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常見的胃部不適包括胃痛、胃脹、燒心、惡心嘔吐等,胃部健康已成為市民頗為關注的健康問題。“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從門診來看,中青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需要引起重視。”4月9日,福州市第一總醫院消化內科孫瑩博士提醒,胃部健康對于人整體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關系到我們的飲食消化和營養吸收,也可能釋放重大疾病的潛在信號,尤其是有不良的飲食習慣的群體,需要及早進行糾正。
人們常說“十人九胃病”,這是什么道理?據介紹,人體每天都要通過進食來獲得能量,所以胃每天都要接觸各種食物的不同刺激,也就導致了胃腸道系統疾病的高發。其中,年輕群體由于三餐無序、愛吃辛辣刺激食物、過量飲酒等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狀態下,導致胃部疾病發病率高于“60后”“70后”。
“如果胃部不適反復發作,千萬不能每次都是忍一忍、熬一熬,長此以往,小病就會拖成大病,還是要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孫瑩介紹,胃炎的形成可以由多種因素引起,通常與胃黏膜的保護機制被破壞有關。健康的胃黏膜可以抵抗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蝕,但當這層保護被削弱或損害時,胃酸就可以腐蝕胃黏膜本身,導致炎癥。如果反復胃部不適不及時處理,可能會逐漸發展,增加嚴重胃病的發生風險。
如果只是偶爾胃部不舒服,有什么緩解辦法?專家介紹,針對生活中常見的胃痛、胃脹、反酸、燒心等胃部不適,居家可以備一些胃黏膜保護劑、抗酸劑、抑酸劑等藥物,在清楚癥狀的情況下合理使用。比如針對常見的慢性胃炎,如果只是胃痛,可以使用胃黏膜保護劑,這類藥物會在胃部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如果除了胃痛還有反酸、燒心的癥狀,則需在胃黏膜保護劑的基礎上加上抑酸藥物。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預防?孫瑩給出建議——
合理健康飲食。要想胃健康,一定要“養胃”。注意飲食健康,多吃抗氧化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少吃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如油膩、過于辛辣刺激、粗糙、冰冷食物,同時遠離酒精、油炸、燒烤、腌制食物。
保持生活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健康對胃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三餐定時,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合理的運動鍛煉,樂觀積極的心態,都有助于保持胃的健康狀態。
重視幽門螺桿菌的篩查。由于我國的共餐文化,使用公筷公勺尚未養成習慣,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居高不下,且幾乎所有的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也可并發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甚至是長期慢性炎癥導致胃惡性腫瘤。因此,改善飲食習慣,避免菌從口入,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是守衛胃部健康的重要環節之一。
重視胃鏡篩查。雖然胃鏡檢查屬于侵入性檢查方式,但對于胃部疾病的診斷以及早期病灶的發現是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不要因為恐懼拖延和排斥而盲目拒絕胃鏡檢查。(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為什么年輕人胃病高發?不良情緒是脾胃病的常見原因2023-02-20
- 每天兩三根香蕉 依伯吃出胃病2020-03-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漁村海權改革:基層治理創新的一次探索2024-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