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福州市民小吳和朋友外出踏青。中途休息時,他們翻出了背包里的蘇打餅干和一包腰果。食用之前,小吳特意看了下零食包裝袋,發現兩種食品的包裝袋上都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他記得,餅干和腰果都是一大袋包裝里的分裝食品,出于安全考量,小吳和朋友都沒有吃餅干和腰果。
不久前,70多歲的丁奶奶準備開封一箱牛奶,上了年紀的她,不記得牛奶的具體購買時間。戴上老花鏡,準備找一找牛奶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但翻來覆去找了半天,怎么也看不到生產日期。后來在孫子的幫助下,她才在包裝的角落里找到了生產日期。“這太為難我們老人家了,好端端的食品,為什么要把生產日期做得這么隱蔽?”
“見瓶身”“見包裝背部”“見封口處”……在商場選購食品時,部分市民發現一些商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么藏在犄角旮旯,要么模糊不清、字號太小。
針對消費者反映的這些現象,記者走訪了福州部分商超,查看30多種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注情況。
在西洪路永輝超市內,記者看到一款“泉利堂”潤喉話梅,這款商品的生產日期“微刻”在瓶蓋的銀色貼紙上,字體顏色幾乎與貼紙顏色無異,稍微調整觀看視角,生產日期就能瞬間“隱身”,著實考驗消費者的“眼力”。
除了標注太“隱身”之外,部分商品生產日期的標注也十分隨性。一款“唐啵虎”牌原味錫蘭手沖奶茶的生產日期標注于塑料包裝膜上,但生產日期沒有印制的固定區域。有時,生產日期會和杯身上的產品信息重疊,導致關鍵信息難以辨認。
記者從福州市場監管部門獲悉,針對消費者反映預包裝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好找、看不清、不易算”等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印發《關于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的公告》,推動食品企業積極采取針對性改進措施,方便消費者清晰辨識。
《公告》鼓勵食品企業使用最小高度不小于3毫米、高度與寬度之比不大于3∶1的文字、數字、符號標注;以白底黑字等背景顏色與日期顏色對比明顯的形式清晰標注;改進噴碼、打印等技術和設備確保標注內容持久清晰。食品企業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明確標注保質期到期日。
同一預包裝內有多個單件預包裝食品的,在外包裝上以最早到期的單件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標注保質期到期日,或在外包裝上分別標注每個單件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到期日。
“本次《公告》是在《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基礎上又一次細化,例如,將文字、數字、符號標注等從1.8毫米提高到‘最小高度不小于3毫米’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接下來,福州市將引導鼓勵更多企業逐步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對于標識不規范的企業會責令其整改,消費者如果發現預包裝商品沒有生產日期、標識不清等情況,可撥打電話12315反饋。(記者 沐方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竄改食品生產日期 福州一公司被罰5萬2019-01-09
- 穿越了?鄭州一村春節前發福利 飲料生產日期是2017年2月2017-0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歷史上著名的東西塔長啥樣 潭頭文石村的2024-03-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