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州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和福州市消防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福州市九小場所“清障、開窗、配繩”消防安全治理技術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一起來看最新解讀!
一
出臺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批示要求,認真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決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刻汲取重特大火災事故教訓,深入推進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根據《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福建省消防條例》《福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福州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制定《導則》,供各地各部門對照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
二
主要內容
各地各部門要深刻汲取重特大火災事故教訓,深入推進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組織全市“九小場所”對照《導則》開展自查自糾,實施“清障、開窗、配繩”。
(一)“清障”。建筑外立面裝飾、廣告牌和燈光工程,不少使用易燃可燃材料,用電時間長,且長時間暴露戶外,一旦發生火災,極易沿外立面蔓延擴大。裝飾面與建筑外墻之間的空腔亦會導致建筑內部煙火從外窗涌出后蔓延加劇。另外,如果設置不當,遮擋了建筑外墻上的排煙口、消防應急救援窗,也會成為影響消防救援時排煙、排熱以及破拆、人員救助的主要障礙,在近期國內幾起重特大火災事故中,均存在外窗被防盜網、廣告牌遮擋影響逃生救援,進而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問題。
根據《福州市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工作要求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各地各部門要全面組織對九小場所外窗設置影響防煙排煙、人員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金屬柵欄、廣告牌、燈箱等障礙物堅決予以拆除。整治占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堆放雜物以及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等行為。
(二)“開窗”。《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2014年版提出消防救援口的概念,要求在建筑外墻上設置供消防員進入的窗口。本導則的應急窗則更多地著眼于內部人員的應急逃生需要,在借鑒消防救援口設置要求的基礎上,提出更符合基層工作實際的技術要求。在實際整改過程中,應急窗可結合消防救援口設置。
火災煙氣是導致火場人員傷亡的最大危險因素,普通房門雖然不一定防火,但一定程度上可阻擋煙氣蔓延,為房間內的人員爭取時間,靠外墻的房間開設應急窗極為必要,每個靠外墻設置的隔間均應設置應急窗。某些場所未設置隔間,采用大開間設計,容納人數較多,如只有一個應急窗無法保障快速逃生,故要求達到一定場所面積、容納人數及走道長度的要設置多個應急窗。
(三)“配繩”。在打通應急窗的同時,九小場所應按標準配備逃生繩、逃生緩降器、逃生梯等輔助疏散設施并強化使用培訓,提高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逃生繩、緩降器、逃生梯等輔助逃生設施應符合《建筑火災逃生避難器材》GB21976.2-2012的相關技術要求。逃生繩、緩降器等應固定安裝在逃生窗旁,或預留牢固錨點,以便快速應急使用。
三
適用范圍
(一)九小場所。主要指小型學校(含培訓機構、幼兒園)、小型醫療機構、小商店、小餐飲、小旅店、小歌舞娛樂、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小生產加工企業等場所。此類場所一般設置在商業服務網點(住宅建筑的首層或首層及二層,每個分隔單元建筑面積不大于300㎡)、沿街店鋪、城中村自建房等。
(二)多層建筑。關于“配繩”,逃生繩、緩降器、逃生梯等輔助逃生設施應符合《建筑火災逃生避難器材》GB21976.2-2012的相關技術要求。結合室外使用輔助逃生設施的安全性要求,其中逃生緩降器應配備在不高于30米的樓層內;懸掛式逃生梯、應急逃生器應配備在不高于15米的樓層內;逃生繩應配備在不高于6米的樓層內,因此“配繩”主要適用于多層建筑。
(三)其他場所。包括人員密集場所、混合業態建筑、住宅建筑、老舊小區、自建房、群租房等場所可參照執行。
責任編輯:趙睿
- 試點每周增加一節體鍛課!福州出臺加強中小學體育“四項管理”要求2024-02-06
- 福州十措施鼓勵企業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產2024-02-06
- 福州城區江北片區新增1043個路側智慧管理車位2024-02-06
- 福州靈響社區:清廉慶佳節 和諧迎新春2024-02-06
- 連家船民上岸紀念廣場啟用2024-02-06
- 福州入選2023年度“千兆城市”2024-02-06
- 福州首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施工現場如火如荼2024-02-06
- 住建部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現場會召開 多地代表觀摩福州保障房項目2024-02-06
- 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榕召開2024-02-06
- 福州:在車站,聽“打工人”的心聲2024-0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160多種名特優新農產品亮相福州2024-02-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