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之處著手 寫好“穩”字文章
福州聚焦公共安全領域辦好民生實事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2023年,福州市加強公共安全建設:公安基層基礎建設更加夯實,社會更加和諧穩定;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應急防線加固織密,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重視小矛盾 促進大和諧
兩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玩鬧產生誤會,進而引發雙方家長和學校的矛盾,事情雖小,但一時卻無法化解。對此,福州市公安局安泰派出所所長田宇表示:“小事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兩個家庭以及學校的安定穩定!”
11月20日,安泰派出所轄區某小學三年級學生小王與2名同學打鬧追逐時,同學小胡誤以為小王在與2名同學打架,便前去將其拉住,因沒有掌握力道勒住了小王脖子。小王后來又被班主任批評,于是認為小胡和班主任都針對自己,曠課在家,導致家長、學生、學校三方矛盾一時無法化解。
接警后,民警將他們帶到派出所“e體+”多維調處中心,調解員依據相關規定,采取“背靠背”調解法,特別注意對未成年當事人進行安撫,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最終達成和解協議。
“他們調解糾紛矛盾專業、公平,讓我們十分信服!”雙方家長和學生握手言和之余,為工作人員的服務點贊。
公平的背后,是該所完善的場地設施和專業的調解員隊伍。
“進門這邊是受理分流區,另外還有談心等候區、治安調解區、民事調解區等。”在鼓樓區法海路的安泰派出所新址,田宇帶著記者走進位于該所二層的“e體+”多維調處中心,只見100余平方米的中心內,相關標識區分明顯。
據介紹,原來該所在鼓樓區福澗街,建于20世紀八十年代,面積僅1500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戶籍大廳、值班室等外觀破舊,“e體+”多維調解中心只能利用舊有房間改造,面積窄小。
今年,安泰派出所被列入福州市公安機關基層基礎改造提升項目之一。11月底,安泰派出所遷入3000余平方米新址后,聚焦群眾期盼,針對轄區涉醫、涉校糾紛較多的實際,專門辟出100余平方米空間打造“e體+”多維調解中心,建立完善由街道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員和律師等組成的調解員隊伍。截至12月15日,共成功化解111起矛盾糾紛,化解率100%,有效維護了轄區治安環境安定穩定。
“到11月底,福州市縣級公安機關及基層派出所改造提升項目18個,涉及鼓樓、臺江等縣(市)區派出所、警務站新址建設、修繕改造等。”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同時,福州市還完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200個,建設覆蓋率達96.19%;完成隱患路段整治33處,路段均未發生交通事故,整治初見成效,基層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州建設持續推進。
把好安全關 做強農特產
西洪路一家超市的生鮮區,各類生鮮琳瑯滿目。市民吳燦掃一下豬肉盒上的“一品一碼”,養殖地、飼料編號、屠宰場等信息一目了然。
改革開放以來,食品供給雖無數量之憂,但存安全之虞。2001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在全國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大力扭轉這一局面。
看得見的放心背后是看不到的堅守。福州連續23年將治理“餐桌污染”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長抓不懈,從農業源頭到生產源頭、流通關口、行業監管,再到特殊食品監管、社會共治,為群眾嚴嚴實實守好食品安全每一道關口。
食品安全要堅守,但絕不守舊。創新餐飲連鎖企業主體責任監管機制、出臺首部外賣領域政府規章、完善信用監管機制……福州用創新之舉筑牢食安之基。今年截至11月底,福州市治理“餐桌污染”五類產品主要品種抽檢合格率高于省級治理指標要求,全市共查處食品類行政案件2772件,破獲各類涉嫌食品犯罪案件68起,未發生一般級別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品質與安全始終是現代農業發展之基。鮮橄欖、冰橄欖、橄欖汁、橄欖露、橄欖鹽……如今在閩清,小青果接連上演“變形記”,走出了一條有特色的橄欖產業發展之路。今年閩清久源橄欖專業合作社的橄欖成功申報為“二品一標”認證登記農產品(“二品”是指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一標”是指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為閩清橄欖走出山區、打造品牌再添精彩一筆。
小小橄欖只是福州農產品綠色發展之路的縮影。2023年,福州新增20個“二品一標”認證登記農產品,這離不開農民素質與專業技能的提升。2023年全市培訓高素質農民10000人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超12000人次,守好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關口,讓更多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儲備活體生豬,是應對突發事件、平抑肉價以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手段。目前,福州市已完成儲備活體生豬超10.8萬頭,并加快建設科學高效的活體生豬儲備系統。
筑牢安全線 防患于未然
一座城市的公共應急能力,往往體現在一件件民生小事上。
伴隨著福州馬拉松的圓滿舉辦,路面一個個小巧的移動公廁順利完成使命,又“馬不停蹄”投身2023年僑智發展大會現場保障工作,保障大會期間特殊地段群眾的如廁需求。
重大節點,人流激增,群眾如廁需求如何有效保障?2023年,福州購置10座防疫型移動公廁,采取“平急兩用”模式,補充重大節假日、大型體育賽事、重要活動期間的公廁供給能力,讓特殊時期群眾如廁不再難、讓“方便”更方便。
對于福州人來說,“臺灣震了又震,福州抖了又抖”并不陌生。原來,福州位于長樂—詔安斷裂帶北段,東臨臺灣海峽沉降帶,是福建省地震活動較活躍地區之一,經常遭受臺灣強震活動波及影響。
真的發生地震,市民去何處躲避最安全?“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花海公園今年就新設了一個。”家住金輝觀瀾云著A區的劉大爺每天都要在公園晨跑幾圈,早就注意到了場所建設帶來的變化:應急棚宿區、應急醫療救護、應急廁所……各項基本生活保障設施基本能在公園內找到。“有應急避難場所在身邊,我們比較安心。”
根據今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作要求,全市新建12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各縣(市)區至少新建1處達到國標《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址及配套設施》(GB21734—2008)Ⅲ類及以上的避難場所,每處場所面積不低于1萬平方米,新增避難面積約80萬平方米。
“一塊有效面積大于2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應大于1.5平方米的地方不好找。”市防震減災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場所還對地勢、周邊建筑物高度、疏散道路數量、排水情況等各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這也是一場防患于未然的“配合戰”。“物資保障、供水供電、應急醫療、如廁需求……每一項都要商務、電力、醫療等多個部門配合,才能為群眾鑄起一道守護屏障。”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有202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全市場所總面積約680萬平方米,根據相關標準,可容納約453萬人臨時應急避難。(記者 張鐵國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倡導文明餐桌新“食”尚,福州晉安這樣做!2023-12-19
- 打造“電競文旅之都” 福州可以這樣做2023-12-19
- 中國僑智發展大會舉辦期間 城區重要節點夜景全面開放2023-12-19
- 福州市政協積極推進委員聯系點建設2023-12-19
- “節水教育進校園”活動走進福州市鼓樓實驗小學2023-12-18
- 福州市舉辦2023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貫暨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2023-12-18
- 福州公園新面貌新景觀迎新年2023-12-18
- 福州推出“響應式”公交服務2023-12-18
- 總參賽規模5萬人 2023福州馬拉松開跑2023-12-18
- 福州加快交通出行領域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2023-12-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僑智匯”首場無人機比賽在瑯岐舉行 頂尖渦2023-1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