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頭房”搬到“塑膠房”,再搬到“深海豪宅”
“大黃魚三遷”的兩岸情
近日,央視農業農村頻道以《福建連江:2500萬尾大黃魚正式“安家”深水網箱》為題,聚焦“大黃魚三遷”養殖模式。
近日,記者在連江縣定海村東南面海域看到,漁民們正在塑膠漁排上對大黃魚進行分苗、搬運。據悉,連江培育的2500萬尾本土“岱衢族”大黃魚,陸續“搬”到了新家——周長96米、吃水深度達17米的深水網箱里。
原產于浙江岱衢洋的“岱衢族”大黃魚,是黃魚界的“高富帥”,具有魚體修長、肌肉結實等優勢,適宜深遠海養殖。“養了快一年,一條將近250克。”養殖戶盧統鋒說,為了養出優質大黃魚,他們嘗試“馬拉松接力養殖”:第一階段,放到塑膠網箱里面;第二階段,放到深水網箱里面;第三階段,投放到“定海灣”等深遠海養殖平臺。
“通過接力養殖,大黃魚3年內可長到1.5公斤左右,市場上可以賣到每公斤1000元。”盧統鋒說。
在過去,漁民養殖多使用傳統的木制漁排,泡沫浮球遇到臺風、風浪容易被沖散,從而產生海漂垃圾。而且,這樣養出的大黃魚品質一般,售價不高。為此,福州推廣環保、可回收、抗風浪的塑膠浮球以及深水網箱,用來替換泡沫浮球。2019年兩岸攜手探索生態養殖模式。彼時,投放在連江定海灣的“振漁1號”,由臺企運營,是全國首個深海自動旋轉大黃魚養殖平臺。它也成為了閩臺合作的一個典范。
“振漁1號”“定海灣”等深遠海養殖平臺,所處海域風浪大、水流急,相當于大黃魚的“健身房”,因此養出的大黃魚口感接近野生魚類。至此,大黃魚實現了“三遷”:從“木頭房”搬到“塑膠房”,再搬到“深海豪宅”。
當前,連江爭創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作為“振漁1號”平臺升級版的“閩投1號”,是全省首個大黃魚深海智慧漁旅平臺,已成為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的網紅打卡點,吸引兩岸游客。
福馬兩地還以大黃魚為媒,在海洋環境保護、增殖放流等方面,不斷深化交流與合作。
近日,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宣教中心聯合連江縣四海環保志愿服務隊,在連江縣黃岐鎮赤澳村沙灘開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海洋生態保護凈灘公益活動。馬祖澳是位于連江黃岐半島與馬祖列島之間的一片海域,是海峽兩岸重要的漁業區域之一。近年來,連江聯合馬祖志愿者,開展了“兩岸一家親 海漂一起清”海峽兩岸(環馬祖澳)海洋生態保護行動。
此外,福馬兩地合作開展了大黃魚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馬祖參訪團多次表示,希望引進連江的大黃魚魚苗,以及在增殖放流活動中增加大黃魚的投放數量。(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吳其法)
責任編輯:趙睿
- 萬尾大黃魚“入住” 全球首個漂浮式風漁融合項目2024-04-08
- 寧德大黃魚種業創新有力 育出良種苗 養好“致富魚”2024-01-16
- “福魚薈”續寫“國魚”傳奇2024-01-13
- 科企共建大黃魚產業研究院2023-11-01
- “大黃魚抱枕”被炒到666元 盒馬回應:只贈送不出售,建議仔細辨別2023-08-02
- “大黃魚抱枕”被炒到666元 網友:很丑 但很想要2023-08-02
- 神州風物|大黃魚“重生”記2023-07-24
- 游客釣上野生大黃魚 市場價過萬約4斤重【圖】2023-05-25
- 全國百位名廚閩東切磋大黃魚廚藝2023-04-10
- 首屆全國大黃魚美食烹飪大賽在寧德啟動2023-04-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在勞動節libwalk 福州市圖書館這場圖書館探索2024-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