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雨水節氣到來,氣溫回暖,降雨增多,這也意味著“回南天”漸近。這個階段,天氣變化頻繁,時而陰冷潮濕,時而溫暖干燥,非常考驗人體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此時節養生重在防寒祛濕,重視‘春捂’,中老年群體要特別提防膝關節痛。”19日,福州市中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陳賀提醒,回南天時出現膝痛,患者應及時就診,避免膝骨性關節炎進一步發展加重。
陳賀介紹,患有膝骨性關節炎的患者,膝蓋部位存在局部毛細血管和滑膜的自身病變,會釋放出炎性物質。當天氣變化,比如氣壓降低、濕度增大時,病變部位不能及時排出細胞中的液體,就會誘發相應的神經末梢受壓迫而產生脹痛感。更需關注的是,氣溫驟降的寒冷刺激會使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血液黏度增加,進而增加膝關節滑液的黏度,引起關節間隙液體積聚,增加關節阻力,引發關節疼痛。
專家提醒,適當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減少疾病。但是雨水節氣運動養生應注意避寒防濕。特別是老年人晨練不宜過早,應該在氣溫較暖的白天,選擇避風、干爽的地方進行。在潮濕、多雨的“回南天”應該注意避開濕滑地帶,防止跌倒。運動形式最好選用較溫和的散步、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動作柔和的健身操為主。運動量以微汗出為宜,以利于氣血從體內向皮膚及四肢運行,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
隨著年老,膝關節的軟骨也開始不斷磨損,開始出現整體質量下降的趨勢,這也就是人們說的,人老腿先老。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膝關節痛?專家建議,應避免長時期處于寒濕環境中;勞作或劇烈運動出汗后,應及時將汗擦干;佩戴護膝,既可御寒保暖,又可保護支撐關節;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負擔;避免久坐不動,堅持適當體育鍛煉,增強人體對風寒的抵抗能力;避免背重物,過度的蹬、深蹲等動作。
此外,順應春季萬物生發向上的趨勢,盡可能保持情緒舒暢,多與家人、朋友溝通交流,及時釋放壓力,疏導不良情緒,并可輔以經絡拍打、經絡操等方式以疏通經絡、調暢氣機。(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陳文藝)
責任編輯:趙睿
- “回南天”襲擾榕城將于6日終結 對付它有3招2024-02-02
- 給北方人一些回南天的震撼:由于暖濕氣流強盛,回南天將持續2024-02-02
- 回南天有多潮:兩廣地區家里水簾洞戶外南天門,東北人都看懵了2024-02-02
- 回南天要來了!福州清明節將有明顯降水2023-04-03
- 福州進入“回南天” 小心這些病2023-02-14
- 回南天這些除濕方法靠譜嗎?2019-03-07
- @廈門人:回南天防潮除濕這樣做2019-03-01
- 豪雨帶來廈門藍和回南天 明天市區最高氣溫11℃2017-02-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一項特殊的寒假實踐:小學生為“病房教室”畫2024-02-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