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藍眼淚 不止在平潭”追蹤
福州迎來今年首場藍眼淚
駕車“追淚”別大意,車陷沙灘變“淚”人,專業人士來支招
平潭藍眼淚景觀不斷刷屏福州人的朋友圈,本報梳理了“追淚指南”。眼下,福州迎來了今年首場藍眼淚景觀。不過,追逐浪漫的時候,市民別忘了自身安全,近期就發生了車陷海灘的險情。此外,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也發布了赤潮災害信息。
不必去平潭 福州可“追淚”
每年4月開始,福州的連江、長樂等海域,會陸續出現藍眼淚。15日晚,連江黃岐鎮、苔菉鎮茭南村平流尾地質公園等海域,出現了小規模的藍眼淚。這意味著,福州迎來了今年首場藍眼淚。
記者從游客拍的視頻里看到,在平流尾地質公園海域,浪尖上漂浮著點點幽藍,由遠及近地向岸邊礁石涌來。
據了解,茭南村位于福州最東端、黃岐半島末端,三面臨海,素有福州“天涯海角”之稱。平流尾地質公園是福州觀看藍眼淚的熱門地點之一,以“藍眼淚+海蝕地貌”為特色。作為福建首批海岸公園之一,這里礁石犬牙交錯,海岸風光獨特,擁有億萬年前地殼運動造就的火山巖地貌以及海蝕平臺、海蝕巖洞、海蝕巷道等海蝕地貌。值得一提的是,這里還入選了《2021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獲外交部推介。
車陷沙灘成“淚”人 救援隊來支招
藍眼淚雖然浪漫,但市民不注意安全的話,容易成“淚”人。近日,游客為“追淚”將車開進海灘無法動彈的視頻,在朋友圈引起不少人的關注。視頻顯示,4月14日,一名游客在平潭“追淚”時不慎將自駕車輛駛入沙灘,導致車輛無法駛離。據了解,當時整輛車泡在水里,共有三輛車去拉它,均無果,甚至兩輛車也陷住了。幸虧有村里推土機的幫助,車輛才得以脫險。
福州天氣漸熱,越來越多人選擇去沙灘玩耍。碰到車陷沙灘,該怎么辦呢?對此,記者采訪了專門從事車輛救援的福建省行者救援隊。
“根據我們的統計,救援隊最近一年參與的沙灘救援有十余起,其中一起發生在連江琯頭,我們救出車輛后不久,水就漲上來了,情況很危險。”該隊執行隊長黃南榕介紹,前不久,他們還開展了沙灘陷車救援脫困的技能培訓。
“不論是小轎車還是越野車,出于安全考慮都不要下沙灘。小轎車很多是兩驅的,即使四驅底盤也不高,極易造成托底受困。此外,海沙和海水的腐蝕也會對車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尤其是車的電路系統及底盤、車殼。”黃南榕說。
“視頻中的救援方法不建議采用。我們初步判斷泡水車是承載式的車身,熱心人試圖用拖車繩拉車出沙灘,這是不大可行的,容易造成車輛前杠變形,況且在沙地上,救援車輛也跑不起來。”黃南榕看完視頻后表示,沙灘救援最好的工具是越野車上加裝的絞盤。
黃南榕告訴記者,當車輪空轉受困于沙灘時,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用力踩油門,希望通過提高轉速脫離沙灘,但這樣只會適得其反。那么,正確做法是什么呢?
黃南榕介紹,市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陷車后要保持冷靜,第一時間松掉油門,下車觀察,判斷陷車程度及尋找解決方案;可以考慮降低輪胎氣壓來提高輪胎附著力;借助鏟子等工具挖沙,若附近有樹枝或汽車地毯等,可以塞到打滑的輪胎下面,增加輪胎的摩擦力;同時呼叫附近的人幫忙推車,然后根據情況控制油門大小,努力駛出沙灘。這些都無果的話,要及時撥打求助電話,尋求專業救援力量。
平潭出現赤潮 市民需關注官方信息
據了解,平潭、福州等地的藍眼淚主要是夜光藻,屬于無毒赤潮種類。據專家介紹,一升海水中要有3000個以上夜光藻才能認定為赤潮。
15日晚,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在官方網站發布了赤潮災害信息:4月15日,據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業農村局報告,平潭蘇澳、流水、澳前海域發現赤潮,赤潮海域水體呈粉紅色,影響面積約15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無毒的夜光藻。目前未收到漁業養殖直接損失的報告。
記者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目前福州海域未發現赤潮。根據福州市海洋預報臺消息,4月16日至19日,福州沿海發生赤潮的幾率較小。當前,福州探索赤潮災害立體化監測預警體系,利用遙感數據、浮標監測、驗潮站等開展近岸海域赤潮預警監測和應急監測。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編制的《赤潮預警動態監測規程》,填補了國內在赤潮預警動態監測方面的標準空白。
那么,發生赤潮,市民如何應對?根據《福建省近岸海域赤潮災害漁業應急預案》,赤潮發生期間,屬地漁業行政管理部門會加強監管赤潮災害區域的漁業生產活動,組織開展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禁止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產品上市。市民游客在有毒赤潮影響海域,不要私自撿拾貝類等海產品食用,以防中毒;若發生有害赤潮,要關注水產品檢測結果;發生無毒赤潮,則不必驚慌。市民可以通過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等官方網站,獲取赤潮的最新信息。
相關閱讀:赤潮“三問”
赤潮是什么?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繁殖(增殖)或聚集到某一水平而引起的一種生態異常現象。實際上,赤潮并非總是紅色,由于赤潮生物種類不同,因此還有粉紅色、茶色、土黃色、灰褐色、綠色、白色等。
赤潮有毒嗎?赤潮可劃分為有毒赤潮、有害赤潮和無毒赤潮三大類。有毒赤潮是指引發赤潮的生物體內含有某種毒素或能分泌毒素,該毒素能引起人類中毒甚至死亡。有害赤潮是
指引發赤潮的生物體內含有的毒素對人類沒有直接危害,但可通過物理、化學等途徑對海洋自然資源或海洋經濟造成危害。
赤潮如何應對?目前對于赤潮的應急處置,基本上還是以降低損失為主,即當赤潮發生后,采取適當的辦法來規避或減輕赤潮災害造成的損失,如養殖區采取轉移、隔離、回收等物理方法和采用化學劑滅殺、抑制赤潮生物等化學辦法。需要注意的是,如赤潮生物有毒,區域內的養殖水產品(主要是貝類)應經貝類毒素檢測,確認赤潮毒含量達到安全限量標準后方可采收上市。(記者 鄭瑞洋 林舒穎 通訊員 吳其法 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趙睿
- 《新聞聯播》關注福州企業新質生產力 福耀研發出5G天線玻璃2024-04-17
- 第三屆閩江白內障青光眼新技術培訓班即將在榕舉辦(線上同步直播)2024-04-17
- 舞臺劇《暗流涌動》首度在福州啟幕 開拓國家安全新質宣教模式2024-04-16
- 才聚首善 | 福州華大街道:第二季“小小調解員課堂”開課 深化法治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長2024-04-16
- 超大超出圈!福建首家Suning Max落地寶龍!2024-04-16
- 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福建福州開幕2024-04-16
- 有福之州 向海而生2024-04-16
- 解鎖福州文旅流量密碼2024-04-16
- 春天,到福州看“花花世界”!2024-04-15
- 福州鼓樓:千年坊巷 流蘇花開2024-04-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萬個就業崗位亮相第61屆“高博會”人才供需對2024-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