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發組織、匯聚多方資源,福州“五社聯動”模式見成效——
鄰里添熟絡 社區拓良治
日前,市民政局委托市社會工作聯合會針對福州市22個城鄉社區“三社聯動”試點項目進行末期評估。評估員走訪項目駐點村居,與區縣民政、社區主官、社區居民等利益相關方進行訪談,查看項目站點設置,查閱服務文檔,開展走訪評估,并評選出13個優秀項目,數量連續五年逐年遞增。
自2019年起開展“三社聯動”試點項目,到2021年轉為“五社(即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聯動”,福州市共投入市級財政專項資金2008.75萬元,打造103個項試點項目,培育社區自組織481支,服務民政兜底對象8.35萬人,總受益逾70萬人次,實現了社會力量優化組合,形成基層治理強大合力。
“五社聯動”給各社區帶來了哪些變化?社區治理有何實效?近日記者走訪多個社區、社工機構,感受這一機制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
居民組織化
形成社區工作后備軍
一個社區活躍著15個穩定運行的居民自組織,培育了80多名自組織骨干,給社區工作帶來了哪些益處?
“有一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覺。”福州市親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洪琳說道。2019年,親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落地國光社區。作為鼓樓區面積最大的社區,國光社區有9所院校、近百家非公企業單位,既有拆遷安置小區,也有商品房小區。居民的需求多元化,反饋的問題也復雜多樣。
要解決問題,就先要把問題具象化。親鄰社工通過社區觀察、社區居委會成員、居民自組織骨干、困弱人群訪談及問卷調查等形式,將社區治理方向鎖定為以培育居民自組織為手段,并形成了“居民自主骨干賦能計劃”“居民自組織社區參與計劃”“居民自組織再組織化行動”三方面服務內容。
居民自組織為何如此重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認同基礎上的社區自治組織是社區基層治理的基礎,要讓居民參與進來,讓他們有能力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構建相互聯系的互助社會關系,同時減輕基層治理的壓力,因此我們選擇重點發展文化體育、鄰里互助、社區治理三類自組織。”洪琳說。
便捷的參與平臺讓居民從原先的小區意識發展為社區意識,從互益走向公益。合唱團團員們探訪高齡獨居老人,帶去精彩演出;親子讀書會的家長們自發交流教育經驗,提高孩子閱讀量,策劃親子活動,打造家長互助社群……在陪伴式服務過程中,小區樓組長、小區黨員、退役軍人、熱心居民等也成為社工重要的工作伙伴,社區參與的議題也從文化興趣型轉變成社區微治理、社區公共議題,受益人群也更廣泛。
社工的付出,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國光社區黨委書記陳立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社工的專業介入,讓社區開始嘗試放權思路,從原來的重視管理到現在的適當放權,將社區部分資源管理交由社工負責。”陳立金說。今年社區成立福州市首個社區公益基金,舉辦社區公益基金健步籌款活動,持續調動更多居民、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共同應對公共治理、突發事件、困弱人群等挑戰,進一步提高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互助精準化
營造睦鄰友好人情味
在加入社區的“故事媽媽”團隊之前,晉安區新秀社區居民葉婷覺得社區生活大多是“自掃門前雪”。但隨著2021年福州市一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新秀社區項目組社工的到來,她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新秀社區成立于2012年,內轄11個不同類型的小區,各小區距離較遠。在高樓大廈組成的“鋼筋叢林”中,組織碎片化、人際陌生化等特征凸顯。
“鄰里關系疏離是社會治理的難點,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切入點,依托此我們提出了‘睦鄰計劃’。”一心社工吳瑞說道,依托傳統節日活動,社工以興趣愛好拉近與居民的距離,了解他們的需求,促進社區老少群體互動,并開展“我家系列”主題活動,帶動青年參與,培育“故事媽媽”,葉婷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葉婷開始思考如何結合工作,為社區提供更多樣的服務。“我因為在地鐵集團工作,搬到新秀社區,因此我想讓社區的孩子們在我工作的地方開一場科普活動。”葉婷說,這一想法和社工們一拍即合。在市民政局、晉安區民政局及地鐵集團的支持下,葉婷帶領新秀社區的16個親子家庭前往地鐵模擬訓練中心,了解地鐵運行背后的故事,提升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
“一心不是第一支來到新秀社區的社工機構,卻是與社區配合最默契的,在居民與社區間搭建起橋梁。”新秀社區黨委書記張錦鴻說道,通過“五社聯動”機制,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更高了,社區的能人被挖掘培育出來,開展了一系列有新意、有創意的活動,讓居民的心緊緊聯系在一起。
鐵門與鐵門之間,一個新型的“熟人社會”逐漸形成。“通過數據對比,我們發現剛開展服務時,居民互動區域只占轄區面積的27%;三年后,互動區域達100%,居民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吳瑞告訴記者,通過睦鄰文化的空間營造和自組織培育,大家不再是“有事找社區”,“鄰里互助”的觀念深入人心。
資源多樣化
拓展社區交往朋友圈
“太感謝社工了,要不然今年家里的橙子都要爛在地里了。”連日來,在晉安區日溪鄉低保戶蘭先生的臍橙園內,晉安區筑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們正在忙碌,采摘、選果、打包、運輸……可就在兩周前,蘭先生還在為橙子的銷路問題犯愁。
蘭先生家里有兩個小孩在上學,妻子身體孱弱,需要吃藥。橙子是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一萬多斤橙子,沒有人來收購,真是發愁。”蘭先生說,困頓之時,來走訪的筑和社工敲響了他的家門。
“經過我們了解,發現村里有4戶低保戶種植的臍橙銷路不暢,以往都有一些大型商超來村里收購,今年市場價低,運費成本又高,因此便沒來收購。”筑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在晉安區社會工作指導中心的指導下,筑和社工積極鏈接資源,借用向南兒童公益圖書館的場地作為臍橙的中轉站,聯動閩江學院、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的志愿者,并邀請福厝井依姐志愿服務隊等,共同將臍橙精心打包裝箱。
社會各界力量紛紛伸出援手,在微信群里,越來越多人加入助力低保戶家庭臍橙銷售的接龍隊伍,為這場愛心助農接力貢獻力量,截至本月7日,已賣出臍橙15000斤。
“‘五社聯動’像五根手指緊緊攥在一起,撬動了各方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基層治理,在助力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的同時,也推動了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市民政局相關領導說,后續,市民政局將繼續統籌推動全市社會工作的開展,引領更多社工投身基層治理,推動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記者 葉欣童)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倉山公告:廢止2所幼兒園辦學許可證2024-01-08
- 福州“寵物友好”陣營壯大 一場理智與情感的“雙向奔赴”2024-01-08
- 福州市12345熱線輪值單位領導接聽電話通告2024-01-08
- 福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服務業去年前11個月實現營收近1500億元2024-01-08
- 圍繞大局所需民生所系開展監督——福州市人大常委會2023年監督工作回眸2024-01-08
- 福州久久為功推進城區內澇治理 找痛點破堵點答出擔當與承諾2024-01-08
- 2023年福州市“十佳精美小街巷”出爐2024-01-07
- 福州肉燕博物館落戶東南汽車城后花園2024-01-07
- 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在福州舉行2024-01-07
- 紀念嚴復誕辰170周年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行2024-01-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金魚品鑒大會吸引江蘇、遼寧等地養殖戶來榕交2024-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