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下午,“兩國雙園”海洋食品產業發展項目推介會在福州舉辦,中國和印度尼西亞企業代表、專家等齊聚一堂,共謀發展。“互補優勢”“組團合作”“標準互認”是推介會上頻繁提及的關鍵詞。對于雙方經貿合作發展,身處行業前沿的與會者都在關心什么?期待什么?從三個關鍵詞中可窺探一二。
在眾多中印尼“兩國雙園”項目中,海洋漁業類始終占據不小的比重。“中印尼在海洋領域各有優勢,這也讓海洋漁業成為兩國合作發展的重頭戲之一。”三林集團中國區總裁程光表示。
作為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的深度參與者,近年來,三林集團積極對接園區,達成互引100個項目的“雙百項目”合作意向。“我們十分期待中國產業鏈與印尼豐富的海洋資源形成互補優勢,實現雙方漁業全產業鏈發展上的顯著提升。”在程光看來,“兩國雙園”將成為中國與印尼經貿合作的新樣板、新高地。
對于走出國門的企業來說,“兩國雙園”就像一顆定心丸。平潭遠洋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卓新榮表示,過去企業不敢大膽走出去,如今政策支持、阻力減小,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發展信心。
那么,在印尼投資建設,還需要做哪些準備?“我們在印尼投資快30年以上了,毫無疑問,印尼極具發展潛力,大量海洋資源亟待發掘。”卓新榮還指出,目前印尼的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漁港、碼頭、加工廠等配套設施有待建設、完善。
對此,卓新榮提出“組團合作”的建議,希望福建規模企業牽頭,組團在印尼投資建設基礎設施,這可以加速整個產業的發展。
來自印尼的與會者也提及了對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的期許。
“如何有效地消除貿易壁壘?加強質量標準制定和認證是關鍵一環。我們希望兩國能盡快建立相關標準體系,這樣一來,兩國的產品能順利地進入對方市場。”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有關負責人說。
閩江學院黨委常委、海上福州研究院院長張梁認為,在行業內,協會、聯盟可以加強溝通聯系,推動相關的團體標準先行,并與國際接軌。之后,在政府力量的推動下,進一步加快形成相關標準體系的互認,助力海洋產品順利出海。
會上,元洪功能區管委會、東山縣分別作中印尼、中菲“兩國雙園”項目和人才需求推介,福州市、漳州市分別為中印尼、中菲“兩國雙園”招商大使授牌。(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 中印尼“兩國雙園”新建對外重要干道2023-11-16
- 福建發布15條措施 助推中印尼“兩國雙園”建設發展2023-11-10
- 從“兩國雙廠”到“兩國雙園”2023-11-06
- 中印尼“兩國雙園”打造經貿合作交流新高地2023-10-18
- 受益“一帶一路”建設 進口老椰在中印尼“兩國雙園”快速通關2023-10-17
- 中印尼“兩國雙園”亮相“投洽會” 展示新成果 拓展投資機遇2023-09-09
- 中印尼“兩國雙園”職工法律服務一體化基地揭牌2023-08-18
- 中印尼“兩國雙園”一期征地任務基本完成2023-08-17
- 中印尼“兩國雙園”首批進口漁獲上岸2023-08-08
- 中印尼“兩國雙園”9個項目集中簽約2023-08-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一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在榕開幕2023-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