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東南網12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拳拳赤子心,悠悠家國情。我國有6000多萬海外僑胞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工作和生活,他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強調“把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緊密團結起來,發揮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積極作用”。

      閩在海中,向海圖強。福建自唐代開始便有先民揚帆出海,時至今日,生活在海外的閩籍僑胞有1580萬,是名副其實的僑務大省。近年來,福建省委省政府聚力打好“僑”牌,深入實施“引僑資、聚僑智、匯僑力”行動,在發揮“僑力量”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

      12月20日至22日,來自五大洲37個國家和地區的“老僑”與“新僑”會聚榕城,共同參與第一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大會立足福建、服務全國、面向海外,著力打造相關產業、人才政策措施的發布平臺,僑界專業人才聯誼互動的交流平臺,僑界學術與創新成果的展示平臺,僑界人才項目資本的對接服務平臺,發揮僑胞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共同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優化服務 筑巢引鳳

      愛國愛鄉是魂牽夢縈的眷念,回饋桑梓是不懼萬難的信仰。

      一代代僑胞跨海而回同追夢,如何優化僑務工作,讓他們一展雄才、安心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針對福建與海外僑胞聯系密切的特點,率先就僑務工作戰略布局進行探索,開創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并于1995年發表了《“大僑務”觀念的確立》重要文章,提出對投資者有利、對所在國有利、對中國有利的“三有利”僑務工作原則。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僑務工作,把廣大僑胞視為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把“僑”作為福建的一張重要名片進行打造。

      在政策制度方面,福建制定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僑務法規建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優化為僑服務水平。例如,出臺《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華僑回國定居辦理工作辦法》《關于進一步優化涉僑服務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涉僑法規文件,對僑胞在閩的人身、勞動就業、文化教育、財產、投資等權益的保護做了具體規定,讓僑胞安心回鄉創業發展。

      在經濟建設方面,為鼓勵僑胞回鄉投資興業,福建出臺了《關于發揮僑資源優勢,助力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僑資企業加快發展具體措施,并先后出臺20條促進外貿發展措施、《進一步做好穩外資工作若干措施》、《推進“絲路投資”高質量發展八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僑資僑智積極參與福建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搭臺引“僑”方面,福建各級各部門多管齊下,形成引智合力,促進僑資僑智優勢得以發揮,促進更多資源要素匯聚福建——

      創新僑務引資平臺。持續用好“6·18”項目成果交易會、“9·8”投洽會、“5·18”海交會,舉辦首屆“中國僑商投資(福建)大會”,邀請海內外嘉賓參加世界閩商大會、RCEP青年僑商創新創業峰會、海外科技項目成果展等,推動一批優質僑資僑智項目落地福建。

      拓展僑務經貿合作。突出強化“絲路海運”“絲路飛翔”等重點工作品牌,健全“走出去”項目對接合作機制,推動有條件的園區、項目納入重點國別雙邊戰略合作規劃。如,發揮石獅東南亞采購集散中心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作用,優化僑商散貨集中采購便利服務,支持石獅、晉江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

      深化僑務引智品牌。不斷完善“創業中華”“僑智沙龍”等引智品牌,開展“海外院士(博士團)福建行”“海外雙創活動周”等活動,引導海外專業人才來閩開展技術合作、創辦高新技術企業。

      優化涉僑營商環境。推動各級各部門營造更加開放的投資環境,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加大對僑資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發揮涉僑商(協)會作用,為僑胞僑企在閩工作生活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服務。

      好政策四兩撥千斤。據不完全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累計引進僑資企業7839家,實際利用僑資390億美元,占同期我省實際利用外資比重超80%。

      匯聚僑智 共謀發展

      閩水泱泱,閩僑浩蕩。閩籍海外華僑華人是推動福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股不可替代的力量。

      今年是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創辦集美學校110周年,也是“集美學村”正式命名100周年。陳嘉庚曾說:“國家之富強,全在于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即使在1929年遇到世界經濟危機,他的企業遇到困難,有人勸他不要再管學校了,他依舊傾盡所有興資辦學。

      今年還是“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誕辰101周年。從童年下南洋精勤治學,到青年回國從軍抗日,再到從醫濟世為民,吳孟超一生救治2萬余名患者,成為中國肝膽外科的重要開拓者。

      1957年,“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林蘭英放棄了在美國的一切,沖破阻礙回國加入中科院,進行半導體材料研究。她先后帶領團隊研制成我國第一根硅、銻化銦、砷化鎵、磷化鎵等單晶,為我國微電子和光電子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各行各業,都活躍著像陳嘉庚、吳孟超、林蘭英以及中國制堿第一人侯德榜、“萬嬰之母”林巧稚、星空探路者張鈺哲、中國結構化學奠基人盧嘉錫、新中國的第一位女性大學校長謝希德、“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熱帶雨林守護者鄭文泰等一大批閩籍僑界科教人物。他們始終密切關注祖(籍)國的民族復興和家鄉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華僑精神代代傳承。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外華僑華人社會進入新老交替的活躍期。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迅速崛起,他們大多受過良好教育,融入當地主流社會,還有一批學子通過留學移居國外,形成了新的僑智力量。

      “85后”海歸博士高欽泉就是其中一位。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時,北京天安門廣場兩幅巨幅屏幕播放的《北京2019》宣傳片,以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央視播出的專題片《敢教日月換新天》中,許多影像通過AI修復技術讓黑白的歷史影像變成了彩色。實現這一技術轉換的推手之一,正是高欽泉。

      10年前,學有所成的高欽泉從英國回到家鄉福州,學以致用、報效故土。“如今的祖國日益強大,希望有更多海外人才選擇回國發展,為‘中國智造’積蓄力量!”高欽泉說。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科技創新的需求,也為許多“新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

      以僑為橋、聚智引智。此次大會正是一場“僑智薈萃”的盛宴,僑界嘉賓涉及高能物理、人工智能、數字科技、傳感芯片、生物醫藥、化學等多個高精尖領域,參會嘉賓超1000名,其中博士以上的高層次人才超600名。

      僑力爭先,攜手并進。此次大會還是一場“新老匯集”的大聯誼,邀請的嘉賓中既有故土情深、有影響有成就的僑界老一輩科學家、學術專家,也有思想活躍、業界精英的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代表。他們將共同打造一場思維碰撞的僑界智力盛宴,既推動華僑精神薪火相傳、代際傳承,更促進事業發展的接力傳遞、聚力奮進。

      產業對接 邁向未來

      福建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1980年廈門特區因臺因僑而設,1985年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廣大海外僑胞率先投資,成為福建改革開放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從開始的“三來一補”、合資、獨資創辦企業,發展到成片土地開發、經營工業區、對外貿易、嫁接國有企業等;從沿海到山區;從第一產業到第三產業;從小商品到基礎設施和高科技項目……處處都有僑商影子。

      他們敢為人先,愛拼會贏,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第一個由僑胞創建的國家級開發區(融僑開發區);第一批僑字號港(福清下壟碼頭);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印華地磚);第一家外商獨資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

      進入新時代,我們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打開國門搞建設”到共建“一帶一路”,海外僑胞又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初,國家批復同意在福州市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該園區以福建福州元洪投資區和印尼民丹工業園等園區為載體,探索建立產業互聯、設施互通、政策互惠的“雙園”結對合作機制,打造海洋漁業、熱帶農業、輕工紡織、機械電子、綠色礦業等5條跨國合作產業鏈。

      在建設過程中,園區向海外僑領和社團發出返鄉省親考察邀請。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已有50位僑領僑商以及多個華僑華人社團回榕考察投資。

      2月,福州經貿交流代表團東南亞之行首站來到印尼,舉辦了印度尼西亞-福州經貿對接會暨項目簽約活動;5月,福建省代表團赴印尼交流,在雅加達舉行了中國(福建)-印尼共建“兩國雙園”暨經貿合作推介會……雙方頻繁互動,中印尼“兩國雙園”順利落地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

      馬來西亞上市企業東海岸資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該企業已在園區注冊全資子公司——福建宏佳勝控股有限公司,計劃建設生產南洋風味調味醬料、水產品預制菜、海洋生物科技產品的產業園。

      今年1—10月,福建與印尼雙方進出口貿易額達1084億元,同比增長12.4%,印尼已成為福建在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合作項目達54個。

      產業興則經濟強,產業優則動能足。改革開放45年,許多僑胞來閩開展產業對接,引進先進管理經驗、市場理念和技術設備,在促進福建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促進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例如,位于福州市鼓樓區的“海絲”跨境新零售產業園,已覆蓋7個國家,形成5個產業帶,擁有海外工業園、物流園、電商園、海外倉等,總產值超百億元。

      當前,福建正邁向新征程,全力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此次大會圍繞四大經濟,設置了4項產業對接活動,分別為中國僑智“氫”動未來綠色產業高端對話、智能網聯汽車“芯”動力成果發布暨技術交流對接會、“兩國雙園”海洋食品產業發展項目推介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推介會。大會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經濟以及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招商推介,征求院士、專家的意見,促進項目、人才資源在政府、企業、高校間有效對接。

      “五洲聚‘福’匯僑智,同心共圓中國夢”,第一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將進一步推動產學研銜接、科技成果轉化,助力福建以“智”興業、“智”創未來。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jizzjizz亚洲|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AV日韩AV一区二区三曲|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玖玖玖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