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傳統走向綠色,制造邁向智造,今年一季度產銷兩旺—— 

      福州造船業駛出“新航跡”

      連江粗蘆島,馬尾造船廠里,敞亮的廠房,高聳的吊車,世界上最大的多用途紙漿船等一批訂單正在抓緊建造。經過工程師的匠心和工人的巧手,一艘艘巨輪在這里出塢下水,駛向世界各地。

      過去幾年,世界造船業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中國船企依靠科技創新迅速在全球競爭中形成領先優勢,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船舶訂單不斷增加,新能源動力船舶占比持續提高,成為塑造新質生產力的典型。數據顯示,全球每產生10張新的造船訂單,其中就有約6張流向中國。作為沿海城市,福州船企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連日來,記者深入生產一線,探尋福州造船業提質升級的“新航跡”。

      量大質優

      福州造船舶駛向全球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福州造船業很火——

      1月,馬尾造船建造的3700TEU集裝箱船交付,該船是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裝箱船,也是我國首艘出口國外的超大型敞口集裝箱船,具有高附加值、高技術性能、高難度特點;

      2月,福建海電運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上風電多功能運維母船在馬尾下水,該船是全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海上風電多功能運維母船,填補了我國遠海海纜鋪設和運維等領域的空白;

      3月,福建東南造船有限公司繼承接歐洲船東多艘18500DWT油化船建造合同后,又承接了新加坡船東11艘18500DWT油化船建造合同,截至目前,東南造船成為福建建造18500DWT油化船出口大戶;

      ……

      密集落地的合作項目、熱火朝天的制造場景,都在彰顯福州在全國乃至全球造船業的重要地位。今年,馬尾造船、東南造船等企業努力開拓多元化船舶市場,積極對接國內、歐洲、東南亞、中東等船東,重點拓展新型雙燃料油化船、汽車運輸船、大型散貨船、漁船、高附加值海工船等市場,頻頻獲得國際造船業大單。

      “我們的訂單已排到2027年,其中80%都是出口訂單,包含集裝箱船、汽車滾裝船、油化船、金槍魚圍網船、飽和潛水支持船等多種常規船舶、特種船舶和海工裝備。”近日,記者見到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經理胡斌時,他剛結束一場洽談新業務的會議。見到記者,還沒來得及坐下細聊,他的手機鈴聲又響個不停,對方是又一家意向在馬尾造船廠下單的國際客戶。這樣繁忙的工作節奏,對胡斌和同事來說已是常態。

      業內人士分析, 訂單旺盛與航運市場的周期性復蘇緊密相關。船舶的使用周期約為20年,上一輪上行周期在2003年至2008年,隨著舊船更新換代及環保新規落地,驅動造船業進入新的上行周期。

      造船業的火熱,也體現在企業技改項目上。閩江入海口的粗蘆島西南側,烏豬水道旁的馬尾造船適應性技術改造項目建設正酣。

      在各參建單位的努力下,陸域工程已于去年上半年完工投用;水工工程主要建設1條5000噸級下水滑道、1個3萬噸級滾裝泊位,正在加緊施工。“下水滑道主要用于新造船舶下水,滾裝泊位主要用于海上風電導管架等產品出運。”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不僅新增一條船舶總裝下水的生產線,也優化了鋼構產品出運條件,在提高安全系數的同時降低成本,以適應馬尾造船不斷提升的造船產能和不斷拓展的海上風電業務需求。

      福州船舶工業訂單不僅量大,而且質優。福州深海采礦船、海洋救助船、大馬力工作拖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有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型升級

      “福州樣本”加快形成

      綠色化、智能化是全球造船業發展的方向,新能源動力應用、信息技術賦能等則是全球造船業共同面對的新課題。面對新機遇,福州造船企業積極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努力成為造船業發展的推動者和引領者。

      4月20日,馬尾造船建造的7500車位LNG雙燃料汽車滾裝船出塢,比預定時間節點提前一周。這是有著百余年造船歷史的馬尾造船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汽車滾裝船,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交付并投入運營,搭載中國汽車出海。

      這艘汽車滾裝船總長199.9米,型寬38米,續航能力達12000海里,采用單螺旋槳雙燃料混合動力系統,可全程使用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航行,也能使用傳統燃料,兼具環保與靈活性,各項技術性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事實上,隨著當前全球能源結構加速演變,像這樣的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液貨船等綠色化、智能化船舶的設計制造,正成為造船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體現。“馬尾造船在技術實力和生產管理方面展現出高水平,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船舶。”汽車滾裝船的船東——遠海汽車船公司總經理朱桂華說,將深化與馬尾造船的合作,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優勢,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化進程提供有力支持,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世界。

      福建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純電動大型高端客船“閩江會客廳”在閩江首航,是福建推動電動船舶集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為一體的樣板;由東南造船建造的5000馬力新能源混合動力拖輪順利交付,是國內首艘同時滿足串聯式混合動力、綠色船舶、智能船舶附加標志的高技術高附加值拖輪;一批電動“福舟”在晉安湖—光明港、白馬河—西湖等精品悠游線路上服務……

      近年來,電動船舶憑借有效減少排放和噪聲污染的特點,成為船舶行業前沿發展的新賽道之一。而放眼福州,電動船舶領域的技術革新不斷涌現,“福州樣本”加快形成。

      船舶制造是人力密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產業。面對世界航運市場的深刻變化,“智造”成為福州船舶工業轉型突圍的法寶。

      在福建華東船廠有限公司,船東一下訂單就進入了船廠數字化平臺的管理菜單:船舶何時進港維修保養、空余船塢怎樣科學調配、船舶維修情況如何等內容在平臺上一目了然。華東船廠常務副總經理陳堅耀說,企業不斷轉型,推動船舶修理從“制造”向“智造”轉變,開發更多應用場景模式,向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攀升。

      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通過數字化管理手段提升企業傳統動能是必由之路。福建船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造船一體化管控平臺建設,一期項目順利通過驗收;二期項目緊鑼密鼓開展建設,實現企業核心業務設計、計劃、質量、物資、成本的一體化運營管理,積極引進船體小組立焊接生產線、自由邊打磨工作站、20千瓦數控激光切割機等設備,構建數智化賦能業務新格局。

      強鏈補鏈

      巨輪加速破浪前行

      經略海洋,裝備先行。在古代,福州因海而興,首重發展造船業,同時又因造船業發達,擴大了海外交流與海外貿易,兩者相互促進,成就了福州作為國際貿易和國際交往的中心與樞紐地位。

      新時期,船舶制造是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象征。來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造一艘船,用到的零部件多則超過2000萬個,少則也有上萬個,由于供應鏈長、產業關聯度高等特性,還能帶動特種鋼材、高端黏合劑、新型通信導航等新材料和新技術行業加快成長。

      接受記者采訪時,不少船企坦言,未來的市場競爭,不再是一家企業的單打獨斗,而是全產業鏈、企業集群的比拼。然而,與江蘇、山東等沿海省份相比,福州的船舶配套產業尚未形成較完整的供應體系,多數零部件需從外地采購,造船成本高企也是行業痛點。福州造船業這艘巨輪如何繼續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對此,福州將現代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列入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在這條產業鏈中,船舶制造無疑是“重頭戲”。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福州市將充分利用連江粗蘆島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不斷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形成以馬尾造船廠、東南造船廠、華東船廠等企業為龍頭的產業聚集地。到2025年,粗蘆島將打造成東南沿海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

      為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福州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豐富產業鏈發展圖譜。以2023福建省海洋經濟產業合作創新發展大會為例,福州市上臺集中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577.91億元。截至目前,賽思億電動船舶項目、亞通新材料海洋裝備產業園項目、海洋科創綜合體項目、盛豐高新智慧科技產業園項目、思嘉水上氣密性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福建水下無人裝備產業基地及工程研究中心項目等8個項目已開工動建。

      眼下,位于連江的中船賽思億(無錫)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其場地建設正在施工,今年6月即將投產。“我們將致力于研發、生產、制造新能源船舶電力推進系統。”賽思億福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昱說,目前意向訂單達到1.5億元,預計年產值超過7000萬元。

      “電動船舶的發展需要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鏈和生態圈。”程昱說。賽思億是我國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的領軍企業,也是落地福建的首家電動船舶產業制造型企業,已為112艘新能源船舶提供配套。

      造船業是現代工業的集大成者,對材料、供應鏈和裝配技術有著極高要求,馬尾造船廠在核心部件和材料國產化的同時,也在積極打造全球供應鏈。“隨著造船種類的增加和產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我們從國外采購零部件的種類不斷增多,這些新品的商編歸類給我們帶來不少難題,多虧馬尾海關上門開展歸類指導,手把手教我們用好自貿協定惠企政策,為我們提供專業的通關指導。”馬尾造船廠關務負責人蘭英說。

      針對船舶制造業進口零配件種類繁多的特點,福州海關成立關務服務團隊,提供線上實時歸類答疑、歸類預裁定等利企服務,指導企業提供國外供應商的原產地自主聲明辦理通關手續,第一時間享受RCEP關稅減讓。同時,福州海關還順應福建造船業集團化發展趨勢,支持船舶制造企業應用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實現保稅料件在集團內企業間快速流轉使用,有效盤活生產要素。

      從傳統走向綠色,從制造邁向智造,從福州駛向全球……福州市船舶制造業正打開廣闊的發展天地,加速駛向全球。(記者 顏瀾萍 吳樺真)

      相關新聞

      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163.9%

      閩船出海實現“開門紅”

      記者20日從福州海關獲悉,今年一季度,福建省船舶出口額達34億元,同比增長163.9%。“我們公司今年訂單量大,生產節奏快,有時船東臨時變更要求,手冊內船用零部件就會有增減。多虧海關簡化變更手續,我們大部分的單證都能夠‘秒過機’,各環節銜接非常順暢。”東南造船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徐凌說。據介紹,福州海關推進船廠內海關監管場所智能化升級,推廣“抵港直裝”模式,提升進口造船物料、零配件通關效率和工作人員通行效率;量身定制船舶出口通關和查驗方案,對接作業港口、船舶代理和報關企業,理順通關物流各環節,船供物料審核、出境證單簽發等手續實現到港即辦,為福建船舶和海工裝備占領海外市場貢獻海關力量。(記者 吳樺真 顏瀾萍 通訊員 福關宣)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爆乳大丰满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a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无套内射|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