江縣財溪上游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連江縣敖江下游南江濱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綜合治理河道長達20公里,年度計劃投資任務為2000萬元。”福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河道治理主張以保護生態自然為主,減少人為擾動,保留或重塑原有自然彎曲的河岸線,通過對沿河深潭、淺灘清淤及垃圾收集處理,采取生態修復工程措施,保留河道自然深潭、淺灘、泛洪漫灘、天然的砂石、水草等自然河道形態;挖掘紅色文化、水文化及當地自然景觀,努力打造休閑、親水于一體的鄉村特色生態區域。
“梧桐鎮大樟溪(坵演村至白杜村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實施后,提升了河道管理能力,改善了水生態和水環境,人民群眾對于政府在河道管理、保護等方面滿意度明顯提升。”永泰縣梧桐鎮黨委書記張巖鋒告訴記者,河道治理從根本上保護水土資源,恢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通過開發治理,達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持續協調發展。
據悉,永泰縣大樟溪白杜至坵演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已于9月底完成全部工程建設,2023年綜合治理河道10公里,目前已通過項目業主組織的完工驗收。連江縣財溪上游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計劃的100%,綜合治理河道7公里,占治理河道任務的100%。連江縣敖江下游南江濱段安全生態水系建設項目,已完成投資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00%,綜合治理河道7.29公里,占治理河道任務的104.14%,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設。
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系統治理水土流失
今年5月,來自閩臺兩岸的水土保持專家學者,實地參觀考察了位于福州晉安城鄉接合部的占地770畝的牛崗山公園。該公園所在地原是垃圾堆放場、棄土場,環境“臟、亂、差”,污水橫流。經過幾年的綜合治理改造和提升后,如今成為福州首個集山、水、植物、休閑步道于一體,具有吸水、蓄水、滲水、凈水等作用的綠色生態公園,也成為城市“雙修”(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水系治理、海綿城市、生態建園的示范。對此,臺灣專家學者贊不絕口。
福州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堅持同改善民生相結合、同全域治水重大行動相結合、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通過實施四旁綠化、四地治理,4.5萬畝水土流失面積得到直接管控,森林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顯著增強。通過河道清淤,新建護岸、堤岸步行道、親水平臺等水利設施,使原本坍塌、淤積的河道得到徹底治理,繪就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的新畫卷,既有效保護了農田,又成為休閑步道和生態公園,成了村民茶余飯后散步的好地方,真真切切提高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據悉,2023年,福州計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4.5萬畝,比2022年計劃任務量增加50%。主要涉及3個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羅源縣洪洋溪小流域、閩清縣下祝馬蘭溪小流域、永泰縣大洋溪小流域)、2個省級水土流失治理項目(閩清縣安仁溪小流域及羅源縣中房河洋溪小流域)。截至10月底,已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61萬畝,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福州市各級水利部門以開展主題教育、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為抓手,錨定民生需求目標,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實實在在的成效體現主題教育成果。下一步,福州市各級水利部門將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制度,持續轉作風、強服務、促發展,以民生水利為導向,扎實為民辦實事,打造幸福河湖福州樣板,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水利支撐與保障。(記者 江海 何珍/文 福州市水利局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勞模工匠助企行”服務平臺上線 力爭為企業解決現場技術問題400個2023-11-27
- 福州5個基地入圍2023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2023-11-27
- 福州數字文旅“劇游南臺”引爆倉山旅游2023-11-26
- 鼓樓區第十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第五屆企業運動會圓滿完成!2023-11-24
- 福州竟有這么多百歲、千歲的“活文物”!你知道幾個?2023-11-24
- 冬日溫暖暫歇 福州24日起氣溫明顯下滑2023-11-24
- 《福州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獲批 危害古樹名木每株最高罰15萬元2023-11-24
- 福州積極落實養老護理人員獎補政策 今年發放獎補44.18萬元2023-11-24
- 福州兩條公交線路29日起改道2023-11-24
- 首批福州城市可持續發展參觀線路發布 閩清瓷天下海絲谷景區入選2023-11-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直播帶崗 專家“職”引未來 閩江之心這場人才2023-11-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