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如何讓遼闊的海域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在全國海洋大縣連江,這里的“趕海人”將思路打開,耕地給不了的,讓海洋來給——通過深入踐行大食物觀,以工業化思維打造“藍色糧倉”,開創福建深遠海裝備養殖先河,豐美的優質蛋白源源不斷“游”進千家萬戶。
敖江、閩江兩江穿山入海,聚成“三灣”“三口”;122個島嶼沿著238公里綿長海岸線綿延勾勒,鑲嵌在3112平方公里的碧波之中……靠海吃海,連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豐富的漁業資源。
連江縣定海灣海域正是福州“百臺萬噸”深遠海養殖工程的試驗田。在這里極目遠眺,“乾動”“定海灣”“泰漁”等系列深遠海養殖平臺,如鋼鐵島嶼般在海上安營扎寨,大黃魚等養殖品種在一座座“豪華別墅”里暢游。
“這里是大黃魚的‘跑馬場’,在深遠海養魚,不僅活動空間大,水質也更好、水流更急,藻類、浮游生物種類豐富,大黃魚以這些小魚小蝦為食,肉質口感接近野生,零售價遠高于傳統養殖的大黃魚。”近日,福建鑫茂漁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統鋒說,“定海灣”深遠海養殖平臺長60.9米、寬32米、深17米,面積超過4個籃球場,兩個養殖平臺目前有大黃魚20多萬條,每條1公斤~1.5公斤重,總年產量400多噸,每公斤平均售價300元。與近岸養殖的大黃魚相比,深遠海大黃魚肉質更加緊實、清甜鮮嫩,而且運輸速度很快,前一天傍晚還在海里暢游,次日就“游”上外地食客的餐桌。
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說,對大黃魚來說,木頭漁排是第一代住宅,塑膠漁排是第二代住宅,都屬近海養殖;第三代重力式深水大網箱、第四代深遠海養殖平臺的出現,使養殖區域從近岸向外海延伸,極大拓展了藍色經濟發展空間。更可貴的是,這種模式既保護生態又涵養資源,用標準化賦能品牌,加速打造持續健康發展的海洋漁業模式,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看天吃飯,養魚全憑經驗和體力,養出的魚口感一般,這是傳統漁業養殖的真實寫照。而現在,“掌上養魚”“穿著西裝皮鞋養魚”正成為和盧統鋒一樣的新漁民的工作常態。記者在“定海灣1號”養殖平臺上看到,工作人員通過安裝在水下的監控系統隨時監測海水pH值等數據,所有數據均可無線傳輸到岸上,拿著一部手機就能隨時監測魚類生長情況及平臺運作狀況,該平臺還具有抵御15級臺風、赤潮等優勢。
連江縣“百臺萬噸”項目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連江海域已投放11臺(套)深遠海養殖平臺,桁架類深遠海養殖平臺投放數量居全國縣級第一,年產優質魚類近2000噸,打造“從原產地養殖到銷售再到餐桌”的一站式供應鏈。
作為全國第三個、全省首個國家遠洋漁業基地,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正拔節生長,計劃建設國際遠洋漁業母港、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智能冷鏈物流中心等功能區,打造中國遠洋漁業產業集聚區。基地建成后,遠洋漁獲進關量將達100萬噸,有效解決福建遠洋漁獲上岸難、裝卸難等問題,更多全球海鮮將直達市民餐桌。
根據《福州市“十四五”漁業發展專項規劃》,福州將打造成踐行大食物觀的先行示范區,持續推進“海上糧倉”建設工程,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做到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記者 林文婧)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味”香飄北京城——福建“三品”消費季連江產業推介周活動側記2024-05-13
- 福建首條光熱玻璃生產線在連江投產2024-05-09
- 一條魚“鏈”出大產業 連江全力推動新質生產力“下海”2024-04-30
- 碧海映藍天 人間一樂園——連江縣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春日走筆2024-04-18
- 如夢似幻!福州連江迎來今年首場“藍眼淚”了!2024-04-17
- 連江舉辦首屆“三月三”連馬民族文化節2024-04-12
- 連江“里山”馬祖“外山”!方言組第二《里山外山》故事拉滿2024-04-10
- 連江“三月三”畬族文化節下月舉辦2024-03-22
- 掌上育秧苗“云”上忙春耕 連江“新農人”從會種田變“慧”種田2024-03-20
- 連江打造全國首個區域公共品牌食品數字標簽2024-03-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長樂區松下鎮舉行2024年第二季度企業河長2024-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