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去工地都要換上舊運動鞋,回來一身土、一腳泥,現在穿著普通皮鞋下去,一天下來鞋面都沒什么灰。”近日,記者走訪福州市部分項目施工現場,了解揚塵治理“閉環化、數字化、科技化”新舉措,一名長期在項目工地上的建設人員向記者感慨工地綠色施工的新變化。
為更好貫徹落實省、市紀委全會對“點題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福州市左海集團下屬交建集團從建設、管養兩方面發力,采取專題會議部署、領導帶隊現場檢查,以及開展月度、季度重點督察等多種手段,推動在建工地、城市管養道路的揚塵治理工作。
機場高速上,一輛霧炮車與掃地車配合清潔路面。記者 池遠 攝
日前,記者走進機場第二高速4標段混凝土拌和站,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現代化工地,小型掃地機來回清掃路面,水泥路面干凈整潔,不見垃圾和渣土,連綠化帶上都不見厚厚的灰塵。拌和站門口,空氣質量監測儀上顯示的數據也十分喜人——PM2.5每立方米22微克,PM10每立方米40微克。“這臺掃地機買得值,一天兩清掃,地面干干凈凈,24小時工作還不鬧脾氣。”施工管理人員告訴記者。
機場第二高速從馬尾亭江出發,全長24.3公里,大部分位于長樂境內。“攪拌站是揚塵污染的重災區,我們針對原料運輸全流程,采取地面硬化和覆膜、密閉運輸、噴霧降塵等三項舉措,建設了2500平方米的封閉式料倉,進行密閉轉運,極大降低了粉塵污染。”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說話間,一輛滿載機制砂的自卸車開進了料倉,停在堆場前。在司機操作下,篷布自動豎起翻卷,上方的全自動噴淋降塵系統聞聲啟動,降下蒙蒙水霧,壓下了車斗倒卸可能引起的揚塵。不同顆粒等級的機制砂、砂石在倉內送入進料口,通過一條密閉“隧道”送至攪拌倉,走完了從原料到混凝土的“蛻變之旅”。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項目工地標準化建設,減少裸土面積和運輸中的“滴灑漏”,提升地面保潔頻率,可大幅降低揚塵概率。
在強化源頭治理的同時,建設工地積極引入自動化清洗、保潔和噴淋設施,建設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的全方位降塵體系。
來到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地下市政配套工程項目工地,一下車,一股強勁的海風迎面襲來。這是福州在建基建項目面積最大的基坑之一,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基坑開挖階段每天都產生大量外運渣土。“福州機場位于沿海風力強勁地帶,一旦管理不到位,遇到大風天容易飛沙走石,我們秉持‘邊開挖邊硬化’原則,縮短裸土窗口期。同時,協調業主借道鄰近工地,繞開市政道路,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項目辦安全總監劉友瑞介紹。
該項目采購了大型自動化洗車臺,安排2名工人守在出入口。一輛輛渣土車排著隊,等“洗澡”后上路。另一邊,在監控室的智慧工地系統大屏上,管理人員點擊“綠色施工”一欄,就能看到項目工地上的空氣質量指數、噪聲、PM、風速、溫濕度等狀況,一旦空氣質量指數超標,立即開啟噴淋設施和霧炮車進行抑塵。
車流飛駛的快速路,又是怎么管理的呢?在機場高速燕前隧道附近,一輛大型掃地機正“刷刷”地清掃路面,對向車道上,一輛霧炮車往空中打出陣陣水霧。管養單位現場負責人介紹:“機場高速開放段車速快,容易卷起粉塵,還有一些渣土車趁夜間上路,造成‘滴灑漏’。我們采取機械保潔、降塵與人工不間斷巡查多管齊下。”目前,在三環路和機場高速路段,采取每日“兩機掃、兩清洗、兩降塵”,同時在靠近民居的路段安裝隔聲板,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下階段,市交建集團將以本次“點題整治”為契機,全面深化在建項目工地揚塵整治工作,常態化推進揚塵污染治理,為打造福州碧水藍天貢獻交建力量。(記者 朱榕)
責任編輯:趙睿
- 從福州南后街賣到美國唐人街 福州魚丸以“僑”為橋走出國門2023-12-12
- 福州上下杭擬確定為4A級旅游景區2023-12-12
- 福州加大街頭查處力度 不定期曝光違法行為2023-12-12
- 福州鼓樓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換屆:凝聚智慧和力量 畫大畫好同心圓2023-12-11
- 第八屆海峽兩岸學前教育論壇在福州開幕2023-12-11
- 福州文化產業園緣何頻頻飛出“金鳳凰”2023-12-11
- 刷屏!福州天空像燒起來了!2023-12-11
- 水杉銀杏楓樹林 染得福州冬山醉2023-12-11
- 福州南園特色民俗文化街區開街2023-12-11
- “陜北民歌音樂會”全國巡演走進福州2023-12-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鼓樓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換屆:凝聚2023-12-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