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梅花古城保護踐行“三問于民”——
古鎮換新顏 村民笑開顏
春節假期,江海之交的長樂梅花古鎮“梅”景依舊的同時,比往年增添了不少新意——梅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敞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八一八西路的青石板回歸,深深巷道喚醒鄉愁記憶;新植的紅梅、宮粉梅,讓古城美景升級……這些都是梅花鎮踐行“三問于民”推進古城保護帶來的變化。
日前,記者通過一趟古鎮游,實地感受古城保護讓小鎮舊貌換新顏,體會“三問于民”讓村民喜上眉梢。
第一站: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
集思廣益建展館
一館覽盡千年事
假期,梅花古鎮人流如織。不論主客,大家都默契地把新落成的梅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作為古鎮游的首站。
“這棟建筑原本是民國時期的鹽倉,現在鎮里將其改建成為梅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是為了讓游客能一站式了解梅花的前世今生……”當地鄉賢黃金興一邊領著兒孫步入展館,一邊介紹。
談起為何對展館如此熟悉?黃金興透露,因為他幾乎全程參與了展館的籌建工作。
展示館于春節前開館,籌建一年有余,比起同類展館,進度較為緩慢。梅花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陳靜解釋,這因為前期花費了大量時間多方咨詢考證、廣泛征求意見。
聽民意、集民智,最好的例子便是展館入口推門可見的那幅《梅花古圖》。畫卷長、寬均為6米,其上繪制了古城古厝、抗倭將士、鄭和船隊、討海村民等。“這幅圖是鄉賢們一遍遍根據文字記錄和集體記憶反復推敲,最終由展館的設計師和鄉賢鄭學林共同繪制而成。上面的建筑、風物等,不論是形制、位置,還是出現的合理性都經過大家商議,畫稿前后修改了20多次,最終在軟件上的制作圖層多達3000多層。”陳靜說。
黃金興作為親歷者,也深感《梅花古圖》繪制的不易。“我們有個微信工作群,陳靜他們不僅把每次修改后的圖稿發到群里,還一個個地私信發給我們,甚至打印好了送來讓我們核對。現在這幅圖在基于史實的前提下,把梅花古鎮雄偉的氣勢都展現出來,我們很滿意。”
一幅《梅花古圖》,生動還原了千年古鎮的風貌,成為游客探訪古鎮最好的導覽圖。“原來這幅畫的背后還有這樣的故事,可見展館建設的用心。”游客陳先生說。
第二站:八一八西路
廣開言路修古道
青石板路寄鄉愁
在展館中品讀千年古城的歷史之后,游客們不知不覺來到了展館的三樓。小門之外,便是此次古鎮游的第二站——八一八西路。
居民張天浩介紹,八一八西路是梅花鎮主街的一部分,原本由石板鋪成。歷經多年,路面因磨損而產生安全隱患,上世紀90年代,石板路被鋪上水泥。去年,隨著長樂區梅花鎮保護規劃獲省政府批復,有村民提出要將八一八西路恢復成石板路。“這條古道承載梅花人的鄉愁記憶,大家都期待它恢復成石板路。”
踐行“三問于民”,梅花鎮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對民意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線上1371人填寫問卷,其中88%表示支持;線下有5219人參與問卷調查,村民普遍支持恢復石板路。
拿定主意,還得找對方法。長樂區和梅花鎮前后召開了12場意見征求會,讓鄉賢、村民與干部、專家面對面說看法、提建議。不過對于這些意見,梅花鎮也不是一味順從,而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取舍。“比如有人說要把路面下降,讓古城墻顯得高大雄偉,但是如果下降太多,部分房子必須增加臺階,老人出行可能不便,而且還會影響污水管道,阻礙消防車通行,造成安全隱患。”陳靜介紹,各方意見匯總后,經過專家測算,決定對石板路面降低8厘米。
“磨”出最佳方案,全面跟進施工。去年底,八一八西路終于恢復為石板路。“這才是我們小時候八一八西路的樣子!”張天浩說。
第三站:將軍山觀景臺
俯瞰古鎮好風光
漫山緋色惹人醉
“在梅花,有這樣一個傳說:以往每到寒冬臘月,這里山山梅花競開,令人流連忘返,時常有人大呼‘梅花’‘梅花’。為更好地還原梅花鎮以往的風貌,我們在將軍山上大面積種植了梅花,現已植梅林22畝,包含紅梅、宮粉梅、白梅、綠萼梅等名貴梅樹……”小講解員林駱函一路為游人講解。
順著蜿蜒的石板路前行,記者一路深入古城展開探索,最終在將軍山上的觀景臺停步。從觀景臺俯瞰,緋色掩映之下,千年古城正孕育新貌。“我們未來將以將軍山為中心,構建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將周邊古厝、古建筑串點成線,陸續開展修繕工作,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說。
梅花鎮近年來集結動員各方力量,對現有的32處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堅持“修舊如舊”,全力推進梅花古城保護開發,累計投入3400多萬元對梅花古城進行保護修繕:重點修復梅花古城東門樓,提升改造西施弄、古城廣場和將軍山公園,打造梅花網紅打卡點;投入百余萬元對鄉約所主體結構、墻體進行修繕,傳承梅花文明鄉風;對林位宮、彭家大院、蔡夫人廟進行修繕改造,重現梅花的歲月記憶……
踐行“三問于民”,梅花古城的修復工作還在不斷推進中。“下一步,我們將以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為目標,引進文旅專業團隊,深化與猴嶼文旅品牌、閩江口濕地的聯動協作和產業互補,做足‘漁文旅+’文章,用特色吸引人、留住人,讓古城不斷釋放新的生機活力。”梅花鎮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蔣雅琛 宋亦敏)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推出崗位信息自助查詢平臺 企業通過平臺招聘效果明顯2024-02-12
- 路線公布!正月來長樂看民俗踩街2024-02-09
- 氛圍感拉滿!長樂的年味藏不住了!2024-02-09
- 攻堅在一線 真心換“征心”——空港綜保區征遷工作紀實2024-02-04
- 長樂成立首個鄉賢名醫工作室 每月都有專家坐診2024-01-30
- 推陳出新 福州長樂“三新”賦能黨校高質量發展2024-01-29
- 長樂漳港街道有序推動失地養老保險領取工作2024-01-25
- 長樂漳港街道演嶼村:挖掘“水文”特色 助力鄉村振興2024-01-23
- 長樂2400多家餐飲單位接入智慧監管平臺2024-01-22
- 以上率下求實效 福州長樂區深化黨員干部違規投資入股、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2024-01-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龍年迎新福扇賀喜 到安民巷看福州傳統手工扇2024-02-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