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家門店4月底還在大促銷,5月初卻同時發布停課公告——
早教機構“金寶貝”閉店疑云
位于冠亞廣場的金寶貝福州中心店大門緊閉。記者 林晗 攝
近日,福州城區的3家金寶貝早教機構幾乎同時發布停課公告,宣布結束運營。作為全國最大的早教培訓機構之一,金寶貝的突然閉店,令廣大消費者措手不及。閉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沒有具體轉課方案,能否退費?眾多家長關心的問題至今沒有得到明確回復。部分家長認為,或許一夜閉店背后有“職業閉店人”在暗中操作。
什么是“職業閉店人”?在金寶貝的閉店風波中,是否有“職業閉店人”參與其中?對于屢屢“爆雷”的預付制教培行業,如何規范發展?記者連日來進行了采訪。
一夜之間
3家門店同時停業
9日,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市民反映,金寶貝在福州的三家門店同時關門:“突然收到消息說閉店”“上個月剛繳的費,一節沒上就關門”……
10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冠亞廣場的金寶貝福州中心店,發現該門店大門緊鎖,一塊木板圍擋在外,讓人看不見店內情況。店門口還貼著《致家長信》,落款時間為5月9日。
這封《致家長信》的落款為金寶貝冠亞中心,信中寫道:因運營陷入不可挽回的處境,自2024年5月9日起,本中心停止運營,不再提供教學服務。信中還表示,將通過轉課的方式,盡可能減少消費者的損失。信末還附上了客服的微信二維碼。
記者了解到,金寶貝在福州城區共有三家門店,除了上述門店以外,還有位于倉山區浦上大道的歡樂頌中心店和位于晉安區泰禾廣場的東二環泰禾中心店。
“三家中心店,發布的公告除了落款方不一樣,其他內容均一致。”在金寶貝福州歡樂頌中心為孩子購買課程的劉卿(化名)告訴記者,8日,門店稱因欠繳商場租金導致無法正常開課,決定于5月8日至5月19日暫停授課。第二天,門店卻直接宣布閉店。
劉卿說,她給孩子分別購買了金寶貝不同體系的課程,還有50多節課沒上。“我的損失算小的,有不少孩子報了100多節課一節都沒上。”
停課的消息瞬間傳播開來,多名家長實地探訪后組建了微信群,線上線下溝通,商討解決辦法。
“還剩67節課怎么辦”“剩下的課時費可以退嗎”“轉課方案有了嗎”……幾個維權的群很快就滿員了,大家互相詢問處理進展。
雖然在《致家長信》中,金寶貝留了客服的電話號碼和微信,但消費者們還是無法和商家取得聯系。
“發了微信沒有回復。”劉卿說,客服微信稱將在5月25日前將轉課方案通知家長后,再問其他問題就杳無音信。家長們都在焦急等待一個處理結果。
記者也撥打了商家留下的電話號碼,截至發稿前,始終無人接聽。
是否有“職業閉店人”參與
在家長組建的維權微信群中,“職業閉店人”這個說法被反復提及。
據了解,“職業閉店人”是專門幫助商家策劃“跑路”的特殊群體,他們在商家面臨關閉或者經營不善時介入,采取轉移資產、更改經營主體等手段,避免商家承擔法律責任并從中牟利。
記者在多個網絡社交平臺調查發現,有博主打出“幫助教培機構安全閉店”“低成本、零風險、短周期”等廣告。
記者聯系上一名專門從事“教培閉店業務”的人員,其列舉的案例遍布全國各地。據他介紹,從事教培閉店業務的同行大多分為兩類,一類是調和矛盾的,在機構和家長之間找到折中的解決辦法,提供轉課方案等服務;另一類是媒體曝光的“黑心職業閉店人”,會在跑路前搞收款活動,采取違規行為惡意閉店。
家長們質疑此次金寶貝倒閉事件中有“職業閉店人”參與,并非沒有依據。
在央視和地方媒體的曝光中,多家“跑路”機構在閉店前不久,都會有一系列備受爭議的操作,變更法人往往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在企查查上,記者發現,福州市金寶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2023年8月以后,經歷了兩次法定代表人變更。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12月7日,變更后法定代表人為鄺某。
劉卿事后回憶,在多次陪孩子上課的過程中,也漸漸感覺到了金寶貝經歷的變化。“很多次課約不上了。”劉卿說,前段時間,門店招聘了很多新老師,但一些有經驗的資深教師卻離職了,“這很可能是因為無法支付員工薪資而進行的裁員。”
促銷充值也被視作“職業閉店人”的常規操作之一。記者了解到,在4月底,金寶貝進行了一次大促銷,課時從幾十節到上百節不等,不少家長報課的費用在2萬多元。
但在維權家長中,也有人認為,更換法人代表、舉行大促,是金寶貝自救的一種行為。
“金寶貝是國內頭部的早教機構,品牌經營多年,影響力較大。”一些家長認為,大促銷和銷售大課包,都是品牌希望通過預付款項,回籠資金,以便繼續經營,但受大環境影響,“閉店是無奈之舉。”
一名在歡樂頌中心店任教的老師認為,“門店負責人一直在開發新的項目,如果有‘職業閉店人’,應該不會延伸新的項目吧?”
教培行業該如何健康發展
福州金寶貝多家門店閉店,目前教育、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均已介入調查。
放眼全國,一些知名頭部教培機構相繼陷入閉店風波,留下了大量欠債和投訴。哪些是真的無奈閉店,哪些是“職業閉店人”參與其中,其實很難分清。家長對培訓機構大為失望,行業生態也嚴重“受傷”。
13日,記者來到海絲中央法務區福州片區法律咨詢窗口,來自青年法務人才庫、福建麥博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林凱針對“職業閉店人”的合規性問題展開分析。
“他們的部分行為可能涉嫌違法。”林凱說,比如在明知機構經營不善的情況下,采取短期營銷策劃手段收取預付資金后關門歇業,此類行為涉嫌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又如,在機構出現違約后,“職業閉店人”教唆、指使、協助商戶轉移財產、逃避法律責任最終導致消費者債權無法實現的,可能對消費者構成侵權,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不可忽視的是,教培行業閉店引起上述后果的原因之一在于預付費機制。而預付制監管缺失,是一個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
林凱建議,可以對采取預付類收款方式經營商家的特定賬戶進行監管,要求收取的預付資金必須存入監管賬戶,在符合特定用途時才準許使用。
消費多少賬戶劃撥多少,跟“網購”一樣。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教系教育學副教授邵茜對此種收費模式表示認同,同時也分享了對教培行業發展的思考。
“新形勢下,教培行業經歷‘洗牌’是必然的。但發展教培需要長遠眼光,‘職業閉店人’的違規做法給行業帶來的傷害很大。大家有教培需求,卻又不敢消費。”邵茜表示,教培行業要堅守誠信經營,政府要加強監管力度,家長不盲目跟風,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近年來,國辦印發了《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的費用。即將在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也為預付式消費設立了專門罰則,并從設立書面合同、強化按約履行、明確事中告知等方面進一步強化經營者的義務。
采訪中許多家長期待,隨著法律法規的落地,配以嚴格的行業監管,教培行業可以重新贏回信任。
對于此次金寶貝閉店風波的后續進展,福州日報記者將持續追蹤報道。(記者 林晗 莫思予)
責任編輯:趙睿
- 知名教培機構金寶貝突然閉店 家長:維權都不知道找誰2024-05-10
- 金寶貝停業前幾天還慫恿家長充值 家長計算:退款要等30年2024-03-28
- 金寶貝停業前幾天還慫恿家長充值:公安部門正在統計受害家庭和金額2024-03-28
- 金寶貝停業前幾天還慫恿家長充值 完成退費或需25至30年2024-03-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品質提升作畫筆 勾勒榕城“百景圖”2024-05-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