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首個專門關于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中央文件。
文件下發后,福州不少基層干部都在熱烈討論:入編的名額會增加嗎?薪酬會不會調高?減負能不能落到實處?記者從大家的熱烈反響中了解到,《意見》中的部分舉措福州已有探索,一些社區工作者也表達了對于文件落地的期許和建議。
重新認識:
社區工作者不等于居委會大媽
當編程脫離屏幕,變成一個個實物“拼圖”,會是什么樣?上周三傍晚,一堂無屏編程體驗課在恒力博納黨群服務中心開啟,現場座無虛席。
“還沒結束,就有孩子和家長在期待第二期了。”鼓樓區華大街道體育中心社區黨委委員、居委會副主任林惠敏很有成就感。引入無屏編程課程是個新嘗試,從對接資源、宣傳招募到活動執行,她全程參與。
很長時間里,人們對社區工作者的印象都停留于“居委會大媽”。但記者眼前的林惠敏不同,28歲的她留著齊肩長發,身穿背帶褲,正值青春年華。
《意見》提出,要積極吸納高等學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林惠敏就是社會工作專業出身。
高考之后,一向對義工、志愿服務感興趣的林惠敏選擇了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會工作專業。當時,鼓樓區與閩江師專探索了“學校培養+社區實訓”的合作模式,林惠敏除了在校上課,還到社區“拜師”實踐。
2018年,林惠敏通過考核進入體育中心社區工作站。專業的學習背景與社區的工作實際,讓她更能夠積極地嘗試和創新各種服務方式。就這樣,她一步步成長為社區黨委委員、居委會副主任。
“真正走上崗位后,才發現獨當‘多’面不簡單。”林惠敏說,除了負責文化宣傳的主要工作,她還承擔社區的經濟普查、平安三率、社區網格處理等任務。好在鼓樓區安排了軍門社區書記講壇、社區工作者培訓基地課程等學習,讓她每周有一到兩次的機會可以“充電”。
顯然,社區早已告別“居委會大媽”時代,一批知識化、專業化的年輕社區工作者集體登場。林惠敏說,同事中,“90后”“00后”占了一半。
《意見》指出,持續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福州在2021年出臺《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時,就明確社區專職工作者由市、縣(市)區組織、民政部門統一公開招聘,并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級政府的各種政策都需要社區工作者來完成和落實。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是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關鍵一環。”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會工作教研室主任余晶指出,社區治理和服務正走向數字化、多元化、創新化,《意見》的出臺,為社區工作全科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樹立了信心。
坦露心聲:
要加薪,也要減負!
安全隱患排查、防汛抗臺值班、矛盾糾紛查處、政策宣傳落實……這幾年,社區工作者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了,也被越來越多人理解、認同。
“《意見》的出臺,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對于社區工作者的重視。”“85后”的侯卓凡在社區工作了13年,在倉山區金山街道幸福社區擔任書記8年。2018年,在防抗臺風“瑪莉亞”時,沖在前頭的她被斷枝砸中,當場昏迷。而付出終有回報,她獲評福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后又評上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是組織對我的認可,也是對社區工作者這個群體的重視。”侯卓凡說,得到肯定后,對工作也更加盡心盡力了。
但對于任何職業來說,薪酬體系的完善,才是最為直觀的認可和重視。
2021年出臺的《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及配套文件,調整提升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并明確,根據全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變化幅度以及財力情況,每兩年調整一次薪酬。
“現在的薪酬由基本工資、績效和休息日考勤補貼組成,像我這樣的社區主干,一個月到手4000多元,其他人只有兩三千元。”侯卓凡坦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公積金的繳存基數提高了。但和其他地市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待遇低,也導致了社區工作留不住人才。”
與社區工作者工資待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巨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
在采訪中,不少社區工作者反映,這是一份壓力“爆表”的職業——過多的行政事務,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時間,讓他們疲于應付。“有些部門流行‘進社區’,很多活都派給社區,但人員、經費很難跟上,加重了社區工作者的負擔。”在社區,一肩多挑成為常態。
《意見》指出,持續深化拓展為基層減負工作,讓社區工作者有更多時間、精力為居民群眾服務。
“希望借著這次意見出臺的契機,各級職能部門進一步深化減負任務。”不少社區工作者表示,社區是自治組織而非政府部門,希望減負能把他們從各種政務APP、臺賬、考核中解放出來,這樣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干好服務人民的主責主業。
成長鏈條:
社區書記不是“天花板”
“剛進社區時,沒想過有一天能有事業編。”鼓樓區溫泉街道湯邊社區黨委書記陳華麗說。
2000年,陳華麗作為一名協管員進入社區,20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層。2015年,她擔任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達到許多人眼中的職業“天花板”。
鼓樓在全市率先打破這一瓶頸,探索建立了“社區工作者—社區書記—事業編制社區書記—街鎮(區直部門)副職”的職務成長鏈。這意味著,競聘入編的社區主干不僅可以流動到其他事業單位,還可通過選拔任用成為街道或區直部門的黨政副職,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入編讓晉升有空間,待遇有保障,社區年輕人有了奔頭。”陳華麗說,她已經成功通過考試進入事業編制,如今正考慮退居二線,“我51歲了,也應該把位置騰出來給年輕人,讓他們有機會走得更遠”。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意見》提出,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對在社區連續工作10年以上、任社區黨組織書記滿一屆、表現優秀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可按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規定擇優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其中特別優秀的,可進一步通過擇優調任、換屆選舉等選拔進街道(鄉鎮)領導班子。
在為社區工作者暢通職業發展通道這條路上,福州早已邁開步子。但鄭鐘在打破“天花板”的過程中力不從心。
鄭鐘已經在長樂西關社區干了20多年,作為一名社區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區人大代表,他一直在為社區工作者發聲。
“目前來看,留給社區書記考的職數還是比較少的。”在鄭鐘印象里,長樂區近年來只組織了一次針對村居主干的考試,而且職數只有1個,遠少于需求。
鄭鐘建議,增加職數、放寬標準,讓更多優秀的社區工作者擁有考試的機會。“這不僅是對在職社區干部的激勵,也對未來有志從事社區工作的年輕人更有吸引力。”
“《意見》邁出了關鍵一步,希望福建、福州能夠繼續走在前頭,早一年實現就讓社區工作者多一分職業獲得感、成就感、歸屬感。”采訪中,社區工作者們都期待著《意見》里的各項舉措盡早落到實處。(記者 莫思予 林晗)
責任編輯:趙睿
- “五一”、端午期間福州開展“四風”問題監督檢查2024-04-29
- 福州市組織市管干部赴福建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館參觀學習2024-04-29
- 福州龍舟公園2號配套用房封頂 預計6月初完工2024-04-28
- 九年磨一劍!福州自貿片區打造開放創新高地2024-04-28
- 知名眼整形專家成璞加盟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開啟“睛”彩篇章2024-04-28
- 福州兩條公交線路29日起開通 57路同時改道2024-04-28
- 五一假期福州公交地鐵繼續免費2024-04-28
- 福州五四北泰禾廣場又要上架拍賣了 起拍價約6.86億元2024-04-28
- 開戶流程優化 福州靈活就業人員辦公積金更方便了2024-04-28
- 福州文旅消費TOP10新場景揭曉2024-04-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園驚艷亮相成都世園會 220多種植物組成六2024-04-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