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春天的事業”煥發動人光彩
——福州全面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觀察
12月3日是第32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采取統一行動,為殘疾人并聯合和依靠殘疾人挽救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市殘聯代表隊榮獲省第七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暨展能節團體第一名、優秀展能獎、優秀組織獎。(市殘聯供圖)
殘疾人事業是一項從春天出發、向春天報到、與春天同行的事業。長期以來,福州市各級殘聯組織充分發揮“代表、服務、管理”基本職能,在優化殘疾人就業服務、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推動殘疾人文體項目和活動的開展等方面不斷探索。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家庭過上了幸福而有尊嚴的生活。
殘疾人就業孵化品牌“星小蝸”吸引市民。黃旺敏 攝
完善社會保障 落實落細救助
小雪已過,天氣漸冷,福清市福樂家園托養中心的居民們早已換上了嶄新的保暖衣物和棉被。在這里,殘疾人朋友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安全感。
福清市福樂家園托養中心是一家醫養結合的殘疾人托養機構,運營多年來,已形成“護、醫、養”為一體的重度精神殘疾人托養體系,不僅讓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療,更為殘疾人朋友們打造了第二個幸福的家。
“福清市福樂家園項目里面包含了福樂家園托養中心和福樂家園醫院兩個機構,按照醫養結合的方式,為服務對象提供生活照料和護理醫療康復、輔助就業安置等服務,助力解決精神殘疾人因病拖累家庭的困難,打造‘托養一個人,解放一家人’的服務運營模式。”福樂家園園長何寧霞說道。
據市殘聯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州在全省率先出臺殘疾人托養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發揮政府、個人、社會三方面的作用,重點解決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日間托養服務難點,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截至2023年,全市建有托養服務機構23家,為1600多名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居家托養政府購買服務,為近300人提供托養服務機構寄宿、日間照料托養服務。
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近9萬人次;全市安排殘疾人就業獎勵補貼項目資金1263萬元,扶持困難農村殘疾人就業創業327人次132.3萬元;康復服務殘疾人3萬多人次;扶殘助學殘疾人及其子女2050人800多萬元……
近年來,福州市殘聯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努力提升殘疾人福祉。這一組組數字,正是福州市殘疾人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過上更有尊嚴、更有品質生活的真實寫照,讓城市溫度首先體現在殘疾人最急需處、落實于最細微處。
此外,福州還在細微處練好“繡花功夫”,提升殘疾人群體生活品質。例如,在火車站、溫泉公園、南公園、倉山區麗景社區、鼓樓區白龍社區等地投放共享輪椅70臺;聯合市衛健委,率先在市第一總醫院、市第二總醫院、市中醫院等3家市屬公立醫院推出“白衣天使愛心助盲服務”等。
盲人直播帶貨。記者 錢嘉宜 攝
匯聚社會力量 多元就業幫扶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條件。對于殘疾人而言,就業更是其全面參與社會活動、成就自我理想的關鍵。
“哇!這個枇杷太爽口了吧!唱完歌來上一顆真解渴,而且這個枇杷個頭超大,家人們快快下單吧……”今年5月,一場關于枇杷的直播帶貨在福清一都鎮舉行,與往常不同,這場直播帶貨的主播都是視障人士。
由于視力障礙,過去視障人士的工作選擇大多局限于按摩推拿等行業,得益于蓬勃興起的互聯網經濟,他們開始接觸文化藝術、互聯網服務等領域,逐漸走到臺前,走進大眾視野,為自己的就業渠道和興趣愛好開拓了新路。
活動現場,10名盲人主播進行了直播帶貨初體驗,結合自身才藝表演進行直播帶貨和帶崗,向觀眾推銷商品的同時,也推薦自己,為就業創造更多可能。當日兩個小時的直播,共銷售枇杷1320公斤。
今年以來,為促進殘疾人創業就業增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福州市殘聯持續完善扶持農村困難殘疾人就業創業、安排殘疾人就業獎補、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扶持盲人按摩機構規范化建設等就業政策,積極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盲人就業多元化探索暨盲人直播帶貨、直播帶崗活動,以及“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活動。
在今年2月舉行的福州市第四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上,共有11個代表團的110名選手參賽。在隨后舉行的福建省第七屆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暨展能節中,福州市隊伍獲團體第一名,實現三連冠,并囊括優秀展能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選手們在競賽中比拼技藝、展現風采、交流學習,展現了身殘志堅、奮發有為、熱愛生活的良好精神風貌。
來自閩侯縣的楊哲愷在本屆省、市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斬獲“海報設計項目”第一名。這不是他第一次入圍省賽,早在2019年,他就獲得過省賽第一名,并代表福建參加國賽。
談及就業,楊哲愷坦言,因為聽力障礙,他在求職初期并不順利。但是困難沒有擊退他,他花更多時間磨煉技術,最終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日子也慢慢步入正軌。工作之余,楊哲愷愛好健身,曾多次跟隨省隊參與全國聾人籃球比賽。
通過創新方式“增崗”,拓寬渠道“送崗”,培訓賦能“適崗”,政策扶持“穩崗”,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成功就業。今年以來,全市新增殘疾人就業2019人,應屆高校殘疾畢業生75人100%就業。
殘疾人體驗地鐵無障礙設施。記者 陳暖 攝
文化體育并蒂 綻放精彩人生
12月2日,福州市第五屆殘運會暨特奧會在福建省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隆重開幕,350名運動員將在殘運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舉重以及殘疾人特奧田徑、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滾球等10個項目展開角逐。
與普通人相比,殘疾人從事體育運動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努力,也正因為這樣,“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在殘疾人運動員身上有著更加具象和生動的呈現。
福州舉行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市殘聯供圖)
在今年第十六屆世界夏季特奧會上,福州市第二社會福利院體育康復學員汪育摘得50米蛙泳和4×50米男女混合自由泳接力賽兩枚銀牌。
與游泳運動結緣12載,汪育坦言是游泳改變了她。由于身患智力殘疾,同齡人10天就能學會的蛙泳,她僅學習如何換氣就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經年累月的訓練沒有消磨她的積極性,而讓她對游泳有了更多的熱愛。每次集訓,她總是第一個來到訓練場,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造就了如今的好成績。
“訓練非常辛苦,每天看她跑步、爬樓梯渾身大汗淋漓的,但從來不喊累。”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社工陳琴花說。
體育賽事豐富的同時,文化活動也不斷拓展。福州市以提升殘疾人幸福指數作為殘疾人文化工作的落腳點,結合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把“共建共享”理念融入殘疾人文化工作,找準重點,精準發力,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持續開展殘疾人文化進家庭、進社區和殘疾人體育關愛家庭,殘疾人康復體育進社區、進機構、進家庭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殘聯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市殘聯供圖)
以“無礙”助“有愛” 彰顯城市溫度
無障礙城市建設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城市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的重要體現,與全體社會成員息息相關。
獨自外出、乘坐公共交通、逛街購物……這些對普通人來說習以為常的事,對殘疾人來說并不簡單,而無障礙環境的建設,讓殘疾人完成上述“平凡小事”成為可能。
周末的上午,家住鼓樓區道山路的視障人士陳君恩與朋友相約,一同去花海公園游玩。只見他在家人的陪伴下,熟練地來到地鐵1號線南門兜站C口的無障礙垂梯前,接到預約電話的地鐵工作人員早已在站內等候。
安檢、進站、換乘……歷經11個站點,地鐵工作人員一路“接力”,陳君恩順利地在地鐵4號線花海公園站與好友匯合,一整套乘車流程相當順暢。
“無障礙設施建設讓我有了更多獨立出門的機會,更好地融入社會。”陳君恩說,除了出行更便利,他也感受到社會對殘障人士更加包容,關注和支持力度也不斷提升,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特別溫暖。
每一個無障礙細節,都是審視一座城市是否具有人文之美的指標之一。今年以來,市殘聯配合市建設局等開展無障礙環境體驗督查系列活動,通過現場技術服務和邀請殘障人士代表體驗測評,針對新建、既有重點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務場所無障礙設施存在的問題,如閩江之心、市屬醫院、琴亭湖公園等無障礙場所,有針對性地制定對策措施。
此外,市殘聯還積極推動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目前已完成改造1438戶,讓更多殘疾人能夠自主、安全、便利地居家生活。
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展望未來,市殘聯負責人表示:“殘疾人事業任重而道遠,全市各級殘聯組織將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續加快工作步伐,迎難而上,致力于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為開創全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葉欣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市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開賽2023-12-03
- 安置殘疾人達到規定比例 企業可少繳殘保金2023-11-01
- “春天的事業”充滿生機——福州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見聞2023-09-19
- 民警酒后毆打殘疾人 疑仍在崗工作 受害者家屬:拖了9個月,至今沒結果2023-08-28
- 福建開展高校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專項幫扶2023-08-21
- 殘疾人遭家暴多部門救助 殘聯出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2023-08-17
- 法國殘疾人度假村失火死傷慘重致11人喪生2023-08-11
- 福建加大投入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2023-07-24
- 漳州首次舉辦國企幫扶殘疾人大學生就業活動2023-07-17
- 閩江學院首創殘疾人數智化服務平臺“讓愛無礙”2023-06-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印尼“兩國雙園”打好“僑”牌2023-12-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