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2.8億,養老服務被看作朝陽產業,但目前養老機構普遍存在人流量少、服務單一、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怎樣破解這些難題,實現養老產業良性發展?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近日在閩侯縣政府、縣民政局指導下,閩侯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甘蔗街道濱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以“智慧養老,科技引領”為主題,進行了全新提升與改造。其中一些探索和嘗試或許可以為養老產業發展帶來啟示。
智慧一:
積“福”花“福” 增加人流
走進濱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一個裝滿電熱水壺、沐浴露等日用品的展示柜映入眼簾。“這是中心的積分禮品兌換區,老人們可以使用積福卡里的‘福’積分來這里兌換禮品。”閩侯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施理光告訴記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面向全縣的老年群體,老人們可以通過報名參加中心組織的志愿活動、公益活動等來獲得“福”積分。
“很多老人會來上老年大學開設的課程,這是獲得積分的另一個途徑。”施理光說,閩侯縣以老年人個性化需求為導向,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為全縣老年人提供學技能、學藝術、學手工的機會和途徑,指導中心開展聲樂、手工、書法等免費課程,老人們只要來中心上課,就能獲得相應積分。
“參加志愿活動是增長積分最快、獲得單項積分最高的一種方式。”家住甘蔗街道的老人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平日就喜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推行積分制后還能兌換禮品,這讓他的積極性更高了。“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能讓我們有一種價值感,而現在還能兌換積分,積分又能兌換電器、日用品等,讓我很有動力,同時讓我們重新有了被社會需要的感覺。”林先生說。
“推行‘福滿閩侯、積福養老’積分兌換制后,來照料中心參與活動、上課的老人越來越多,中心的人流量逐步變大。”施理光說,自2023年12月15日照料中心的智慧康養平臺更新起,短短幾天,已有30名老人在“福滿閩侯、積福養老”平臺錄入信息開始積累“福”積分。“希望通過這一模式與制度,可以吸引更多周邊老年人前來,助力打響照料中心的知名度,充分利用照料中心的助老資源、智能物聯的設施設備、智慧康養的信息平臺,為更多老年人提供生活和醫療保障。”
智慧二:
異業聯盟 三方共贏
近年來,各省市積極引入專業的第三方養老運營機構,但目前養老院仍存在入住率普遍不高的問題,難以盈利。對于企業而言,只有達到一定盈利才能走得更遠,才能為養老事業不斷注入活力。實現盈利這一關卡該如何突破?在“福滿閩侯、積福養老”模式上,記者看到了閩侯縣民政局的巧思。
“老人在中心積累的‘福’積分,除了可以兌換禮品,還可以當成錢來用。”閩侯縣民政局局長黃少龍介紹,在縣政府的支持與引導下,照料中心已經與沙炫美業及中醫理療館、家政公司、餐館等愛心商家建立異業聯盟,老人們日常去這些異業聯盟的商家消費時,可以使用積分兌換免費服務的次數,同時日常消費中還可以享受敬老折扣價。
“中心通過政府搭建平臺,利用‘積分兌換制’為這些企業引流,增加他們的營業收入。同時,這些愛心商家在增加人流及營收的同時,對中心平臺的引流給予一定利潤回報,為照料中心提供市場化營收支持,幫助我們更好地完善助老愛老服務體系,建立有效的市場化模式。”黃少龍說,“異業聯盟”的建立,打造了三方共贏新局面,既方便了老人享受企業的服務,又為企業引流,同時“反哺”居家照料中心。“現在越來越多企業加入聯盟,我們目前正努力推動中心和一些大型商超談合作,期待他們也加入進來,充分調動全縣助老愛老的氛圍。”
智慧三:
科技加持 服務升級
“張爺爺,請您將雙手拇指放在儀器的感應區。”在照料中心大廳的智能體檢機器人前,護理員拿著一個小巧的儀器,耐心地引導老人進行心電檢測。和傳統的做心電圖不同,在智能機器人上,兩個大拇指分別放在無線金屬薄片上,就可以進行心電檢測。
這臺袖珍儀器,只是照料中心智能體檢機器人的一部分。新“上崗”的機器人是一臺集基礎體征檢測、24小時線上問診、互聯網醫院于一體的“聰明人”。在護士協助下,老人可以通過機器人進行心電、血氧等基礎檢測,還可以24小時連線互聯網醫院的主任與副主任醫生,進行線上診療。
在甘蔗街道濱江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處處可見“智慧”的痕跡:睡眠監測墊、SOS報警器、能提醒按時老人吃藥的智能藥盒……老人的房間內設施齊全,老人的體征數據和呼叫信號也能實時傳到智能照護大屏上,便于護理人員及時發現與追蹤。
同時,中心的智能照護信息平臺會對入住老人的護理等級、健康情況、居家服務類型占比、服務對象年齡占比等信息進行統計,這些數據更直觀地反映了老人們對不同服務的需求量,為中心日后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提供方向。
除此之外,閩侯縣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內的全縣居家養老大數據平臺還記錄8683個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老人的信息,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居家養老項目。
近期,針對居家老年人安全意識薄弱,居住環境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閩侯縣委、縣政府要求居家養老信息服務中心為服務對象提供“六助一護”服務全覆蓋的同時,要對老人居住場所的用水、用火、用電、房屋結構安全等情況進行檢查,防患于未然,確保老年人居住環境安全。“此舉為閩侯縣首創,2023年11月初已完成入戶排查8683戶,報告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隱患有106戶。”黃少龍說,發現安全隱患后,能馬上解決的,工作人員會當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會第一時間報告給所在鄉鎮和社區,同時將安全隱患圖片和情況上傳信息平臺,對情況持續追蹤,直到隱患被消除。(記者 譚湘竹 陳君沂)
責任編輯:趙睿
- 2024侯官文化節系列活動拉開帷幕2023-12-28
- 閩侯南通打造現代化金魚工房 為大小魚提供高科技“嬰兒房”“別墅”2023-12-26
- 八閩有福氣 2024侯官文化節系列活動啟動2023-12-25
- 閩侯:治理用“網格+” 有“智”更有“質”2023-12-22
- 閩侯以文化立村興村 弘揚優良家風民風2023-12-19
- 閩侯湯院村發力“溫泉+”喚回人氣2023-12-15
- 閩侯縣第三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明年投用2023-12-14
- 閩侯白龍洲大橋便民停車場啟用 緩解“停車難”2023-12-08
- 曬秋了!來閩侯,進入美好“柿”界2023-11-29
- 閩侯縣工藝品城市展廳 打造天天開門的“廣交會”2023-11-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花式跨年 要的就是“儀式感”2024-01-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