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牌匾上“樂育英才”四個燙金大字,是對臺商蔣啟弼捐資助學的肯定,也是對蔣佩琪女承父業的最好概括。
8日下午,在連江縣東岱中學,蔣啟弼的女兒蔣佩琪從連江縣教育局領導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牌匾。這塊匾是1992年連江縣政府為答謝蔣啟弼捐資助學特別打造的。
30多年前就制好的牌匾,為何現在才“交接”?
“堂兄是個默默無聞做好事的人,他不愿意太張揚,便把這塊牌匾留在了這里。”蔣啟弼的堂弟蔣啟文給出了答案。
蔣啟弼出生在連江縣東岱鎮,9歲時遠赴臺灣,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2018年去世。1992年,蔣啟弼回到家鄉,捐資30萬元建了一座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教學實驗樓“書訓學樓”。實驗樓建好后,這塊牌匾一直保存在教學樓的倉庫里。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學子從“書訓學樓”走出。
今年8月,東岱中學著手打造校史館。校長鄭仁東偶然發現了這塊牌匾,幾經周折,他聯系到蔣佩琪。
望著這塊牌匾,蔣佩琪眼眶泛紅:“這些年,我一直在追尋父親的印記,父親從小就教育我,海峽兩岸是一家人,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這塊牌匾,是兩岸一家親的最好證明。”
除了捐建“書訓學樓”,蔣啟弼還牽頭設立了“又溪獎學金”,擴建了連江一中教學樓等。“蔣先生的名字,我們連江人都銘記于心,這份厚重情誼值得我們一生懷念。”連江縣教工委委員陳濟賢感慨地說。
“連江,不僅連的是江,還要連兩岸,更要連世界。”這是蔣佩琪的初心,更是父親蔣啟弼的初心。她認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除了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之外,文化交流也是至關重要的。受父親影響,蔣佩琪繼承了父親的愛心公益事業,接任“又溪獎學金”基金會董事長,繼續獎學助教。
“我們希望能夠在這樣一個好的基礎上,為兩岸青少年的交流搭建橋梁,盡自己所能推動家鄉教育事發展業,為國家儲備更多人才。”接過牌匾,蔣佩琪動情地說。(見習記者 陳君沂)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男子猜對失主手機密碼 轉走微信內錢款被刑拘2023-11-27
- 連江做強海洋經濟 再添“國字號”榮譽2023-11-24
- 中國鮑魚看連江,擁“鮑”向未來!2023-11-23
- 未安裝防爆電氣設備 連江一氣體公司被罰3.5萬元2023-11-23
- 向海圖強 潮起松蘆灣——解碼“中國鮑魚第一鎮”發展張力2023-11-22
- 總投資15億元項目落地現代物流城 連江再抱兩個“金娃娃”2023-11-09
- 數十種珍稀鳥類棲息越冬 為生態連江代言2023-11-08
- 連江:致力高質量發展 榮獲國際獎項2023-11-08
- 連江:藍色“碳”索不止步 向海圖強贏未來2023-11-06
- 福建省首個航天航空研學基地在連江啟動2023-11-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發揮優勢、敢闖敢拼 一船“新”輝萬里航2023-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